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是喜事,成亲也是累人的事儿。
春暖是真的饿了,用过晚饭后洗漱,然后上床倒头就睡。
迷迷糊糊的,她觉得身边有人,惊了一下努力睁开了睡意朦胧的眼睛。
对上的就是那双略感委屈的双眼。
“娘子终于舍得醒了。”
一张大脸就压了下来。
春暖大脑一片空白,是了,她成亲了,她是有相公的人了。
“什么时辰了?是不是天亮了?”
赵明华……真没想到洞房花烛夜她就来了这么一句大煞风景的话。
“还早呢,现在是丑时。”赵明华沙哑着声音问:“娘子,我们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仪式没做?”
“啊?”春暖想了想:“是有。”
赵明华心生一喜,结果就听到春暖随后说的话:“我们好像没喝交杯酒。”
赵明华去外院敬宾客酒了,等他回来春暖已进入了梦乡,一想想要那啥来着,又怕吓着她……还真没喝交杯酒。
春暖说的也没错。
可是,谁家好人会在丑时起床喝交杯酒?
看样子,这流程是一个都不能少。
看春暖那认真的样子,赵明华只好安排。
赵明华将酒杯端了过来,两人在床上喝了交杯酒。
“酒辣喉咙,喝点温水。”
春暖接过温水喝下,原本就睡意朦胧的一张脸这会儿红扑扑的,让赵明华心漏跳了半拍。
“暖暖……”
春暖听到这声音一抬头,然后……
春暖觉得母亲给的压箱底儿的书真是用不上,因为有人比她还不熟。
两人折腾好一会儿才寻着了方法,尴尬又不失激动的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
卯时,丁香在门外轻声唤。
“少奶奶,卯时了。”
昨晚有交待,今天得早起敬茶。
春暖有时候研制药丸会晚睡,晚起也就是常态,作息并不规律,需要丫头提醒。
“准备着伺候吧。”
此时的春暖其实还很困的,昨晚半夜喝酒后劲儿足,再加上初次承欢,两个不熟练的人折腾了半天,又累又困,让她起床……算了,已嫁为人妇,成为了赵家媳,又是第一天,得起。
“不急。”赵明华一把将她按了回去朝着门外喊:“你们都不用进来。”
“卯时了,得起来敬茶,总不好让长辈们等吧。”
那只搭在自己身上的手很沉,春暖连动弹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昨天给母亲说过了,晨时再去敬茶,不用这么早。”
这还是能通融的?
“昨晚辛苦你了。”
赵明华看着睡眼迷离的新婚妻子心动不已,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他能行动的时候了。
自己的妻子自己疼。
“有没有饿,我让人准备吃的?”
还没起床就先吃上?
事实上,春暖还真的是饿了。
看来昨晚天晚上吃得多消耗也大。
“来人,将粥送进来。”
“是,少爷。”
然后春暖就在睡意朦胧中被投喂了红枣粥。
吃了大半碗后,又倒头睡。
再醒来惊呼:“赵明华,你害我!”
天已大亮,早已过了辰时了。
谁家新妇敬茶巳时才去呀?
她就算不立一个贤良的样子也不能懒得这样。
这还不得被人说嘴?
“母亲传话说昨天的婚礼大家都累了,所以都起得晚,巳时去敬茶正合适。”
春暖对他的话是一个字都不信了!
匆匆起床洗漱,丁香为她梳头。
看着铜镜中的那张脸,春暖自己都觉得很神奇:果然啊,经过人事的女人面色容光焕发,明润光泽。
医书说阴阳结合房中术是修身的一种,确实不同。
春暖面目含春,越发害羞。
“少奶奶,用哪一个发簪?”
丁香都好奇,自家小姐不是那种喜欢什么都往头上戴的主,所以发簪并没有置办多少,但眼下,梳妆台上有一盒子的发簪,让她都不知道该挑哪一个好,哪一个少奶奶更喜欢。
“怎么这么多?”
春暖看着一盒子的各种发簪惊讶的问:“是昨儿个添妆的人添的吗?”
