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自己派出去的监军死于“匪盗”之手的消息,隆庆帝沉默了许久,到底没有派遣新的监军,他知道,无论是派遣多少监军,到了宁藩最后都会是死在匪盗手中。
此时他已经是探出了洛轩的底线,可以允许做一些小动作,但是绝对不能插手宁藩军务。
只是……这试探出来的结果,实在是不能让他满意。虽然,眼下不是什么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乱世,但是不愿朝廷插手军务,哪怕依然愿意听从朝廷调遣出兵,也怕是心里有鬼。
隆庆帝给洛轩判下一个最少是拥兵自重的定位,洛轩要是知道了,怕不是要嗤笑当场,他拥兵自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隆庆帝放弃了再度派遣监军,不过数次派遣使者,令宁军速速出战,清剿暴民。
只是,好消息还没有等到,却是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朝廷供给北疆的后勤道路被那所谓的乞活军切断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隆庆帝差点昏阙了过去,当即下令各地边镇速速协助剿贼,只是乞活军越发壮大,短短时间内,居然已经是发展到了三十万众,裹挟的百姓数不胜数。
当然,都是一些未经训练,毫无士气可言的乌合之众,恐怕一万朝廷官兵都能追着他们打,但是这个数字到底还是唬人……
——————
长城以北,卓索图处,此处已经是大战连天,战马在嘶鸣,血液在飘洒,到处都是尸横遍野。
怀宁侯心中惊惧,他率领一部,成功与呼和塔拉汗汇合,本以为能够稳住局势,结果硬生生被建奴和科尔沁的启禀正面击溃。
他手中的将士,见到建奴的骑兵仿佛见到了什么洪荒猛兽,皆是一碰就碎,毫无士气可言,都是一群新招募的新兵,又能有什么战力?
而且那建奴狡诈,利用其骑兵移动迅速的优势,数次分割包围之下,将联军打得节节败退。
坐镇承德的信国公也是坐不住了,便是率领预备兵增援,步步为营,与怀宁侯和呼和塔拉汗的兵马形成对应之势,这才是让建奴和科尔沁的骑兵不能展开罢了。
而李传则是出了义宁关,但是又没有离去太远,在义宁关附近与建奴兵马对峙。
宁国兵马出现,让建奴非常紧张,或者是让哈木非常紧张,调来了数千兵马增援,毕竟他现在到底还算是金国的叛军,前线吃紧,不愿再对上宁军。
如今哈木与科尔沁部左边在卓索图大战,右边还要应对额泰的兵马,不可谓不吃力。
不过,也不知是否天命在他,额泰竟然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病倒了,一时间,额泰的部队群龙无首,站在额泰一方的那些个旗主也是动摇。
毕竟额泰如果不在了,那便是没必要再打下去了,除却额泰,大部分旗主便也是支持他哈木的。而且没有额泰监督,众旗主也不愿意在内战之中太消耗自己的实力。
因此,种种因素之下,战局竟然是短时间内僵持住了,哈木也可以专心解决呼和塔拉汗。
李传驻扎在距离哈达敌军大部不远处,虽与哈木兵马对峙,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手中也不过一万兵马。
当然,幸好他背靠宁国长城,若是事情有变,立刻便能有援军,因此也不惧怕。
小规模作战数次,双方各自留下千余具尸体,然后都不再轻易出动,双方加起来近两万的兵马十分诡异的静坐。
再回到卓索图的战场,查干绰尔汗眸中神色变化,南下之前他尚有忧虑,毕竟前面两百年大周积威太重,其龙首咆哮,整个草原都得地震,不敢与之为敌,但是现在的大周……
他手中五万骑,竟然是追着大周官兵打,再加上金国的两万兵马,打得大周毫无招架之力……
看来,那哈木说得没有错,大周真的只是一只病猫了,让他不由得唏嘘,中原的王朝自古如此,盛时龙威惊天动地,衰时群狼都是能够上来踩上一脚。
不过,此战拖不得,迟则生变!
他也是知道哈木那边压力巨大,此番大多试探,现在探出了大周朝廷的战力,便是不再犹豫,亲自领兵,投入了所有兵马,压了上去。
换一个地方,这么多的兵马都是施展不开,但是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上,简直是上天赐予他们的乐土!
坐镇中军的信国公见状,脸色难看,他知道敌军这是要发动总攻了。
只是以现在朝廷兵马的情况……信国公口中满是苦涩,朝廷真正的精锐都是死在了辽东,如今这些兵马都是些新兵蛋子,最可怕的是,辽东阵亡的兵额,到现在都是没有补满,朝廷发下去募兵的银两,换来的都是空饷……
说是领着五万大军北上,但是实质上只有三万五,现在就更少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前些日子后方被那该死的流寇切断了,他们这批人与朝廷断去了联系,后方的补给完全运不上来!
没有补给,没有粮草,已经是开始削减士卒的口粮配额,到了现在已经是不少士卒挨饿了。
再看那些草原之人,能够充当战兵的,都是吃过肉的,红润饱满,力气自生,一比较之下,便知道差距。
不过敌军来势汹汹,他也不可能后撤!
“诸将士听令,此役已至背水一战之境,后方乃吾等骨肉同胞,一旦吾辈稍退,则同胞必遭贼寇荼毒。今当奋勇向前,与贼决一死战,建功立业,正当此时!”
信国公呐喊着,身先士卒,又是吩咐左右,若他落下马来,便是代为接过指挥权,他本便是行伍出身,亦可亲自上阵杀敌!
一众兵马见如此,也都是士气大涨,自古以来,只要带头的将军们也敢是亲自上阵的,便是没有士气弱的,天朝的老百姓和官兵们,都是喜欢看向自己的领导者,他们敢上,官兵们就也敢!
信国公部打出了旗号,远方的怀宁侯部也是看到这般画面,知晓这是决战之时,立刻便是下令大军进攻,只是他到底心中犹豫,没能如同信国公一般主动带兵冲杀。
卓索图的土地上,科尔沁部、金国、呼和塔拉汗、大周朝廷四方的兵马血战,而在哈达的李传也是发现了建奴的异动,立刻便是看出卓索图那边战场一定是到了决战阶段,也是不敢耽搁,主动出击,与建奴开战。
大王说的是尽量保存实力,但是,大王也不愿真让朝廷兵马尽数折损!
大战持续一日,从清早战至黄昏,临近傍晚,天色昏暗之时,朝廷的兵马终于是崩溃了,士气再无,溃退而逃,查干绰尔汗虽满身疲惫,见状亦是精神抖擞,率军追杀。
朝廷兵马大败,信国公战死沙场,怀宁侯退走,却也是身受重伤,其肩头被射了一箭,有一个恐怖无比的大洞。
李传得到消息后,当机立断带兵撤回义宁关坚守不出,随即迅速遣人回报宁京……
隆庆六年十二月,朝廷兵败卓索图,呼和塔拉汗率领蒙古右翼投降科尔沁部查干绰尔汗,朝廷兵马大半折损,只有寥寥数千人逃回承德,后又退回长城。
卓索图一战落幕,军报传至京师,隆庆帝当场昏阙,幸好太医赶来及时,而其他的公卿则是神色慌慌,稍有报国之心的臣子无不是泪沾衣襟,当真要,天亡大周么,国朝,真的还有希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