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萧瑾轩和赵平目光交汇,彼此心照不宣:果然有事!
萧瑾轩神色从容,率先回应道:“你且说来听听。”
苏瑶端正坐姿,目光诚挚地望向二人:“是这样,我东家心怀赤诚,决意要给你们西北军捐赠两万套里衣。”
此言一出,萧瑾轩和赵平不禁微微一怔,面上惊讶之色尽显,显然未曾料到会有此等举动。
苏瑶见状,神色坦然,将此前筹谋之事,事无巨细,娓娓道与二人:
“承蒙两位兄长悉心照拂,锦澜绣坊的生意方能日益兴隆。如今寻思着为西北军的兄弟们捐赠些里衣,权当投桃报李,以表对兄长鼎力相助的感激之情。
西北军的战士们,各个忠勇无畏,皆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咱们身为普通百姓,理应为他们略尽绵薄之力。
我们打算选用吸汗透气的葛布制作里衣,如此一来,将士们操练时便不会闷热难耐,也算是为保家卫国的他们献上一份心意。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望着苏瑶那明亮而满含热忱的双眸,萧瑾轩心中陡然泛起一阵涟漪。
他赶忙稳了稳心神,神色庄重地开口说道:“我西北军若能承蒙绣坊这般慷慨相助,无疑是一件天大的美事。”
赵平在一旁用力点头,附和道:
“可不是嘛!那棉麻布料穿在身上,闷热得如同蒸笼一般,将士们操练时苦不堪言。
若能换上这透气的葛布里衣,简直就是解了大伙的燃眉之急,定得好好感谢绣坊东家的这份深情厚谊。”
萧瑾轩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虑,紧盯着苏瑶开口问道:
“只是我心中尚有一事不明,这两万套葛布制成的里衣,所需耗费绝非小数目。
昨日听你们说,初来乍到这绣坊,势单力薄,为何今日就能有这般大的举动?
况且从你早上向我打听的情形来看,这主意想必就是你出的。
你家东家为何对你如此言听计从,全力支持?”
听到这话,苏瑶心中陡然一紧,心脏仿若漏跳了一拍。
她微微低头,略作思索后,不慌不忙地应道:
“我家东家,本就心怀天下,忠义满腔,一心系着家国百姓。
昨日回京听闻是端王殿下和赵将军大驾光临,使得店里生意火爆异常,心中感激之情更甚,便寻思着定要寻个机会报答二位的扶持之恩。
今日我将这为西北军捐赠里衣的想法与他一说,他二话不说,当即就点头应允了。”
听了这番解释,萧瑾轩虽心底那一丝疑虑仍未完全消散,却也不好再继续追问,转而神色凝重地又道:“那你们后续打算如何行事?”
见话题顺利转移,苏瑶暗自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赶忙说道:
“是这样,我们一心盼着能尽快让西北军的将士们穿上里衣,所以明日便着手招募帮工。
眼下最紧要的,便是掌握将士们的里衣尺寸。大致划分几个身高区间,依照这些区间裁制出不同尺码即可。
另外,考虑到将士们日常操练,活动量大,衣裳会做得稍宽松些,以便他们能行动自如。
所以,还得劳烦两位兄长明日帮忙收集一下尺寸信息,如此才能确保做出的衣物合身舒适。”
赵平一听,用力拍了拍胸脯,一脸豪爽地应道:
“这事包在我身上!明日一早,我便差人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下去,保管办得妥妥当当!”
......
次日,苏韵章当众宣布要为西北军捐赠里衣的消息。
这消息一经传开,绣坊内众人先是一怔,转瞬之间,一股抑制不住的欣喜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能为保家卫国的西北军尽一份心力,大家伙儿打从心底里觉得无比光荣。
说干就干,没过多久,招募帮工的告示便张贴了出去。
等到午时,锦澜绣坊门口已然人头攒动,聚集了众多百姓。
苏瑶和唐悦瞧见这热闹非凡的阵仗,不禁双双微微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人群之中,一位相熟的邻居大娘步履匆匆,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
她抬手轻轻抹了抹眼角的泪花,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
“小七啊,我来这儿做工,分文不取。我家那小子如今正在西北军里效力,我要是能亲手为他和战友们做出一套合身的里衣,也算是了却我这当娘的一桩心愿。”
“是啊,小七,咱们可不能要工钱。” 另一位妇人也赶忙附和道,“将士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守护咱们的安稳日子,咱们在后方出份力,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苏瑶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感动。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
“乡亲们,太感谢你们的这份心意和支持了。这工钱,店里还是会照付的。大家伙只要尽心尽力,保证咱将士们拿到的里衣做工精细、结实耐穿,咱们就感恩不尽了。”
“那是自然,小七放心吧!” 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当众人亲手摸到那细密柔软的布料时,现场的气氛更是被点燃。
几位大娘的手刚一触碰到布料,眼眶便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那布料轻柔的触感,仿佛化作了远在西北军中儿子的脸庞,她们似乎透过指尖,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温度。
思念、担忧与自豪的情绪在这一刻交织奔涌,让她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澜。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也不禁红了眼眶。
大家都深知,这每一寸布料,都承载着对将士们满满的关爱,即将化作守护他们的温暖铠甲。
很快,在苏瑶与几位心灵手巧的绣娘精心筹划之下,制作里衣的工作紧锣密鼓地正式启动了。
说来也怪,自打绣坊要为西北军捐赠里衣的消息不胫而走,锦澜绣坊的生意愈发火爆起来。
那些平日里鲜少踏足锦澜绣坊购置衣物的顾客,也纷纷慕名而来。
他们听闻绣坊这一慷慨的捐赠之举,深知筹备物资离不开银钱的支撑,便想着以购买衣裳的方式,默默为西北军献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每一笔交易、每一件成衣,都承载着众人对西北军的深厚情谊,也让这份家国情怀在市井间不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