“不是,嫁妆单子上没有这些。”
丁香正好奇,自家小姐居然也不知道这些发簪。
一转向就看到了赵明华。
“三少爷。”
丁香施礼。
“你且退下吧。”赵明华道:“我来。”
“是。”
姑爷对自家小姐好,丁香自然乐见其成。
连忙退了下去,可不敢打扰。
丁香退下去后,赵明华就问春暖喜欢哪一个发簪。
“这些是你准备的?”
还有什么是春暖不能明白的呢。
一个大男人,居然不声不响的为她准备了这么多发簪,心里就暖暖的。
“你什么时候买的?”
春暖数了数,共有二十八个之多。
“去各地做事,游玩的时候看着适合你的就买,也不知道你会喜欢哪一个,都买回来你自己挑选,若是不喜欢的,转手赏给她们也行。”
“我都喜欢。”春暖摇了摇头:“你亲自买的,我怎么舍得赏她们。”
听见春暖说都喜欢,赵明华的脸都笑烂了。
“来,我给你戴一个。”
“行,快一点,去晚了……”
“无妨。”
亲自给春暖戴上了发簪,牵着她的手:“走吧,我带你去见他们。”
关于赵家的人,赵明华不止一次的说过他们这个家庭里的情况。
祖母已逝,祖父健在,是个老大夫。
当然,已经有十二年没坐诊了,他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长兄赵明清。
春暖对行医的老大夫是很敬重的。
她想象中的老大夫应该和祖父差不多,慈眉善目的那种。
结果,到了正厅,见到了坐在上首的赵家老太爷时,春暖……真是颠覆了她的想象。
没有慈眉善目,反而是浓眉大眼,满脸的络腮胡,最最关键的是,无论是头发还是胡子,都黑黑的,一点儿也不白。
这大约就是老大夫最后的倔强吧,他们很会养生,知道吃什么做什么,从来不消耗自己的身子骨。
“暖暖,这是祖父。”
赵明华牵着她的手双双跪在了赵老爷子面前:“祖父,您心心念念的孙媳妇我给您娶回来了。”
“祖父请喝茶。”
“好好好,好孩子,咱们老赵家有福了。”
赵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接过了茶喝了一口放在了桌上,然后从身后下人的手中取过一个红布包。
“祖父知道你是一个有大才的人,所以,给你一样礼物。”
将红布包交给春暖,示意她打开看看。
事实上,赵家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老爷子给的什么礼物,一个大大的红布包,看起来很贵重的样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老爷子对赵明华能娶到肖太医的孙女这件事是相当的兴奋。
别的不说,今天早上卯时就起来准备喝孙媳妇敬的茶,结果儿媳妇告诉他还得等。
老爷子直接说没事儿,等也可以,他属于后三十年没有了瞌睡,不能因为他睡不着就让大家都没觉睡。
事实上,谁不知道呢,他就是因为激动才早早的起来。
也是因为喜欢赵明华这对新人,才会纵容他们想睡多久睡多久。
这会儿,拿出来的应该是压箱底儿的宝贝吧。
春暖觉得当着众人的面看礼物好像不太礼貌。
但是老爷子又示意她看,那就打开看看。
打开看时,春暖惊了一下。
“方氏手札?”
“是,这本手札是我无意中得到的,里面记载得最多的是制药。”老爷子道:“明清更偏向于看诊,明朗一心考科举,明华从小就不着调看不进书不学医,正好,你擅长炮制药材,这本书就送你,如何?”
“多谢祖父的馈赠。”
春暖连忙郑重的道谢。
“你可喜欢?”
“喜欢,祖父的礼物异常珍贵。”
“哈哈哈,这就是识货的人。”老爷子转身对下人道:“老李啊,你当初怎么说来着?”
“老太爷,是奴才不眼光。”
当初老太爷找出这本书说要送给孙儿媳妇做见面礼,敬茶的时候送的礼物时,他身边的老伙储李老觉得老太爷有点抠门,小姑娘家家的,谁不喜欢金的银的珠宝之类的呀,偏偏老太爷要送一本泛黄的旧书,所以还劝过他认街对待,换一种更好一些。
结果三少奶奶喜欢成这样。
是真的喜欢,不是装出来的。
“暖暖啊,你见过这本书?”
