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娘在的时候一直在教我的。”
周德海点头:“哎,也不知你阿爹、阿娘......”
------
周家小院建在村尾山脚下,徐进端从山上拉下来不少石头,他的房子就成了石砖混合的了。
土砖是用野鸡野兔和村里人换的。
建房子用了近二十天,之所以这么久,主要是老周家之前的地基比较大。
如今五间正房被归置地整整齐齐,都安装上了新门窗,.........门窗都是徐进端自己动手做的。
只剩东边三间屋没盖,空着的地用来做自留地正好;
西边三间被用作厨房、茅房、和仓房。仓房下面还被徐进端弄了个地窖出来。
后院沿山脚被他用竹子都给围了起来,是个小院,等年景好点了用来养鸡正好。
等新房建好,徐进端在前后院洒下各类蔬菜种子后,天空终于淅淅沥沥地飘起了雨。
这可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看着从村里穿过的小溪的水位渐渐上涨,周德海召开了一次大队全体会议,全体社员恢复以往上工秩序。
徐进端也成了每天要上工的一员。
他找周德海直接要了一块地。
种什么跟着村里,其余由他自己安排时间。
周德海看在兔子的份上也没推三阻四,直接划了近一亩地给他。
徐进端:......这是欺负他了吧!
遂不确定问:“大队长,是不是我每天干完这一亩地的活,都有满工分?”
周德海看着他肯定点头:“是的。”
自此,徐进端开始了他上午带娃上工、中午带娃午休、下午带娃上山的田园生活。
一直到六月初的时候,徐进端去了公社中学交了八块钱——补齐初高中学费参加了连续四天的初高中毕业考试。
六月末的时候,公社来人,给徐进端送来了毕业证书,还去家里进行了慰问。
.........徐进端不得不感慨这个年代人们的朴实精神!
——&——
时光如梭,一晃就来到了1965年。
家里仨幼崽都快到了上学年纪,徐进端算了下,即便不用原主父母留下的钱。这几年自己用工分换的钱也是能足够供给孩子们上学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身体锻炼上。
刚过完年,仨幼崽就被徐进端带进了山。
至此开始了晨跑山、夜打拳的日子。
加之自他来了以后孩子们就没缺过嘴,仨幼崽长得比村里其他孩子都要壮实不少。
当然也更皮实!
周思雯更是有着村里小孩大姐头的发展趋势。
孩子们的事,他基本从来不过多干涉。
除了媒婆来给他说媒后给仨幼崽扫尾的烂事除外。
这话得从两年前说起,自从他回村住下后,就有不少人家打起了他的主意。
既看中他的一身力气和好皮囊,又顾虑他有仨幼崽的事。
女儿倒是好办,嫁人之前可以做家务,年纪一到嫁人了就好。
可原主家还有俩男孩就很难办,所以之前两年村里人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没啥动静。
可能是这几年,看他家仨幼崽就算家里没娘也能天天穿干净衣服,天天能吃饱饭,.........还被养的很有礼貌却也从不吃亏,相中徐进端的人家越来越多。
于是,上门来说媒的也越来越多,尽管徐进端一口回绝,自己只能养仨孩子,可总是有人会不畏艰难险阻地一次次上门。
仨幼崽就是在那时候行动的。
有时候,徐进端也在怀疑自己给小孩子们讲奸臣的故事,是不是太早了点。
为啥?只因为,每次有人托媒人来家里说亲后,几日后那家人家里多少总会出点事。
比如男人去寡妇家被抓,亦或是女人不仅藏私房钱,还把私房钱送回娘家等等....
事儿是小事,但也渐渐放下了与徐进端说媒的心思。
不知为啥,他们心里就只剩一个‘周家小子再好,但命太硬不宜婚嫁’的念头!
9月,仨幼崽被徐进端送去了公社小学。
为此,徐进端还去市里二手商店淘了辆旧的二八大杠,经过他改造后,成了接送孩子们上学的专车。
运动之风吹到公社的时候已是1667年上半年,所幸低年级孩子没受影响,但徐进端还是给仨幼崽暂时办理了休学。
回家路上姐姐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上学?”
徐进端回:“明年吧。”
双胞胎中的哥哥问:“爸爸,我们能直接读四年级吗?”
徐进端:“可以。”
双胞胎中的弟弟:“爸爸,省下的学费能给我吗?”
徐进端:“你要干嘛用?”
“给爸爸买礼物。”
徐进端一窒,道:“我什么都不缺。”
周思聪又道:“我要买画笔,画一幅画送你。”
徐进端:“行!谁能跳级,省下来的学费,我就都给你们个人。”
周家没啥钱,可孩子们那几个徐进端给做的竹子储蓄罐却已经都有半满了。
那是仨幼崽做了好事,或做了值得表扬的事后,徐进端给的。
也不多,每次就只有一分钱。
仨幼崽就都给存起来了。
也因此,村里小孩都流行起这种竹筒存钱罐起来。
要说,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全看家长怎么教了。
当然,仨幼崽也不全是可爱的,和别人吵架时,可一点都不可爱。
还没上学那会儿,仨幼崽在村里玩儿时,被别的孩子骂是没娘的野孩子时也曾哭着跑回家找徐进端告状。
徐进端就给他们讲因事度(duo)人的故事。
于是,第三天,之前骂仨幼崽的孩子被仨幼崽找回了场子,因为那孩子自己成了野孩子。
.........故事有点狗血,但村子里有的也只有这些事了。
之后,凡是找仨幼崽岔的孩子,要么都被仨幼崽自己撅回去,要么找到徐进端这里。
徐进端只一句话:“呵呵,孩子们闹着玩,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呗!”
也不是没人担心徐进端会把仨幼崽养歪,为此周德海还找过徐进端,徐进端问:
“叔,若是你家孩子老是无辜被骂你会让孩子大度吗?”
之后,徐进端就开始了早教模式,开始暗搓搓教仨幼崽《周易》,教他们何谓‘天行健....地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