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故地掀起着大战,宁国在埋头发展,想要将百废待兴变成百废俱兴。
而与此同时,大草原的西边也有着动静。
“东边的土地,那里有着最为丰美的水草,有着最为密集的奴隶,只要征服了那些部族,瓦剌的辉煌将遍布草原!”
阿剌忽惕汗眼神有些迷离,指着远处,曾经瓦剌强盛之时,曾经就在那里,甚至一度与天朝争雄,如今却是越逃越是往西……
自他掌权以来,便是野心勃勃,想要恢复瓦剌荣光,号阿剌忽惕,意为神圣的汗。
自不断刺探,知晓大周的九边重镇早已经是不剩下多少战斗力,无力北上干涉草原之后,便是率领着瓦剌骑兵,征服周边无数小的部族,一开始只是试探,吞并些小部落,刺探大周底线,而到现在已经是大势已成!
不算仆从兵力,就本部他都能够拿出七八万大军,算上仆从兵力,更是超过十五万!在整个草原之上,这都已经是很恐怖的力量了。
“右边的鞑靼,已经是衰弱到了极点,鞑靼的汗昏聩无能,只会一昧的交好大周,已经是把他祖上荣耀全都是忘记得一干二净!”
“现在,大周正在忙着应对辽东的金国,正是收拾鞑靼的最好时机,只要吞下鞑靼,这大草原之上,便是没有能够阻止本汗的存在了……”
阿剌忽惕汗缓缓道,他的话落在营帐之中其他几个万户的耳边,充满了诱惑力,如魔鬼的蛊惑。
如果真能够拿下鞑靼,他们这些人,麾下的势力至少能够增长数倍,一想到征服敌人的土地,抢夺他们的妻女,奴役他们的男人……便是让他们热血沸腾!
谁能想到,曾经的瓦剌,还是鞑靼的附属部族,如今却是想要吞并旧主!
“大汗,我等愿追随大汗踏平征服草原!”
一众万户当即是站了起来表态,用那汉人的话来说,这可是开疆拓土的伟业!
“哈哈哈哈,好,都回去准备吧,草原的雄鹰觅食前会做好捕猎的准备,这一次,我们要将鞑靼,彻底吞掉!”
阿剌忽惕汗目光灼灼,眺望着西边,那里有着瓦剌崛起的机会,又目光灼灼扫向南边,草原的荣耀,要在那里光复!
——————
京师以北,长城附近的百姓开始不断南迁,百姓们都是不知道,为什么又要爆发大战,但是朝廷那兵马行经却是掩盖不了的。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想来又是一场恐怖的杀伐,再想到以往,发生在京师附近的战争,一旦官军作战不利,便是会被打进长城,甚至会劫掠周边……
百姓们皆是惊恐,不想成为异族刀下的亡魂,再加上,在这塞外之地本来就没多少粮食了,不少人都是举家南下。
一旦有人起了头,便是会如同血崩一般,变成浩浩荡荡的洪流,在最短的时间内化作难民潮南下。
大周的京师,距离难民潮南下路线最近的重城,首当其冲。
不少百姓祈求着朝廷,又打着天子仁德的牌子,不断靠近京师。
这一情况一瞬间让京师的公卿们都是心中一紧,这是他们绝对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城门的守军没有得到天子的命令不敢开城门放难民入内,无数难民集结在京师城外,若是操作不好,恐怕会是一场民变!
隆庆帝得到奏报后顿感头疼,知晓这件事情棘手,略做思量之后,便是叫来太子、二皇子。
太子李匡突然被戴公公来传唤,心中忐忑,他虽然只是东宫太子,但是父皇对他算是小有放权,因此对朝堂上的事情也是知晓。
如今父皇突然来传唤自己,想来想去,怕是只有那难民之事了。
到御书房前,却是看到自己二弟,瞳孔一缩,而二皇子李扶看到自己大哥后,却是一喜。
二人眼神短暂接触后,便是各自整理衣冠入内,只是如今太子心中再也没有忐忑,只剩下阴霾。
“儿臣参见父皇。”
两人一进到御书房内,便是规规矩矩行礼,随后各立一方。
隆庆帝微微抬头看了他们二人一眼,随后说道:“你们二人可知,朕为何要叫你们二人?”
李扶自告奋勇,道:“儿臣斗胆,猜是为了那城外难民一事。”
隆庆帝微微颔首,又看向一旁不发一言的太子,问道:“太子,你呢?”
李匡正色道:“儿臣不知,还请父皇示下。”
隆庆帝眼神微动,笑了笑,不再看二人。
“你二弟说的不错,朕是为难民一事唤你们二人,看看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扶略带挑衅的看了李匡一眼,李匡视而不见,只是心中暗讽摇头。
“这个蠢货……”
李扶不知李匡心中所想,见自己父皇似乎很是满意,更是激动,回答道:“儿臣以为,当用重典!”
“如何用重典?”
“下令京兆府,驱散流民,遣回原籍!”
“若是流民暴动又该如何?”
“杀!只要杀首恶,流民自会安定!”
李扶信誓旦旦的说道,他可是研究过的,历次流民汇聚,若是城中有粮,能够受得住,便是放进来,若是承受不住,遣散便是。
流民暴动?杀个几人那些乌合之众自然就作鸟兽散了。
隆庆帝微微点了点头,不做点评,又看向李匡。
“回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分出一部分流民引去宁藩,宁王一直在招纳流民,想要扩充封国人口,特别是增加汉人,宁王必然同意,也不失为一顺水人情。”
“善,此事交由你二弟负责,再辅以你所言之计。”
“诺,儿臣定会尽心尽力!”
李扶见这般重任交给自己负责,顿时大喜过望,喜笑颜开的领命退下,这可是他的政绩!
待支走李扶,隆庆帝看向了太子,轻声道:“看明白了?”
“儿臣明白了。”
李匡躬身,认真回应道。
此时他心中再也没有忐忑,他已经是完全明白自己父皇所在所为。
隆庆帝眼眸微垂,摆了摆手:“看明白了就好,退下吧。”
“诺。”
李匡后退几步,转身离去,快走出宫门之时,后面传来似自言自语的声音。
“有些事情,不要脏了手……”
翌日,李扶主持流民事宜,见了诸如京兆尹等官员,言其重典,并亲自前往边墙,见了守军将领,令其驱散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