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姝蘅到山根下的时候,就察觉到不对劲,林子里不止一个人的气息。
等见到了苏青良,她就只想感叹一句,可真行啊!真是捡人的一把好手。
苏青良跟她大概说了一下这两个人的情况。
萍水相逢,对方嘴里的话有多少真多少假尚且不得而知。
但是既然遇见了,就无法假装遇不见。
宫姝蘅是不管这些的:“你看着办。你自己能走回去吗?”
苏青良何止想自己走回去,还想帮她把背的粮食也背上一段。
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差点都给弄撒了。
宫姝蘅轻轻摇头,拿了两块炊饼出来给他:“吃点东西,然后把药喝了,后面跟着。”
至于要不要分给另外两个人,要怎么分,宫姝蘅就不管了。
谁做的决定,谁承担责任。
老叟叫曾贤,孙子叫曾槐。
苏青良留了一个炊饼,将另外一个递给了曾贤。
曾贤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好心将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这么大方的给了自己。
“谢谢,谢谢!”
又是作揖,又是鞠躬,当真是感激流涕。
苏青良面无表情的往边上避了一下。
“从这到我们村子路上还要走好几天,你们能坚持走到那里,或许就能找到一处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
如果坚持不到那里,路上倒了或者死了,我是不会管你们的。
到了村子里,要怎么活下去也得看你们自己,因为大家都很难。”
苏青良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但也仅此而已。
想要活下去,全部得靠自己,别想着能指望别人。
如此,对于原本茫然无措根本就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的爷孙俩已经是天大的惊喜。
他们错了,人说天无绝人之路果然是对的。
拼尽全力的努力了之后,总会有一条路可以走的。
曾贤将炊饼一分为二,多的那一半递给了孙子,轻声叮嘱:“省着点吃,等我们找到住的地方了,安顿下来,然后就想办法弄吃的东西。”
曾槐今年十三,是一个很聪明的少年。即便年幼,他也清楚的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活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也是无论如何都要去努力的事。
苏青良很惭愧,他等在那里原本就是想着宫姝蘅进城买了东西之后能帮着分担一二。
结果不止没有人帮着分担,甚至还有拖后腿的迹象。
身体还病着,虽然醒过来了,但是内里到底是亏损的,还没走多远,就开始一步一喘。
宫姝蘅原本是没想要等他们的,很快就拉开了距离,并且距离越来越远。
这一路走的可真艰辛,乱石林立,都是被大水曾经冲过的地方,有好多山洪冲出来的水槽,这会儿也见不到一滴水,干涸的全是裂缝。
这条往山里走的路实在是太漫长了,苏青良都不知道当初他们是怎么走过这条路到宝峰山的。
身后的爷孙俩也很够呛。
“陆儿,这不是往咱们那走的道,走偏了。”
宫姝蘅嗯了一声:“天快黑了,找个有水的地方,弄口吃的,想办法过夜。”
这不是那条路,这是她走出来的路,来回走过几趟,知道什么地方还能有点水。
这个时候有水的地方就会格外的危险。
天太旱了,缺水的不只是人,林子里面的那些东西都缺水。
加上附近又没有人了,山里面冒着的畜生胆子就逐渐变大,只要有水,也不在乎那些了。
“在这等会儿吧,附近弄点柴火,生一堆火起来,我们就在这歇一晚上。”
边上有两个比人还高的大石头挡着,能稍微挡一点山风。
在生一堆火,趁着天还没黑,多聚点柴火,一晚上火不灭也不会太冷,也会稍微安全一些。
说完她将沉甸甸的筐子放在巨石下背风的地方,拿了两个已经空了的葫芦。
“我去前面看看,你们捡柴。”
这里离有水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也不算远。
她把买的粮食全部都放在那里了,苏青良能不能看得住,那爷孙俩会不会因为这几斗粮食心生歹意,都没有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她考虑的是,怎么让喝水的那几个大家伙赶紧走,要是走的时候能落单就好了,那就能撂倒一头,解决一下今天和明天的伙食。
顺着他去的方向再往前约摸一刻钟的距离,就到了山根,边上有从山涧里汇集下来的一个小水坑。
两大两小四只猱在那里悠闲惬意的喝着水。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人要来跟它们抢水喝,甚至啊,还想打它们身体的主意。
猱,野猪
宫姝蘅看着那两头小崽子很心动啊!
小的好抓,而且肉没有那么柴,还容易熟。
关键在于要怎么抓在什么地方动手。
这个地方肯定是不行的,一旦抓了那两个小的,两只大的肯定会发狂。
这边离他们落脚的地方太近了,会被波及到。
所以她决定把这几头畜生引到山上去,往深山的位置靠一靠,在那边霍霍一番算了。
苏青良只当她是要去打水,并且不会走太远,毕竟他们落脚的这个地方离山已经很近了,抬眼都能看见。
所以,他就只需要在附近找柴火,顺便看着他们的粮食就可以了。
他对这一筐子的粮还是很在意的。
那都是陆儿扯药草换来的,是他们一大家子的这一冬天的希望。
同时他也在警惕着曾贤爷孙二人。
这个时候粮食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足以考验人心了。
曾贤也不可能闲着。
他惊讶于这兄妹俩这种时候能从城里弄来这么多粮食。
看他们身上穿的单薄又破烂,跟他们爷孙二人相差无几。
就很想不通。
但想不通,也没有多问。
萍水相逢,结伴而行。
对方拿了那么珍贵的炊饼给他们,还愿意带他们回村子落脚,这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总得起点作用不是?
柴火,捡柴火这个事情他们还是很在行的。
从一开始碰头的时候,目光在那个筐子上打量了几回,随后就再没看过了。
三个人速度还是很快的。
都有在野外过夜的经验,所以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一直都没闲着,粗的细的在边上聚了好大的两堆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