老太爷却发出了让人惊讶的问话。
“回祖父,春暖见过写这本书的人。”
什么?
“是你家的世交?”
毕竟肖太医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名医,肖家祖上也是行医的,认识几个有本事的大夫完全有可能。
“不是,是去年去漠北回来的时候在路上遇上的。”春暖对赵明华道:“你可还记得唐铁头带我去拜访方老爷子的事儿?”
“记得。”
当然记得,庆生都给他说了,那位方老爷子很喜欢春暖,还试图要将春暖留下来当他的孙媳妇。
所以,这会儿,这本书是出自方老爷子之手?
“是的,就是方爷爷写的。”春暖翻看了一下:“笔迹都一模一样,方爷爷说他的手札有九本,但是这些年来保留下来的只有三本了,其他的都没有影踪。”
三本都送了一本给自己。
春暖也没想到,赵家老爷子手上还有一本,而且送给了自己。
“看来,你和这个方大夫有缘。”
做大夫的人,一向最相信的就是缘份。
药医有缘人,有缘才会相遇,才会相聚。
“正是呢。”
春暖也感慨不已。
“暖暖,我还等着喝儿媳妇的茶呢。”赵太太见老爷子和孙媳妇说起了旁人好像就不停,只好友情提醒春暖,这是在敬茶时间:“我等这杯茶足足等了三年了。”
“父亲请喝茶”
“母亲请喝茶。”
春暖脸也红了。
是的,她只要一看到医书,一看到疑难杂症,就会忘我的钻研,会入迷,会忘记时辰和其他的事儿。
“好好好,以后啊,你也和老三一样唤我娘亲就好。”
母亲这个称呼在外人面前喊都显得很生疏。
“是,娘亲。”
“真乖。”
赵太太给春暖的是一对红宝石的首饰。
这是当年她出嫁时周家老夫人给她的嫁妆,一直珍藏着没有戴过。
如今送给幺儿媳妇,也表达了自己对春暖的看重。
接下来就是给大哥赵明清夫妇敬茶。
赵明清坐诊已经有十八年了,对这个会制药的弟媳妇一直很好奇。
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不仅容貌出众,才华横溢。
难怪能让老三收敛那跳脱的性子。
不得不说,老三是一个好福气的人,从小到大要啥有啥,想啥来啥。
“三弟妹,有空到昌州来玩儿。”
赵明清媳妇儿卢氏温柔贤淑,微笑着邀请她。
“好的,多谢大嫂相邀,回头一定和夫君前往叨扰。”
“欢迎欢迎。”
再敬茶,就是赵明朗了。
用赵明清的话说,他二哥属于勤奋型的人,脑子不是很好使,一根筋却固执到底,认定自己是要走科举的人,所以一直发奋啃书。
不得不说,读书人还真是与众不同,身上有着浓浓的书卷气。
端过春暖的茶喝了一口,送给春暖的见面礼是一幅书画。
春暖也都一一回了礼,敬茶一圈,也算是认识了赵家众人。
“暖暖,老三是一个跳脱的性子,把他交到你手上我相当的放心。”赵太太没忘记给自己的儿子敲警钟:“若是他惹你生气了,你告诉我,我揍他。”
“娘亲放心,我……”
“娘亲我成亲了,哪还会跳脱。”赵明华先不高兴了:“娘,您这是有了媳妇儿忘记了儿啊?”
“去你的,臭小子,成亲了还是不着调。”赵太太气笑了:“赶紧的,带暖暖回去吃点东西,让暖暖再休息休息,昨天累坏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说昨天累坏了几个字,春暖的脸就红到了耳根。
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容易多想的人啊!
自己的脸皮也很薄的。
赵明华将春暖带回了自己的院子,然后将下人们都唤来。
“从今天起,这个院子的名字就改名暖香阁,不管你们以前是做什么差事的,从现在起,一律听从三少奶奶的吩咐,一切以三少奶奶为主,明白了吗?”
“明白了。”
“你们都好生伺候,本少爷不会亏待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