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字,直击心灵。
对于巴老来说,他是国内文学界的泰斗。
现在又肩负着作协主席的职务,正在和钟老一起,已然是准备要以文学领域,开始对特殊年代进行一定的反思潮流。
而就在这时,看到了林火旺写的《一代人》。
仅仅就这么一句话,便让两人都陷入了一种心灵的震撼当中。
和郭老一样,两人都沉默无语了好一阵。
在他们的脑海当中,闪现过那一段段山河破碎的黑暗日子。
无数的中国人,在黑暗之中求存,不管陷入了什么样的绝境当中,都一直在渴求和寻找属于中国的光明未来。
不知道多少的鲜血和生命,无怨无悔的换来了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
“唉……”
随着巴老的一声叹息,钟老也从回忆当中晃过了神来。
“好诗呀!这个海子,真的是有大才。”
巴老忍不住再度感慨一声。
钟老也点了点头道:“原本我以为,他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个积极乐观向上的青年,可能从小也没有吃过什么苦。
但是现在看到《一代人》之后,我才知道,之前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解读,又有些肤浅了。
能写出《一代人》的海子,又岂会是一个只追求浪漫情怀的多情少年呢?
《一代人》写得好啊!写的是一代人,又不止是这一代人。
巴老啊!要不去封信,问一问《诗刊》,这位海子究竟是何方神圣,能不能请他到京城来,和我们京城的文人们,好好交流一下呢?”
“嗯!我刚刚也有这样的想法。毕竟,不管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这一首《一代人》,影响力绝对是特殊时期之后,首屈一指的文学作品了。
别的不说,最近我都已经听到不少笑话了。
好些咱们老友的孩子,用海子的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追到了对象呢!”
巴老哈哈一笑,“不消说,海子已然像过去的徐志摩一般,成为了这一代青年男女们崇拜的对象了。”
“说句良心话,我觉得徐志摩可不如海子。”
钟老却是摇摇头,“你拿徐志摩和海子比,是侮辱了海子。”
“也是,成长环境本就不同。思想深度也不一般。我倒是也挺想见见海子的,这个年轻人,如果真的只是东北农村的一个农民的话,那这才华当真是天生的,天赋异禀。”
巴老说完之后,便拿起了笔,从桌上找了一页信纸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他又停笔问钟老道:“你要不要也写两句?如无意外的话,这些话也会刊登在下一期的《诗刊》上的。”
“这种好机会,我是不会错过的。让我琢磨琢磨,怎么写?《一代人》这首诗,虽然文字简短,但是却如此有力……”
稍作思考之后,钱老也下笔如飞,写下了自己的话。
然后,巴老才叫人来,将信封递给他道:“你现在马上,将这封信,送到《诗刊》编辑部去,就说是作协这边的意见。”
来人不敢耽搁,拿到信之后,便立刻骑上自行车,往《诗刊》编辑部大院飞快赶去。
……
而巴老写完这封信后,却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忍不住对钟老感慨道:“老钟呀!你看写诗的人里面,就已经有了海子这样的年轻天才。
我们作协这边,写文章的,却依旧都是那些老人。《人民文学》这边有点不够努力呀!这都复刊多久了,怎么一篇有分量的文章都没有呢?”
“是啊!我最近又翻了翻《人民文学》复刊的这些期,好文章倒是不少。
但大多都是老生常谈,文学价值有,但思想价值却不多。尤其是时代价值,更是欠缺。
新意寥寥,让人提不起什么劲来。我看是时候,我们亲自到《人民文学》那边去督军一段时间了。
不然的话,咱作协的牌面都没了,还怎么样引导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呢?”
钟老恢复岗位以来,心里也是相当着急的。
毕竟这十年来,国内的文艺事业,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多少的作家,多少的文学爱好者们,可以说都是在黑暗当中孤独的前行。
如果还不能够有一篇好的作品,来将时代的序幕给打开的话,作协的工作将会非常的艰难。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看也是《人民文学》的刊登方向有问题,他们太过于保守了。
或许在老稿当中,有不少充满新意的文章,但他们不敢刊登罢了。
走!按你说的,明天开始,到《人民文学》去督军,我们也再过一过当初当一线编辑看稿的瘾来。”
巴老也是乐呵呵地说道,其实他心里也为中国的文学和作家们,觉得着急不已。
……
而此时,《诗刊》编辑部里,却是一片热闹。
新的一期《诗刊》发出去了,反响那叫一个非常热烈。
因为《诗刊》年后也装上了电话,所以在《诗刊》杂志上印了编辑部的电话,以便一些热心的读者,可以打电话来咨询或提意见。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今天早上新一期《诗刊》刚发布,编辑部里的电话就没有断过,全都是打电话想要和大诗人海子说话的。
负责接电话的副编辑田间,嘴巴都说干了,一遍又一遍的解释,海子是投稿的诗人,不在编辑部,没办法和他们通话。
让他们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寄到《诗刊》编辑部来,他们会择优转交给诗人海子的。
“呀!严主编,你快找个人来替我吧!我真的是……喉咙都快要冒烟了。全是来找海子的。”
副主编田间一阵抱怨道。
主编严辰却是笑着说道:“这才热闹嘛!看来我们海子的《一代人》,再次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们的认可嘛!”
这个结果,严辰其实在白山县招待所里,第一次听到《一代人》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
有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铺垫,加上《一代人》这首诗的独特性,绝对会给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们带来更大的心灵震撼的。
“田副主编,要不我来接一会电话吧!”
编辑李英赶紧接话道。
毕竟,林火旺这个大诗人,可是她挖掘出来的。
她总觉得,这些电话应该是她来接,免得劳烦副主编田间。
可哪知田间一听这话,又突然不用她帮了,笑着说道:“算了!还是我来吧!听到这些读者们夸海子,夸《一代人》,夸我们《诗刊》,我这心里也挺爽的。”
是的。
他们这些文学工作者们,辛辛苦苦筹备一两个月,出的一期杂志,最终想要听到的,不就是读者们喜欢和热爱的声音么?
