略过天上发癫一样的笑声,老祖宗们也笑成了一团。
“我今日竟然会读唇语了!”
旁边的朋友拱手配合,“哎呦,恭喜恭喜,这真是了不得,视频上的女人只是偏头说话,你都能读出她到底说的是什么,你竟有如此才能,若是他日发达了,可千万不要忘了咱们兄弟呀!!”
这人也得意叉腰回复回去,“放心放心,只要有我富贵一日,定有你们一口汤喝!”
众人说着又笑闹成了一团。
笑够了,众人又靠在一起,“不过这什么AI的嘴也真是够毒的。”
“想想咱们以前看的视频,后代那些孩子都说骂人厉害的AI,都是拿什么东西喂的……应该就是找那骂人厉害的人去教AI的吧?”
“这话骂起来真有意思。”
这人还在低声笑着,旁边的人就跟着评论区的忧思想了起来,“你们说,如果真是人去教AI怎么骂人,怎么画画,那么以后是不是真的像后代子孙说的那样,也能教会这些机器怎么思考了?”
“应该不会吧?”其他几个年轻人想了想又摇摇头,“别想那么多了,就算等那些机器真的有了脑子,也得是好久好久以后了。”
“至少崔丫头现在是轮不着了,以后真要发生什么危机,也不会危及到崔丫头这一代就是了。”
几人说着就又重新放下心来,聚在一起,低声按照刚才看到的唇语口型,学起了那视频里的女子会说出口的话。
……
【曹雪芹肯定是没杀过人】
【施耐庵有没有杀过人不敢确定,但是曹雪芹,肯定没杀过人。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雪尤三姐自杀。
先是连忙摘下剑来,一面泪如雨下,一面用左手将剑鞘送给柳湘莲,右手回肘往脖子上一横。
就这几个动作下来,但凡遇到几天没洗澡的,估计都割不破皮。
然而反观隔壁的施耐庵写吃心脏,那喽啰便把双手泼起水来,到那宋江的心窝里。
看见没?这个就叫专业。
因为心肝是热血裹着的,用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心肝会更脆。
37度的体温写出这么寒冷的文字,这就是施耐庵的顶级描写。
对比下来,曹雪芹对杀人的描写,就跟个新兵蛋子一样。】
评论区:
【施耐庵写杀人绝对是一绝,细节得跟口供似的】
【@楼上 还有抢劫,攻城的描写,太详细了,就是一份计划书】
【这么多杀人的,只有施耐庵知道把银质酒器踩扁了打包带走】
【@楼上 没见过老太太收易拉罐吗】
【@楼上回复 你别说,还真是差不多的道理】
【武松血溅鸳鸯楼,杀的刀卷刃了。】
【看小说那么多年,直到水浒第一次看到刀卷刃了这种描写,对我年幼的心灵冲击蛮大的。】
【施耐庵真杀过人,曹雪芹真富过,罗贯中真打过仗,吴承恩有没有修过仙就不清楚了】
【杀没杀过人不知道,施耐庵肯定没少挨打,水浒对挨打的描写太细致了】
【罗贯中张辽追孙权那一幕也写的非常好,后来查了一下,罗贯中真的被李文忠这么追杀过】
【老施对开膛破肚很热衷,好多描写,对吃人肉也习以为常,在当时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
朱元璋微微眯了下眼,李文忠,这人简直太熟悉了,不就是他的外甥吗?
《水浒传》。
在心里默默念着书名,朱元璋来了兴趣,天幕在此之前曾经提过所谓的四大名着,这本书就列在其内,只是未曾详细介绍过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想想之前那些视频中偶然提到的几句好汉。
再想想那《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朱元璋有点好奇,心里又有了思索,或许可以利用这四大名着的名头赚上一笔,可是转念又一想,后代子孙那边可是不怎么安生的。
能被他们奉为四大名着的书,想必也并不怎么简单。
既如此,那就要好好考量一下到底是否能继续利用,若是不能利用,那就一律打为妖书!
……
施耐庵只是淡定的看着天幕,想起了先前几个视频中曾提到的,“那句话说的好,人不能写出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
……
【大伯因耕地纷争起杀心,纸钱引爆了大伯预埋的爆炸装置,一审被判死刑,今日二审开庭。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王某将装有爆炸装置的绿色编织袋埋于王聚山坟头东南侧地下后,返驾车返回家中。
2025年1月31日,被害人到其父坟前烧纸时,燃烧的纸钱引爆了起先埋藏在此地的爆炸装置,致其三人当场死亡。
2025年3月27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后被告人提起上诉。】
评论区:
【在亲哥坟前,炸死三个侄女,亡爸亲眼目睹三个女儿炸死在自己坟头】
【多大的恨,在哥哥坟头炸死弟弟的3个女儿,老天呀】
【这不是都是他家的了,这招够狠的】
【前几年,我老家一中学教师,为了拆迁款亲手杀了自己弟弟】
【在利益面前亲情真的好渺小呀】
……
“怎么后代每天都会发生这种事情?”
那人说完,这人就默默接上了话茬,“天天看这么爆炸性的新闻,我感觉,最近不管看到什么事情,我都能很好的接受了。
“用后代的话来说,这文字未免太过小众了……”
“在亲人的坟前炸死了自己的侄女……他不怕深夜里幽魂索命吗?”
“用不着幽魂索命了,他马上就要被判死刑了,不过他居然还不服?”
“虽说不清楚前因后果,但是杀人的事情都做出来了,总不好不付出代价吧?”
“除非他有天大的冤屈可以抵消他杀了三条人命这件事情。”
“不过什么天大的冤屈能抵消三条人命啊?”
老祖宗们双手合十到处拜了拜,既为那逝去的人命,又为后代的秉公执法。
“唉,一命偿一命吧。”
“这话说的也不对,人家三条命才抵他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