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将人证名单、账册、状纸一一呈上。
李章柯面如土色,扑通跪倒,颤声道。
“陛下,臣冤枉!此乃栽赃陷害……”
话未说完,蒋辰簧冷笑道。
“栽赃?押运官王顺此刻便在殿外,陛下若不信,可当面质询。”
周明帝目视殿前侍卫,侍卫领命而出,少顷,带一中年汉子入殿。
王顺跪地叩首,将李章柯如何威逼利诱、私分漕银之事,如实道来。
薛安之见势不妙,忙出班奏道。
“陛下,蒋爱卿所劾,虽有证佐,然官场倾轧之事常有,望陛下暂将李章柯收监,容后彻查。”
周明帝尚未答话,苏云忽然咳嗽一声,以袖掩面,向身旁吏部尚书李邦彦使眼色。
李邦彦心领神会,出班奏道。
“陛下,漕运乃国之命脉,李章柯贪墨漕银,致使粮运受阻,去年京城粮价暴涨,皆由此起。今证据确凿,若不速治,何以儆效尤?”
此人在朝中向来中立,此时帮苏云说话,原因只有一个。
这李邦彦,也是周宣弟子。
若从这论,他得叫苏云一声师兄。
蒋辰簧和李邦彦铺垫之后,殿中清流官员见状,纷纷附议。
周明帝沉吟片刻,拍案道。
“着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若属实,按律当斩!李章柯即刻革职下狱,其党羽一并严查。”
说罢,目视薛安之,目光如炬。
薛安之只觉后背发凉,却不敢多言。
退朝之后,薛安之回到相府,屏退左右,独坐在书房中。
案头烛火摇曳,映得他面色铁青。
“蒋辰簧素来不敢与我作对,为何突然弹劾李章柯?”
他喃喃自语,忽然想起昨日在朝堂,苏云虽未发言,却与李邦彦眉目传情,心中一惊。
“莫非是苏云在背后指使?”
正思忖间,忽有门子来报。
“老爷,阳平府衙捕头陈忠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薛安之忙道。
“快请进来。”
陈忠入内,跪地叩头,低声道。
“大人,不好了!今日三司差人查抄李大人府邸,竟从密室中搜出二十万两银票,还有大人您去年写给他的手札……”
薛安之惊得手中茶盏落地,茶水泼湿衣襟,却浑然不觉。
“蠢材!”
薛安之咬牙切齿。
“早叫他将手札烧毁,如何还留着?”
陈忠颤声道。
“大人,小人在阳平打听,此次弹劾,全因河道衙门突然拿到确凿证据,那些账册、人证,似是早有准备……”
薛安之闭目长叹,他对唐门暗卫近日发展一无所知,故而虽然怀疑苏云,却并不认为他有查清这一切的能力。
……
另一边,苏云回到唐府,唐枫早已在书房等候,禀道。
“大人,李章柯下狱后,其党羽皆惶惶不安,户部侍郎王承业今日称病不朝,刑部郎中张元化连夜拜访右相府。”
苏云点头,道。
“薛老贼应该怀疑是我等动手,但他不敢确定。下一步,着金雕队监视王承业,银鹰队盯紧张元化,若有异动,即刻报来。”
唐枫领命而去,苏云忽觉一阵疲惫,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天上明月。
面色越发冷厉。
“欲除薛安之,必先断其羽翼,今日剪除李章柯,不过是牛刀小试。”
他喃喃自语。
“待羽翼尽折,便是直捣黄龙之时。”
……
次日,三司会审结果上奏,李章柯贪墨属实,依律当斩,抄没家产。
周明帝准奏,一时朝野震动,薛党人人自危。
苏云却低调行事,每日只在户部料理漕运、赋税之事,仿佛与弹劾李章柯一事无关。
早朝之上,蒋辰簧弹劾有功,周明帝大加赏赐,蒋辰簧却推辞道。
“陛下,臣不过按律办事,实乃苏大人整顿漕运之功。”
周明帝会意,笑道。
“苏爱卿在户部,确有成效,朕心甚慰。”
从此,苏云在朝中声望更盛,而薛安之则如困兽般,躲在相府中,谋划着如何反击。
……
这一日,苏云正在户部批阅公文,忽有暗卫来报。
“大人,右相府近日频繁往来于摘星楼旧据点,似在联络江湖势力。”
苏云冷笑一声,道。
“薛老贼狗急跳墙,竟想借江湖人之手?传我命令,青鸾队全体出动,监视摘星楼余党,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薛安之见官场斗争失利,便想动用江湖势力除掉苏云。
他暗中联络摘星楼残余杀手,许以重金,令其刺杀苏云。
却不知,唐门暗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摘星楼杀手刚一入京,便被青鸾队盯上。
……
这夜子时,月黑风高,四名摘星楼杀手潜至唐府后墙,正要越墙而入,忽见墙头黑影一闪,三道冷光袭来。
为首杀手忙举刀格挡。
当啷一声,火星四溅,却见一名暗卫手持短弩,正冷冷注视着他们。
“摘星楼余孽,来得好!”
暗卫一声清喝,手中弩箭连发,其余暗卫从四周杀出。
四名杀手虽悍勇,却抵不过训练有素的唐门暗卫,片刻间便被斩杀殆尽。
苏云接到战报,淡淡一笑,道。
“薛安之,你既用江湖手段,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而后,他便命唐枫整理薛安之与摘星楼勾结的证据,准备下一步弹劾。
而另一边,薛安之得知杀手失败,气得呕血数升,卧病在床。
其子薛元庆入房探望,劝道。
“父亲,苏云势大,又有陛下宠信,不如暂时隐忍,从长计议。”
薛安之咬牙道。
“隐忍?若不除此子,我薛家必遭灭顶之灾!你速去联络各镇总兵,就说苏云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薛元庆面露难色,道。
“父亲,各镇总兵皆受陛下恩典,岂会听我等一面之词?”
薛安之叹道。
“事到如今,也只能孤注一掷了。”
薛安之垂死挣扎,殊不知此等密谈,尽入唐门暗卫耳中。
苏云得知薛安之欲联络外镇总兵,冷笑一声,对唐枫道。
“速将薛安之与摘星楼勾结、私通边将之事,密报陛下。”
唐枫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回周明帝口谕。
“着苏云全权查办薛安之案,可调动禁军、西厂、唐门暗卫,方便行事。”
苏云得旨,即刻升堂点将,千余暗卫整齐列队,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