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人轮番回答完之后,入选的终究只能有一人,不过也可能会换人,不是选了就安枕无忧。
“今天不少人都回答的很出色,也很有才华,但是职位终究只有一个。
不过大家别气馁,也许在另一个岗位会让你们更出色,后边有一些调整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你们。
等下大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登记一下,交给夏主任。”
陈平波最终选的是一个医院系统的小年轻叫于延景,比他还小一岁,今年才24岁工作了一年多点。
是医院的药剂师还什么来着,不过现在不重要了,现在他是陈平波的联络员。
“今天是你的上班第一天,跟夏主任先学习学习。”
陈平波把人甩给夏平顺,自己回办公室了,今天就是于延景需要上的第一课,这种事情不可能是他去教。
于延景进入角色到是挺快的,一个上午的功夫,已经开始运转他这个县委书记联络员的角色。
不过他现在的身份还没有转变过来,依然还是医院那边的关系,暂时借调过县委办公室。
要等上个一月,他确实合适这个岗位才会正式调到县委办公室。
“延景你跟几位副书记那边说一下,我跟他们开个小会,研究一下应急预案的事。”
“书记是几点钟开会?”
“三点吧,应该也都上班了。”
陈平波资料上翻来覆去都没看到抗灾的应急预案,他就开始找一些资料专门看,发现东陵县现在还是沿用以前的老传统方案。
但是在陈平波看来是远远不够的,90年代也是各种灾害频发的年代,尤其是98年的大洪水大雪灾都是要命的事情。
现在用以前的老方法是要人命的,大自然可不会跟你打招呼,直接就是突然下访。
几位副书记一听是陈平波要开个小会,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不过上午陈平波筛选十一个人出来,难道他是想现在就调整人员吗?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我看了一下县里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案,还是用以前的陈年旧案。
这个事情是非常消极的,方案我估计不少人都不知道有,说白了就是临时抱佛脚的方案。
我的意思是弄出一套紧急应对方案,应对各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等级的应对方案。
不能等到真有了乱成一团,到时候连指挥体系都没有,我不要求多好,但是绝对要比周边县市要好。
我现在是想我们几个先商量一下,再开一次常委会,把事情定下来。”
真要花大价钱去搞应急体系现在也不现实,但是一定要比周边县要强,把自己凸显出来,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
其他几位书记也是严肃的听着陈平波讲话,到要比周边县市强的时候,他们也明白了陈平波的用意。
就是现在要弄一套体系出来,钱多钱少无所谓但是要有,不能到时候慌慌张张的什么都没做好。
有准备和没准备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如果到时候能得到地委和省委的表扬那就是政绩。
朱培培作为县长也是县政府这个实际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她第一个表态。
“书记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们以前的应急方案确实是太过于老旧了,甚至说就没有方案,都是临时想方法找资料该怎么办。
不过要花钱一下子全部弄好,我们也没那么多钱,可以按书记说的先把框架搭好。”
程正昊一看两位巨头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同意了,他也就无所谓了,也没多大的事。
“我也同意书记的提议,只是我们需要成立这样一个部门吗?”
程正昊说的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没人去管的话,那完全就是一个纸糊窗户,有条文没执行。
一旁的副书记高伟默不吱声,静静等着陈平波的发话。
这种事情还是要书记说的算,所以连朱培培也看向陈平波。
“这事简单,直接把活给气象局就行,反正他们也闲着,两个招牌同属办公。”
多大个事啊,同属办公的事多了去了,有些没什么屁事的部门陈平波都准备向省里搞试点,直接裁撤调并入其他部门。
不过他给了他们一年时间,就让他们多存在一年,正好多挣钱来应对以后的改制。
“我同意书记的意见,完美解决了问题,不用增加人手也不用增加多少预算。”
听到陈平波的解决方案,高伟第一个举手同意。
“你们俩呢?”
我也同意书记的意见,县里边我回去安排会部分框架先搭建起来,到时候给常委们看看。”
县长朱培培这边直接就是行动派,直接把框架搭好,直接递给常委,等于告诉其他常委们,我们已经准备这么干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挺好的,我也同意书记的方案。”
程正昊本来就是同意的,只是他还想搞出一些位置出来,现在被书记堵死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行,今天就这样吧。”
本来陈平波还想着把纪委书记也弄过来,但是想想也没纪委什么事,干脆就几位和副书记商量一下就行了。
不过其他人还是在低估几位书记又在搞什么事情,连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都排除在外。
“书记快到五点半了,晚上的饭局快开始了。”
于延景过来提醒陈平波,晚上东陵县老板请客的事情。
于延景不说还有点忘了,确实昨天答应副书记程正昊去和县里的商人吃顿饭的事。
不过陈平波也没把这个事情太当一回事,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东陵县捞钱回来。
东陵县实在太穷了,想干什么都干不了,束手束脚的,这比他在燕京办事难受太多了。
没钱又没基础,事事都能掣肘你,想干点什么最后都发现做不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向上要钱。
“那我们出发吧,别让他们等太久了。”
东陵县委书记的座驾也就是一辆不算太新的桑塔纳,也是县委最好的一辆车,还不如陈平波在飞翔实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