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我们开始吧。”杨启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知道,这场电力危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民心之战。
修复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杨启指挥若定,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将每一项任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现场灯火通明,人影攒动,各种工具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交织成一首紧张而激昂的劳动交响曲。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汗水混合的味道,那是奋斗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
李工匠师傅们更是干劲十足,他们挥汗如雨,手中的工具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在电力设备上飞舞。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修复电力、点亮小镇的重任。
“杨兄弟,这次的改进方案真是妙啊!”一位老工匠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兴奋地说道,“这样一来,不仅安全性提高了,维护也更方便了。”
“是啊,杨兄弟真是个天才!”另一位年轻工匠附和道,
杨启只是笑了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电力设施的修复工作竟然提前完成了!
消息传出,整个小镇都沸腾了。
当电力重新点亮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时,欢呼声响彻夜空。
人们看着重新亮起的灯火,
王官府官员来到杨启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杨小兄弟,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他郑重地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递给杨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杨启接过玉佩,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枚玉佩,更是对他的肯定和认可。
沐浴在众人的赞誉之中,杨启却突然感到一丝不安,他转头看向郭婉,轻声说道:“婉儿,我总觉得……”
杨启深吸一口气,扬声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经历了前些日子的事情,对电力仍然心存疑虑。我理解,也很感激大家还能给我一次机会。” 他的声音真诚而有力,在广场上回荡。
广场上人头攒动,却静得出奇,只有远处传来几声孩童的嬉闹声。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他没有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解电的原理或安全性,而是指着身后搭建的几个展台,说道:“与其我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大家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亲自感受一下。”
展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用电驱动的小玩意儿。
有发出柔和光芒的电灯,有嗡嗡作响的小风扇,还有能够轻松转动石磨的小型电动机。
这些在杨启眼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此刻却像拥有了魔力一般,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好奇心逐渐战胜了恐惧。
一个胆大的孩子率先跑上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触碰了一下亮起的电灯。
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他好奇的小脸,也点燃了其他人的勇气。
郭婉身着劲装,英姿飒爽地走到展台前,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各位乡亲,不用害怕,这些都是安全的!来,试试这个,看看它有多神奇!”她拿起一个连接着电动机的石磨,轻轻一按开关,沉重的石磨便飞快地转动起来,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婉儿,帮我演示一下这个。”杨启递给她一个小型电钻,笑着说道。
郭婉接过电钻,熟练地在一块木板上钻出一个圆孔,干净利落,毫不费力。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惊叹声,怀疑的氛围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指着电灯问道:“这…这东西真的不会着火吗?”杨启耐心地解释道:“老人家,您放心,这灯泡里面没有火,它是用电发光的,比油灯安全得多。”他轻轻地将老者的手放在灯泡上,“您摸摸,一点都不烫。”老者感受着手心的温度,浑浊的
人群逐渐涌向展台,争先恐后地体验着电力带来的神奇。
广场上的气氛也从紧张的沉默变成了热闹的喧嚣。
杨启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转头看向郭婉,正要开口说话,却突然脸色一变,一把抓住郭婉的手腕,低声道:“不对劲……”
欢呼声、赞叹声此起彼伏,广场上的人们如同过节一般兴高采烈。
先前对电力的恐惧和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老人们抚摸着柔和的灯光,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孩子们围着小型风扇嬉戏打闹,清脆的笑声在广场上回荡;年轻人们则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电力的各种用途,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杨启的计划大获成功,电力终于被小镇的居民接受了。
他握紧拳头,高举过头顶,兴奋地欢呼一声:“是的!” 郭婉被他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
孙运输队长更是喜笑颜开,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用力地拍着杨启的肩膀,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喜悦的氛围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弥漫在整个小镇的上空,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甜味。
夜幕降临,小镇中心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杨启和郭婉并肩站在广场中央,周围环绕着璀璨的灯光,如同置身于童话世界。
他们相拥而笑,彼此眼中倒映着对方的影子,甜蜜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淌。
周围的人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为这对璧人祝福。
郭婉深情地望着杨启,眼中满是爱意,这一刻,她觉得拥有了全世界。
杨启轻轻地抚摸着郭婉的秀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杨兄弟,真是太感谢你了!有了电力,我们以后的生活就方便多了!”一位中年男子激动地说道。
“是啊,杨兄弟,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一位老妇人颤巍巍地走上前,感激地握住杨启的手。
赞美声不绝于耳,杨启却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电力推广的道路还很漫长。
就在这时,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面带犹豫地说道:“杨公子,这电灯确实好用,可是…这制作成本是不是太高了?普通百姓恐怕难以承受啊……”
杨启心头一震,他意识到下一个挑战已经来临。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灯具制作工坊的方向,沉声道:“婉儿,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