“这还得是多亏了我们的李英同志,没有她挖掘出海子这个天才诗人,我们的《诗刊》能有现在这么火爆么?”
主编严辰再度夸赞起李英来,搞得李英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她可是很谦虚,也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作为一名编辑,能碰到林火旺投来的诗稿,那纯粹就是运气好。
相信任何一名编辑,只要看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质量的诗,都绝对不会埋没了的。
不过,从白山县回来以后,李英通过家里的关系,也得知在文学界里,那些大拿大佬们,对海子的诗歌,可以说是呈两极分化的口碑。
于是……
她又有些担心地对主编严辰道:“可是,严主编,我听说……郭老对海子的诗很有意见。已经不止一次的在多个场合,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提出了批评。
而且,那些文学男青年们,拿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去追女孩,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是太好。
你说这会不会对海子本身起到一定不好的影响呀?
我们要不要在下一期的《诗刊》上,发表一些声明什么的,帮海子澄清解释一下呢?”
“嗯!这个问题,我最近也注意到了。
其实,其他的事都好说,像什么男青年拿这首诗去求爱。这又不是诗的错,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得太好,能让女青年动容,难道还有错了?”
主编严辰也是很慎重地说道,“只是郭老那边的态度就不好说了。毕竟你们也知道的,郭老在文学界的地位。
哪怕巴老和钟老,坚持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好诗,也没办法阻止郭老对这首诗的不喜与批评。
而且,如果郭老真的要针对海子的话,那……海子的麻烦,会很大的……”
主编严辰这话刚说完,整个编辑部里的所有编辑,都齐唰唰地看了过来。
他们的表情也都不轻松,大家在为海子感到担心。
毕竟,特殊时期才刚过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有人因言而获罪呢!
像海子这么有天赋的诗人,如果真的因为一首诗引得郭老不快,从而惹祸上身的话,可以说真的是国内文学界的一大悲哀了。
可偏偏,最怕什么,就来什么。
编辑部里正一片死静的时候,院子外面突然响起了一个中气十足的男中音喊叫。
“有人么?这里是《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吧?我是郭老的学生李文和,郭老让我送一封信过来。”
李文和的声音刚在院子里响起,编辑部里所有人的脸刷的一下全都白了。
“完了!完了!主编,该不会是……郭老看到我们又把海子的诗放在主打诗的位置,特意写信来警告我们了吧?”
副主编田间面色苍白地说道。
李英也是气不过地说道:“我们《诗刊》杂志社的编辑们,都一致的认为,海子写的诗是好诗。他郭老就算是再权威,怎么能因个人的喜好,来干涉我们《诗刊》的选稿呢?”
“李英同志!这些话,你在这里说说便是。一会那李文和进来,可不要多嘴,知道不?”
主编严辰也是如临大敌,赶紧瞪了一眼编辑部里的其他编辑,意思是让他们也要管好自己的嘴。
“李文和同志,进来吧!我们编辑部在这边。”
打开门,严辰朝着李文和笑着招手道,“然后小心地问道,郭老这是对我们《诗刊》杂志社编辑部有什么指示么?”
“没什么指示!就是郭老今天看到你们《诗刊》上的主打诗《一代人》之后,有些不吐不快的话吧!”
李文和将信封递了过去,然后便告辞道,“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郭老的话,就在里面,你们自己看吧!”
等李文和一走,编辑部里的所有编辑又都吵了起来。
“郭老太过分了吧!就算真不喜欢海子的诗,也用不着这样啊?我估计呀!他在信封里写的话,一定是威胁我们《诗刊》杂志社编辑部,以后不准再刊登海子的诗了。”
“主编,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大不了,我们把官司打到作协去,作协不行,我们就打到文联,打到国院去……”
……
主编严辰却是厉声说道:“都安静下来!还没有看到郭老的信,你们一个个这么激动做什么?”
虽然严辰也认为郭老的信里,不会是什么好话,但还是要控制一下编辑们的情绪的。
李英有点低沉地上前说道:“严主编,海子是我带出来的诗人,真要是郭老有意见的话。我就亲自登门去向他道歉和解释吧!”
“李英同志!没必要这样。我们还是先看看,郭老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吧?若是他真要刁难我们,刁难海子,我们再想对策吧!”
一边说着,主编严辰一边拆开了信封,拿出了里面的信纸。
原本以为会是长篇大论的斥责和警告,却没想到,打开之后,竟然只有简单的两行字。
“《一代人》是一首好诗!海子是一名优秀的诗人。”
主编严辰无比激动地念出了这段话来,然后更加激动地大叫道,“同志们!郭老没有怪我们,更加没有斥责海子,而是认可了《一代人》这首诗,也认可了诗人海子!”
“啊?真的!太不可思议了。郭老为什么突然改变了对海子的看法啊?”
“应该是《一代人》这首诗太厉害了吧?把郭老也给征服了?”
“对对对!《一代人》单看就一句话,那种给人心灵上的震撼,绝对是无与伦比的呀!”
“太好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海子已经得到了国内主流文学大家的亲口承认了啊?”
“这还不算吧!毕竟作协主席是巴金老先生的,而且钱钟书老先生也还在……”
“这两位老先生,不是也欣赏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么?”
“可他们对《一代人》还没有说是什么看法呢?”
……
就在编辑部争论的时候,作协那边送信的人也到了。
他在门口张望了一下,朝里面喊道:“同志,这里是《诗刊》杂志编辑部么?我是中国作协的,特地送巴老和钱老写的信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