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李承乾和魏徵很快就过来了。
俩人恭恭敬敬给李世民行礼,李世民让俩人正对着自己坐下,仨人靠得很近。
李承乾心里高兴坏了,阿耶现在真的对他越来越亲近,越来越喜欢。
哪个孩子不希望被自己父亲肯定和重视的,何况自己的父亲,是耀眼如同烈日的天可汗。
因此,他也非常认真对待李世民的每一次召见。
李世民把魏徵也叫来,是因为他现在预知历史了,知道历史上的他,给李承乾找了很多老师,其中包括魏徵。
李承乾的其他老师成日就只知道羞辱李承乾,打击李承乾。
唯有魏徵,对李承乾还算好,虽然也严厉,却也心疼李承乾,会护着李承乾。
魏徵死后,李承乾没有老师护着了,没多久,就发生了历史上的“太子谋反”事件。
李世民现在对李承乾是有愧疚的,自然也希望更多人对李承乾好。
既然历史上的魏徵真心对李承乾,那他就将他纳入李承乾的班底吧。
至于历史上李承乾的其他老师,于志宁、张玄素、李纲、杜正伦等人,有多远滚多远。
历史上他们对李承乾百般羞辱,这一次,李世民就绝不容许他们再接近李承乾。
“陛下,将微臣与太子殿下召来所为何事?”魏徵问。
“朕这儿新得了一些鱼翅,命人去炖了,想同你们尝尝。”
“陛下!您为一国之君,应当躬行节俭,为天下百姓做榜样,为……”
“那这些鱼翅如何处置?都炖煮了,扔了?”李世民打断了魏徵。
他扶着额头,有些无奈。
魏徵心疼李承乾是真的,可是这老头一直啰里吧嗦的。
魏徵听了李世民的话一怔。
“还是拿去送给贫苦百姓?由奢入俭难啊。”
“这……”魏徵被李世民怼得答不上话。
平日里只有他做喷子的份,怎么今天……
李承乾偷瞄到魏徵那无言以对的表情,有些想笑。
太好笑了,想不到啊,这老喷子,也有今天啊。
“吃吧,和朕一同享用。”李世民自己端起了鱼翅碗。
李承乾大大方方就端起来了。
魏徵犹豫了下,没办法,也端起来了。
李世民说的有道理,这做出来的鱼翅,总不能扔了。
魏徵尝了一口鱼翅,眉头微微一皱。
“陛下,微臣是第一次吃鱼翅。鱼翅这般昂贵之物,竟是这种味道?
这也算不上美味珍馐,就凭此物,竟如此昂贵。”魏徵一脸的不理解。
李承乾也皱起眉头。
他是吃过鱼翅的,可他以前吃的鱼翅,没那么难吃啊,怎么这鱼翅,只有咸味?
“来人。”李世民没有回答魏徵的话,而是吩咐了声。
很快,宫女就端过来两碗新的鱼翅,一碗给魏徵,一碗给给李承乾。
“你们再尝尝这个。”
“好。”魏徵和李承乾点头,端起新端上来的鱼翅。
魏徵和李世民有些不解。
这么难吃的东西,第一碗还没吃完,又来一碗?
虽然不理解,俩人还是端起了鱼翅碗。
有刚才第一碗鱼翅,俩人都尝到了不好吃的味道,因此对这第二碗,心里还是很抗拒的。
结果……
就在这第二碗鱼翅入口之时,俩人都双眼一亮。
“阿耶,这碗好吃!这是不同厨子做的吗?这碗是真的好吃。”少年李承乾满脸被美食打动的惊喜。
“不错。”一向严肃的魏徵没有那么多夸赞之词,却也夸了一句。
“那再尝尝下一碗。”
李世民话音落下,又有宫女把第三份鱼翅端了上来。
李承乾一脸的期待。
第一碗难吃,第二碗好吃,那第三碗,肯定更好吃。
脑子里还在回味第二碗鱼翅的鲜美的李承乾,对第三碗鱼翅,抱着很大的期待。
结果……
“唔——”
鱼翅入口,李承乾整张脸都皱起来了,强逼着自己咽了下去,一脸的痛苦。
魏徵吃了一口,直接翻白眼了。
难吃!
太难吃了!
为什么这第三碗,那么难吃!
第一碗鱼翅,只有淡淡的盐味,好像是直接用淡盐水泡煮的鱼翅,除了盐味,没别的味道了。
第二碗鱼翅,无比鲜美,让人流连。
第三碗鱼翅,齁咸齁咸的,咸到发苦,是在难吃。
“陛下,您这是何意?”魏徵放下勺子,觉得李世民不可能无缘无故让他们吃三碗不同口味的燕窝。
“就是想聊聊。
你们可知,鱼翅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它做出来是什么味道,全取决于用了什么调料。
朕给你们吃的第一碗鱼翅,是用淡盐水煮的。
第二碗,是用鲜汤熬煮。
第三碗,是用浓到发苦的浓盐水煮的。
这治国啊,就像是做饭。
治国思想就像是做饭的调料。
不能没有调料,也不能只有一种调料,否则,任何一种调料,放多了,都会让菜很难吃。
尤其是在没有其他调料中和的时候,就好像你们吃的第三碗鱼翅。
第二碗鱼翅,是御厨用不同的香料熬煮的鲜汤炖煮的,就能调出很好吃的味道。”
“阿耶说的是。”李承乾点头。
魏徵没说话,也点点头。
“自从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奠定了这天下以儒家为尊的基础。
又因为其余百家被废黜,导致儒家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稳固,已经容不得其余思想的存在了。
汉武帝做出废除败家独尊儒术之时,儒家思想还没有日后那么繁盛。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就像在食物中放盐一样,越放越多,不知适可而止,也没有别的调味中和,迟早有一天,整道菜,就变成你们吃的第三碗燕窝一样。”
李世民说这些话的时候,得努力稳住自己情绪。
因为他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宋明时期, 那些已经被儒家思想侵害得不行的士大夫文官。
认为礼仪之邦不应当侵占别人的土地而将宋军辛苦打下的土地归还敌国的宋朝士大夫……
认为打仗不对而支持刘大夏把朱棣的文书藏起来的大明文官……
“魏爱卿。”李世民喊住了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