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第二天顶了双熊猫眼。
超困。
吃了早饭,听了两个时辰的策论和时政,小太子仍蔫哒哒的样子。
尹太尉稀奇:“太子殿下有何烦心事?”
祁元祚轻轻叹气:“孤遇到一棵长满虫的树,既要虫死还不能让树倒。”
“一只一只抓,耗时耗力,孤还嫌恶心,若全部烧了又怕树受不了。”
“所以要掌握火候,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
“这火种的选择、点火的部位就很有讲究了。”
尹太尉明知他意有所指,偏偏不敢确定指的啥。
若是齐帝说这番话,他定会去琢磨哪个官员要落马,太子说这番话……
尹太尉笑笑:“太子殿下还小,倒也不必为某些事担忧太过。”
这是暗示他想的有点多,齐帝在位,什么事都轮不到你操心呢,你嘴里的树最好真的是树。
祁元祚冷不丁问:“太尉儿子高就?”
尹太尉顿时被扎心了。
他儿子不成器,至今只在大理寺谋了个文官,连朝堂都上不去。
祁元祚感慨:“太尉是个有福之人。”
尹太尉竟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只觉得小太子心深若渊,比陛下还难以琢磨。
祁元祚只觉得尹太尉命真好。
两个女儿,一个皇后,一个妃子,两个外孙一个太子,一个皇子,尹家看三代,未来家主尹守知已经展露美玉之姿,只要尹太尉息心守住,等尹守知长大再辉煌三代不成问题。
这不是命好是什么?
可惜,物极必反,上天给了尹太尉好命,却没给他一个清醒的头脑。
或者说,尹太尉自以为聪明想的太多。
觉得齐帝对他的宠爱如烈火烹油,要么干了要么炸了。
所以尹太尉现在不站队,未来也不会站队他。
啧。
怎么说呢,如果他侍奉的皇帝不是齐帝,如果他的外孙太子不是祁元祚,他的考量还真是对的。
尹太尉为他讲策论时政,总向他灌输外家的重要。
有时为他讲朝堂官员,总会提一句他们的外家。
对此祁元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完课,小太子扔下书包往宫外跑。
肥公公来找人只迟了一步,就请了个空,心想这下要坏了。
昨日大公主向陛下说了砺蛤一事,陛下嘴上不说,心里堵的慌。
凡是贡品,太子先选,只要太子想要,齐帝没有不给的。
区区砺蛤,别说五斤,太子全要了齐帝也舍得。
他甚至享受太子挑完后,派人将贡品呈到御案上,捎带的几句
‘xx不错,xx也好。’
这不像老子赏儿子,像儿子赏老子。
偏偏齐帝乐在其中。
可这次砺蛤,太子选完后先给宝珠公主分了一筐,才轮到自己这个父皇。
他还等着儿子的品尝感言呢,被告知四皇子与太子同食。
行叭,朕在等等,太子有什么好的都记着朕,砺蛤这么好吃,太子势必会过来给朕推荐一番,到时候朕佯装不在意的说他几句小孩子气,再给他个面子尝几口就罢。
等来等去,一天不见人,第二天让人去请,太子出宫了。
齐帝怒摔砚台。
“又出宫!去哪了!”
肥公公小心道:“应该是……安河王府。”
齐帝一甩袖子,来回踱步,满腔怒火非要找个地方发泄
“帮四皇子从承祚殿搬出去!”
“南书房的太傅还有尹太尉都是干什么吃的?!对太子教导一点儿都不上心!”
“还有承祚殿的奴才,太子三天两头跑宫外,万一出了事,朕砍了他们的脑袋!”
“安河王也不是个好的!”
“还有其他几个皇子,是不是他们孤立太子,不与太子玩耍,太子感到无聊才总往宫外跑?!”
肥公公灵机一动赶紧灭火
“陛下,您千秋圣诞将近,会不会是太子殿下为了给您准备惊喜,不好让您知道呢?”
齐帝盛火噗一下小了。
“是吗?朕都把这件事忘了。”
齐帝脸上云开雨霁:“豚儿是个孝顺的,但也不用这么费心啊。”
肥公公一看有用,连忙恭维
“陛下,您还不知道太子殿下吗,哪次您生辰,太子殿下不是用心准备良久。”
“太子殿下本打算在您生辰呈上的望远镜提前给了,自然要另备生辰礼啊。”
齐帝一点儿火气都没了。
“四皇子别搬了,豚儿回来跟朕生气就不好了,把大公主罚禁闭。”
“小小年纪,妖言惑上。”
齐帝冷哼一声,什么妖魔鬼怪都敢给他上眼药了。
野种就是野种,上不得台面!
肥公公呵呵两声:“是,陛下。”
*
承祚殿书房。
四皇子对着空空的砚台发呆。
不想磨墨。
看了半天,重重捶了捶桌子,写写写,写它个狗屎!
四皇子眼神骤凶,下一刻心神一动。
刚才的敲桌子的声音……空的。
四皇子又敲了敲,真是空的。
四皇子眼神一凝开始寻找机关。
最后在桌子背面按下一块凸纹,上方立刻弹起一条缝隙。
四皇子将暗格抠出来,发现里面有一块布帛,上面绘了一幅图,上面写着
————齐太子的诚意本单于知道了,合作愉快。
四皇子的心怦怦直跳,他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借太子之手,杀大公主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