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疯狂与混乱,终于在黎明那微弱、惨淡的光线下,渐渐平息。
然而,当第一缕灰白的光芒勉强穿透阴沉的天空,照亮北凉关内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幅远比夜色更加触目惊心的、如同炼狱般的景象。
曾经整洁的校场,如今遍地狼藉。断裂的长枪、卷刃的钢刀、破碎的盾牌、撕裂的皮甲……胡乱地散落在地上,与凝固的、暗红色的血迹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交织在一起。
街道上,情况同样惨不忍睹。营房门口,几具尸体歪斜地倒在那里,死不瞑目,脸上还残留着临死前的惊恐狰狞。墙壁上,溅满了早已干涸变黑的血点。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混杂着内脏破裂后散发出的腐臭,以及一种绝望的、死亡的气息。
昨夜那震耳欲聋的喧嚣和厮杀声,已经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寂,一种比任何声音都更加沉重、更加令人心悸的死寂。
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之中,偶尔能看到几个幸存的身影在缓缓移动。他们大多是些普通的士兵,侥幸在昨夜的混乱中活了下来。他们面无表情,眼神麻木而空洞,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士兵们机械地穿梭在尸体和狼藉之间,有的在默默地将相熟的同袍尸体拖到一边,有的则是在翻检着什么,或许是想寻找一点点仅存的食物或者清水,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荡,仿佛连思考的力气都已经失去。
负责维持秩序的,只剩下章子安那些同样疲惫不堪的亲兵。他们三五成群,手持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驱赶着那些试图靠近粮仓或府库的幸存者。但他们的脸上,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凶悍,只剩下深深的疲惫、警惕,以及一丝隐藏不住的恐惧。
他们同样缺水,同样经历了昨夜的混乱,同样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地面上,干涸的血迹形成了大片大片暗红色的斑块,如同狰狞的疤痕,刻印在这座垂死的关城之上。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碎屑,却带不走那令人作呕的气味和笼罩一切的绝望。
整个北凉关,在经历了一夜的自相残杀和内耗之后,已经彻底失去了生机。劫后余生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他们不知道城外的敌人何时会发起总攻,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甚至不知道下一个死去的是不是自己。
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清晰而沉重地,笼罩着这座孤城。
黎明的微光终于驱散了长夜的混乱,却也无情地揭开了北凉关内自相残杀后的惨状。
关外,狄仁杰和纪灵的联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景象。秩序井然,炊烟袅袅,巡逻的士兵精神饱满,与关内那死寂绝望的气氛形成了强烈的、近乎残酷的反差。
一处可以俯瞰北凉关南门的高坡上,狄仁杰与刚刚巡视完营防的李存孝并肩而立。晨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带来一丝清冽的寒意。两人都沉默地望着远处那座陷入死寂的雄关,关墙上甚至看不到多少活动的人影,只有几面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荡。
李存孝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座铁塔,他望着沉默的关城,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武将特有的、对于错失战机的不解。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神色平静的狄仁杰,抱拳请示道:
“大人,昨夜关内杀声震天,火光冲霄,显然是内乱已起。如此混乱,正是我军攻城的绝佳时机,为何……为何大人没有下令,趁势一举拿下北凉关?”
以他的判断,昨夜只要大军压上,配合城内乱局,破关易如反掌。
狄仁杰背负着双手,目光依旧平静地注视着远方的关城,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酷:
“存孝将军,昨夜之乱,我已知晓。若单为破关,确是良机。”
他顿了顿,转过头,迎上李存孝那略带疑惑的目光,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然,主公之意,并非仅仅是要攻下这座北凉关。”
狄仁杰微微侧身,目光再次投向那座死寂的关城,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离京之前,主公曾有嘱托:北境边军,积弊沉疴,上下沆瀣,不少将领早已与地方势力勾结,甚至暗通外族,已成国朝心腹大患。此次前来,名为平叛,实则……更是要借此机会,彻底肃清这定远军中的不稳之瘤,将那些首鼠两端、或是罪大恶极之辈,连根拔起!”
狄仁杰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昨夜他们自相残杀,内耗不止,岂非正合我意?他们死得越多,将来我们清理起来,就越是名正言顺,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小。等到城破之日,那些真正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的核心死党,自然也就在这几日的混乱和接下来的战斗中‘自行了断’了。”
“如此,方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将这北凉关,将这支定远军,彻底换上我们自己的人马将领,牢牢掌控在手中。这,才是主公真正想要的结果。”
李存孝闻言,先是微微一怔。他作为纯粹的武将,想的更多是如何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达成军事目标,却未曾深入思考这背后的政治意图和长远布局。
此刻听完狄仁杰这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解释,他心中那点关于错失战机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他明白了!主公和狄大人要的,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彻底的、不留后患的政治清洗和权力更迭!昨夜的混乱,在他们眼中,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计划中乐见其成的一环!
一道精光从李存孝眼中闪过,他恍然大悟,随即立刻躬身抱拳,沉声道:
“末将……明白了!大人深谋远虑,末将佩服!”
再看向那座沉默的关城时,李存孝的眼神也变得不同了。那里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攻克的军事目标,更像是一个即将被彻底清扫、然后重建的棋盘。
高坡之上,寒风依旧。两位余瑾麾下的核心人物,一文一武,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座命运已定的北凉关,心中都清楚,最后的收网时刻,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