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记载见于《礼记》。
今天大司马的府邸,竹林异常寂静,连风都放轻了脚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
斑驳的光影在地上跳跃,给这片竹林增添了几分幽静。
房间之内,陈轻雪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件象征着无上地位的衮服,指尖滑过细腻的绸缎,随着衮服缓缓套在王莽的身上,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莽面容沉稳,眼神深邃,那份由内而发出的霸气与威严,令人心生畏惧,身姿挺拔,如同一棵屹立不倒的松树,给人一种不可撼动的感觉。
已然不再是当年那个少年将军,如今的王莽,成长成为一位成熟稳重的领袖,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
陈轻雪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柔情与骄傲。手指滑过每一道细腻的针脚:“夫君真帅,穿上这身衣服,更像是从画中走出的天神。”
王莽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光芒,低下头,轻声在陈轻雪耳边说道:“哪怕我身处万人之上,拥有这世间所有的繁华,也不及娘子你万分好,在我心中才是最珍贵的宝藏。”
陈轻雪靠在胸前甜蜜的说道:“这可不是咱们的夫君啊,可不要因为儿女情长,耽误了大事。”声音中带着一丝调皮与调侃,
在提醒王莽,不要因为她的存在而忘记了肩上的责任。
王莽抚摸着她的后背,温柔的说:“青山相待,与妻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这一辈子青山茅屋,还有娘子,这就满足了。”
无论王莽将来身处何地,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陈轻雪。
两人之间的话语,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了柔情蜜意与坚定的信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和羡慕。
门口矗立那辆金车大辂,车辕上的横木雕刻着繁复的云龙图案,八匹黑马雄壮矫健,马蹄轻踏,鼻息间喷出的白气与周围的肃杀之气交织。
虎贲卫士们铠甲反射着冷冽的光芒,手持长戟,巡视着四周,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敏锐感知。
王莽端坐车内,金车大辂缓缓穿梭于长安繁华的街巷。街道两旁,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
百姓们纷纷投来好奇与敬畏的目光,议论声此起彼伏:“看,那便是大司马王莽,真是威风凛凛!”“是啊,当今帝师,深受先皇和现在的陛下信任,”车辇经过之处,
孩童们兴奋地指指点点,妇人们则低声细语。
卖报了,卖报了,卖报了,卖报了。
当今大司马王莽,辅佐陛下,无数报童奔走个个街市为王莽歌功颂德。报纸里面写。
字字珠玑,记录着王莽如何以身作则,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胸怀大志。
年少时,便以孝悌闻名乡里,侍奉母亲至孝,待兄长至亲,邻里无不称赞。及至入朝为官,深得陛下信任。……百姓们读着这些事迹。
名声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长安内外。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无不赞叹。
就连那些曾经对王莽持恶意态度,也在报纸的熏陶下,渐渐改变了看法。
晨光金辉洒满未央宫,金车大辂缓缓驶入北阙门。
前殿广场上,一排排大臣身着朝服,面色凝重而庄严,宛如雕塑般静默等待。
见王莽下车,众人纷纷弯腰鞠躬,行礼拜见大司马,动作整齐划一。
王莽轻轻颔首,淡然一笑,示意众人起身。
随着一声清脆的“上朝”呐喊,大殿之门缓缓开启,迎接着新一天的朝政风云。
王莽踏着特凿的陛级,步步升高,那隐秘的通道为量身定做,彰显着其超越群臣的地位与尊贵。
孔光、师丹等一众大臣们紧随其后。
“陛下驾到!”随着高亢的通报,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余下衣袍摩擦的细微声响。
刘欣迈着沉稳的步伐步入大殿,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响人心。
唯独王莽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然,未行跪拜之礼,这是加九锡后的殊荣,更是在朝堂地位象征。
群臣依次奏事,最先出场的就是解光,提出奏事:,增加三百石以下俸禄官员的待遇。若是发现官吏残暴酷虐,被发现后即刻免职。有司不得检举大赦前的旧案。
刘欣点了点头,所言即是,整顿吏治,刻不容缓,随后当场批示同意此事。
臣有本要奏,“秦庄襄王的生母本为夏氏,但后来过继给华阳夫人,庄襄王即位后,两个母亲都被尊为太后,所以当今应将恭皇太后尊为帝太后。”董宏从兜里拿出奏书,请陛下明鉴。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盯紧了董宏,这家伙又干什么,孔光,师丹和王莽更是皱起了眉头,想要讨好傅太后。
刘欣接过奏书,看了看,正当有开口之时。
师丹立马打断了他的话,拱手说道:,陛下,不可说其援引亡秦的先例做比喻,高昌侯此乃,贻误天子,大逆不道。
王莽和孔光以及周围的不少大臣,纷纷表示反对,认为不可。
刘欣见此情景,有些忌惮,这次是刺探,没想到众人的反应如此之激烈,猛然一挥手:,诸位爱卿,此事容后再议,朕会深思熟虑,国家大事,岂可轻率决定?”
