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说是不去。
可游园会连他老师廖吉昌都会到场,他当学生的哪能不去。
游园会那天,谢宁起了个大早,许婉虽然去不了,也是忙前忙后地伺候。
谢宁道:“我一个单身汉,还得参加这种相亲局,要是你能去就好了。”
许婉在他腰间系着玉佩,温婉笑道:“这种聚会,便是从前爹娘还在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让我去的。”
“嗯?”
“为何?”
许婉道:“我爹说,读书人多薄性善伪装,西北名流世家,他更是瞧不上,所以这种场合他从来不让我跟娘亲去。”
谢宁一挑眉。
老丈人见底竟然如此狠辣。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他自己就是男的。
对男人的占有欲,既要又要最了解不过。
既然老丈人都不喜,自己个女儿去参加这种场合,那他也没再安慰许婉。
打点好行头之后,谢宁便跟着廖吉昌出发赶往宿川城南。
‘琅玕别业。’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名字倒挺雅致。
谢宁他们到的时候庄园门口已经停满了马车。
来参加游园会的比上次王府寿宴还多,放眼望去,几乎都是携家带口,有男有女,不同于上次的男女不同席,连面都见不着,这次虽然不同席,但却在景色精致的园子当中见到不少佳人。
赵斌和一个皇族少爷站在门口迎接。
“廖大人!谢兄!”
“我父王就等你们来呢!快请快请!”
随着管家一路引领,谢宁跟随廖吉昌到了内院,武成王夫妻一早就等在哪儿,见了谢宁比看见廖吉昌还亲。
“廖大人!能参加本王的集会,本王实在高兴!”
廖吉昌本身跟武成王府没什么太深的冲突。
他道:“王爷客气了,县主不日就要出嫁,届时安边都护府与西北都护府联袂,又将是大宴边境的喜事!”
“哎呀,这还不都是命么,本王这女儿说来也是命苦……”
王城王巴拉巴拉,尽说赵云瑶命途多舛,不得已才嫁给了安西侯的世子,半点不提自个这个当爹的心狠,拿女儿换取利益关系。
“谢秀才?”
武成王根廖吉昌俩人闲聊。
武成王妃趁着俩人不注意,身子一靠近,一股香气袭来,笑眯眯地道:“之前本宫去过廖府,你忙于读书,本宫拖你事……”
谢宁眼眸一紧。
蝴蝶缩紧术!
这娘们,当着廖吉昌和武成王的面竟然又提。
谢宁咳嗽了一声,毕竟男女有别,当着面问他房中术,他还是有些尴尬,谢宁道:“我写了个用于男子的方子,一定能满足王妃的要求,但其他的……”
“其他的本宫明白!”
武成王妃讪讪笑道:“本宫明白的,那个不强求,只要王府别再添丁就成。”
“这一点王妃尽管放心!”
谢宁开药,别说是王府不再添丁了,就是一副药让武成王雄风不振也是小菜一碟,不光如此,他还能开一副让王妃重回青春,娇嫩如初的药方。
毕竟大庭广众说这些太不雅。
谢宁看武成王妃满身的行头甚是满意,预备把这两个方子都开了。
又聊了一会。
武成王与廖吉昌抵达院中。
一群高管围在一起聊天,基本不参与才子佳人们的集会。
寻常学子也不会趁着这时候冒头嘚瑟,一个个忙于世家贵女跟前,跟开春的孔雀一样着急开屏。
谢宁在院子中走了一路,一首首酸诗入耳,听的他压根都疼。
今日廖府最大的单身汉吴俊源没来凑热闹。
本想着跟李成勇他们待在一处,可这几个今年刚科举冒头的秀才,被一群女人团团围住,又说又笑,李成勇瞥见谢宁的身影,刚要打招呼让他过来,谢宁连忙摆手。
可拉倒吧。
女人有一个可心能用的就行。
用不着多。
多了脑袋疼。
谢宁寻了一处假山后面无人的地方坐下,找侍女要了一包鱼食,闲的无聊,一遍喂鱼一遍嘴里默念经义,视线一角忽地瞥过一个湛蓝色身影。
不多会,谢宁就被管家请走。
说是,廖吉昌找他有事情。
庄园一处偏厅,门口连把守的人都没有,管家引领他到了以后,直接退出去关上院门。
一进屋谢宁便愣住了,眉心顿时拧成个疙瘩。
他瞪眼怒道:“是你?!!”
廖吉昌对面赫然站着个年轻道人,正是前两天抢了他们钱,还把他跟吴俊源揍了一顿的死道士!
道士桃花眼笑眯眯道:“几日不见,谢大人风采不错!”
脸上的伤恢复得还挺快。
谢宁一见他就火冒三丈。
但能让廖吉昌单独会面的绝不是普通人物。
他淡笑冷哼,“劳驾阁下关心,”
道士一脸欠揍地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徒儿,这是安边都护府派来的人,说是找为师有要事,点了名要你过来。”廖吉昌两句话便把道士来历讲清楚,“你且跟着听听。”
“好。”
谢宁依言坐下。
道人连自我介绍都没有,身形犹如一匹孤狼,倾身向前,阴影全部盖住了谢宁,他脸上依旧挂着笑,“贫道前来,所为两件事!”
“一是为安边都护府借兵!”
一柄铜印不轻不重地放在桌面上。
廖吉昌道:“安边都护府吃了败仗,这本官听说了。”
“兵借与不借全在廖大人一念之间,贫道只负责带话,至于安西侯为何不让旁人来,这个你们不用猜想,猜了也不知道!”
“至于这第二件事……”
道士语气停顿了下,眸色冷漠如野兽一般地盯着廖吉昌,狂魅一笑道:“第二件事,我要送廖大人一场破天富贵!”
“泼天富贵?”
上次听见这词,还是谢宁用来忽悠大太监赵小脚。
道士身体撤回,倨傲地靠在椅子上,仿佛根本没把廖吉昌这封疆大吏放在眼里,睥睨的眼神与气度叫人心惊,他不紧不慢地道:“此前西北赤甲军与胡人一战分明有了杀敌重器,可你廖大人却没有上报朝廷。”
“朝廷上个月下的诏令,命西北与安边都护府增兵扩招,你廖大人借此往西北边军增员兵勇超过三万人!”
“隐瞒国之重器不报!”
“三万人,足够再次组建杨家军的数字……廖大人,你心里到底装的什么?”
“是西北的百姓,还是你一人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