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承明殿这边,赵行谨得了太后的传话,也是微微皱了皱眉。
“今日谁去见了太后?”
“回皇上,皇后娘娘在福康宫陪太后说话呢。”杨止安低着头。
赵行谨闻言,抬手揉了揉眉心,似有几分烦躁。
杨止安见状便又继续道,“陈美人方才送完汤后,又去了未央宫。”
这就都连上了。
不必再解释,赵行谨就清楚了一切。
心下对陈美人这爱搅事儿的性子有了几分不满。
原本就因为陈美人那张嘴,他当面甩过脸子,没想到陈美人好了伤疤忘了疼。
明显他今日耐着性子哄了几句,就是不想让陈美人计较谢玖的事儿,可陈美人在他面前得了好,转头又去皇后那里多口舌,皇后更是也为这点争风吃醋的小事,还又去了趟福康宫。
此前太后就为他宠爱谢玖的事儿提醒过几句,赵行谨就表示了自己有数,而今又来,少不得是有些烦了。
倒不是与太后有矛盾,这就好比,你同家长说,这事儿我自己处理,我有计划和谋算,你不必担心,可家长一边儿放你去做了,却又一边频频插手,怕你做不好。
这能不烦?
放在普通人身上尚且如此,更何况赵行谨是皇帝。
而且,此次皇后和陈美人的行为,是在算计他和太后了,太后也能感觉得到,不过太后没意见,属于顺势而为,那就没事,但赵行谨可就不痛快了。
都当了皇帝了,还被人拿亲娘故意来压着他,能高兴?
于是次日,皇后派人来请赵行谨去未央宫用膳时,就吃了个闭门羹。
“朕许久不曾去延庆宫看望庄妃了,孙宝林的身孕月份大了,正好也去瞧瞧,皇后那边,改日吧。”
红梅从承明殿出来,脸色就不好看。
回了未央宫,如实告诉皇后,皇后的神色当即也沉了下去。
“娘娘,皇上还让奴婢同娘娘说,太后前段时日打理宫中庶务、照顾四皇子,累着了,该好好静养,娘娘如今手里事多繁忙,不必常去陪伴。”红梅小声道。
听完这话,皇后的脸色就变了变。
她自然是听出了赵行谨话里的深意,这是让她别去太后面前多嘴呢。
“知道了,退下吧。”皇后烦躁的摆手。
听云上前来,小心劝慰,“娘娘别恼,庄妃禁足多日,孙宝林那里,皇上也许久没去了,去看看也是应当的。”
“本宫是为这个?”皇后眉头紧蹙,“皇上这是因为本宫让太后出面,不许谢氏侍奉,与本宫置气呢,一个谢氏,就这样得皇上的欢心!”
皇后并没理解到,赵行谨生气的真正原因,仍然觉得赵行谨是因为宠爱谢玖,而给她甩脸色。
听云想了想,低声道,“娘娘不如先听太后的,只管把手里的事情做好,办好了接待西迟国使臣的国宴,想来皇上定会发现娘娘的好,那谢婕妤再是怎么得宠,也没法子叫皇上在别国使臣面前得脸不是?”
西迟国的国风与大靖相差不大,对于女子的各种约束上,几乎一样,像谢玖这样二嫁的女子,还入了宫,放在那边也是罕见,甚至,更不被接受。
“再一个,谢婕妤至今还捏着御膳房的事儿不放,这宫宴的菜式最是难推陈出新,正好省了娘娘一桩烦恼,不必去操心这些,届时娘娘在其他地方下了功夫,越发将谢婕妤比下去,皇上才瞧得出谁是空无一用,只有皮囊。”
皇后听罢,面色松缓几分。
“暂且如此吧,总归皇上没有驳了太后的话,这段时间谢氏少不得要坐冷板凳了。”
只不过这些并不会影响谢玖,她如今正想清静几日。
宫外,谢明慎递了消息进来,说是那群劫匪已经抓住了,全部交由刑部按律处置。
看着这封信,谢玖只觉得可笑。
不知道又是哪儿寻了一群替死鬼。
亦或者,除了管家的侄子,其他人参与的人,都送了命。
“给我嫂子还有两个孩子准备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谢玖将信随手扔进香炉里焚了,低声问起。
晴芳点头,“都预备好了,按婕妤的吩咐,一样不少。”
谢玖敛了敛眸子,“那就今日都送出去吧,你亲自去送,嫂嫂如今回来了,母亲不在,往后谢家便是嫂嫂做当家主母,也是辛苦,我那一双侄儿,我这做姑姑的许久不见她们,也该表示些,免得疏远了。”
“是呢,婕妤放心,奴婢定然叫少夫人知晓婕妤的心意。”晴芳欠身。
为何要给嫂子范氏送东西呢。
联络感情是其一,另外,也是想通过范氏这个嫂子,盯着些兄长谢惟的动向。
前世谢玖便晓得嫂子比起自家兄长来,要更清明通透些,而今谢玖重活一回,更是看到了嫂子的精明睿智之处。
想当初,谢惟执意要去黎州,不管是谢明慎还是杨氏,乃至谢玖,都曾试图让范氏这个枕边人来劝劝谢惟,叫他放弃离京的想法,却都被范氏以各种理由给推掉了。
而今谢玖再回过头来想,嫂子范氏刚进门就帮母亲杨氏管家,行事干脆利落,驭下有方,雷厉风行,又是出自高门的嫡女,哪里是只会温顺乖巧,对丈夫听计从的人呢。
可那时候范氏总拿不敢置喙谢惟的决定来说事,只能说明,都是借口罢了,估么从心里,范氏也想叫谢惟离京,远离谢明慎这个父亲。
当局者迷,外人总是更能透过表象看清一个人的内里。
谢玖如今都猜测,谢惟当初执意抛下一切离京,说不得还是嫂子支持推动的呢。
说实话,现在谢玖看来,这举动的确是明智,时日一长,慢慢就将谢惟和谢家分离开来了,日后万一谢明慎出事,范氏的娘家帮帮忙,也就连累不到他们的小家了。
若是没有改朝换代,对付昏庸的前朝废帝应当管用,只可惜啊,赵行谨杀了出来,如今更是一纸调令,硬生生把谢惟拽回了京都。
看着晴芳退下,谢玖缓缓收回思绪,目光落到了手边已经微凉的茶盏上。
“皇上近日都在何处?”
“去了一回延庆宫,留宿了庄妃处,召刘才人侍寝了一回,陈美人陪着用膳一回,没侍寝,未央宫那边皇上没去过,从太后传话起,皇上也已经有十二日不曾见婕妤了。”春容低声道。
十二日,前后加起来,距离杨氏过世,也就半月左右,但若是按太后的意思,估么谢玖至少应当两三个月不在御前侍奉,可谢玖却不能等那么久。
她还得借赵行谨的手办事呢。
故而沉吟片刻后,吩咐道,“皇上近来政务繁忙,让人做些补身子的汤,待会儿你替我送去承明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