刘欣的安抚,群臣的情绪才好了一些,这时候师丹立马将矛头指向董宏,身为侯爵,竟然说出如此胆大妄为之语,陛下臣建议,免为庶民不得再录用。
董宏顿时脸色苍白,就有人有拉他下马,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炮灰而已。
大司空这话未免太苛责了,刘欣看着师丹,说道:,董宏殿前失礼,保留侯爵在家反省。语气中带着有一些不爽。
这是最大的退让,所以师丹也不敢再说什么,回到列位中。
刘欣看向王莽,含笑的说道:,大司马,你前几日上奏的在各地自办学宫,大兴文教,朕非常高兴,但是是否有选择什么样的书籍,下放给各地讲解学习。
王莽拱手回答道:,陛下,不如按照现在儒家官学为书籍,免费教导学子们。
在各地建立学宫是王莽思考已久的事情,对于书籍的开放,暂时用现在的儒家经典,等将来再做打算。
刘欣摇了摇头。拿起案上的一份奏书,朗声说道:,近日来有一份奏书,非常明朗,向朕提出要求,《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朕觉得不错,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将这些书籍下放,在座的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议论,师丹和孔光脸色铁青,竟然又将这些,不屑一顾的书籍列为官学,简直是奇耻大辱。
陛下,臣斗胆敢问,这本奏书,是哪位英才上奏的,孔光走出座位问道。
刘欣翻看起那份奏书,说道:,哦,署名是刘秀。
刘秀,这个无比陌生的名字,周围的诸位大臣都面面相觑,这个名字怎么在儒家弟子里面没听说过。
听到这个名字,王莽不由的脸色一黑,刘子骏啊,别以为换了个马甲,别人就不认识,你有大麻烦。
刘欣见到众人态度各异,立马做出决断:,只是朕已经下诏,所以都是有执行知道吗。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看向众人。
两侧的大臣们,只能拱手称,诺,虽然有些不情愿,迫于皇帝的威严,只能同意。
退朝…………
朝会结束时,王莽率先离殿,大臣们三五成群的,走出前殿议论今天的事情,陛下竟有意将那些旁门左道之书列入学官,此非儒家正统,实乃大谬不然。”
“真是岂有此理!这些典籍早已被边缘化,如今竟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简直是对先贤的不敬!”一位老臣愤愤不平,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
“哼,我看这刘秀定是受了某些人指使,企图借此机会搅动朝局,不可不防啊!”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大司马,今日之事,您怎么看?”四周围的大臣们问王莽。
王莽转过身,看向众人,微微一笑,道:“陛下年轻,或许一时被某些人所惑。但我们身为臣子,自当以社稷为重,不可让这些异端邪说扰乱朝纲。”
王莽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意挑拨众人寻找刘歆。
是啊,是啊,一定要找到这个人,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蛊惑陛下,众人纷纷点头称赞,这个刘秀无疑是在挖儒家的根基。
孔光和师丹,也是在议论,却是另外一件事,关于傅太后封帝后的事。
你说这件事会不会是陛下的意思,师丹担忧的说道。
孔光抚摸着胡须,坚定的说道,或许是吧,那又如何,但是我们一定要阻止傅太后这个女人,扰乱朝纲。
两个人互相点了点头,对这件事情十分的坚定。
这回整个儒家都震动起来,刘歆这一举动,却触动了朝中大儒们的神经,长安内外都在寻找一个叫刘秀的人,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跟他好好辩论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