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百花会上,汴京顶级门第的女眷们纷纷现身,一时间,花团锦簇,热闹非凡。其中,庞太师家的三位小姐格外引人注目。
庞怜燕,身为庞太师着力栽培、一心打算送进皇室的女儿,此次来百花会,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瞧瞧那七皇子。然而,左等右等,七皇子始终不见踪影,她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庞惜燕,正值豆蔻年华,心思细腻且敏感。她目光流转,不经意间落在了探花崔明冲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倾慕。
年纪尚小的庞飞燕,才十三四岁,正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时候。
她像只欢脱的小兔子,一会儿瞅瞅这边,一会儿看看那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庞怜燕察觉到二妹庞惜燕的目光,凑近轻声打趣道:“二妹,你莫不是看上那探花郎了?”
庞惜燕脸颊绯红,羞涩地笑了笑,小声说道:“大姐,我不过是觉得他生得俊美,多看了几眼罢了。”
庞怜燕温柔地笑了笑,说道:“入宫之事有大姐我担着,我只盼着你和飞燕能嫁个如意郎君。你若真喜欢那崔明冲,回去我便跟父亲说。
虽说他出身寒门,但论样貌和才华,在这世间也算一流。你若嫁给他,想来父亲不会反对。”
庞惜燕被大姐说得愈发娇羞,头都快低到胸口了,嗫嚅着:“大姐,此事还是回家再议吧。”
除了庞家三姐妹之外,在场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归德军节度使高鹄之女高慧,以及大学士余家的孙女余嫣然。
高慧此刻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欧阳旭身上。
欧阳旭确实生得副好皮囊,高慧微微眯起双眸,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欧阳旭,暗自琢磨:“这欧阳旭单看模样,倒是个出众的,只是不知内里究竟如何,才学与品行是否也如外表这般出色。”
盛长柏三人缓缓行至御前。赵恒见到这三人,不禁眼前一亮,点头赞叹道:“三位爱卿果然都是我大宋的好儿郎,风姿卓绝。”
这时,盛长柏和崔明冲的文章已被呈递到赵恒面前。赵恒仔细阅毕,率先夸赞崔明冲:崔爱卿不愧是探花郎,语言严谨,每一句都掷地有声。且虽是以百花为题,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忠直之言,实乃难得。”
说罢,他又拿起盛长柏的文章,边看边不时点头赞叹:“果然是与卿同出一门。这文章中虽是以百花为题,但却心系百姓,注重民生,与郦卿的风格果然如出一辙。”
崔明冲和盛长柏赶忙拱手,谦逊道:“臣等微言拙作,多谢官家赞赏。”
而就在此时,齐牧缓缓向前,拱手道:“官家,这三篇文章,臣皆已阅过。虽都是好文章,但能将这琼林苑中百花之盛况,以及我大宋太平盛世之景写得淋漓尽致的,还是当属欧阳旭。崔探花和盛侍读的文章虽好,可多少有些跑题了。”
赵恒闻言,微微点头,陷入思索。
但此时,八贤王却是站了出来,朗声道:“官家,这三人皆是我大宋的新晋进士,所书所言自然要以民生为重。
依臣之见,崔明冲与盛长柏心系百姓,其文章立意深远,更值得嘉许。”
齐牧心中一紧,忙道:“八王爷,话虽如此,但文会既定题目,若不紧扣主题,又怎能体现才学?欧阳旭之文,文采斐然,将百花与太平盛世结合得恰到好处,实乃佳作。”
八贤王神色从容,反驳道:“齐中丞,才学并非只体现在辞藻华丽与紧扣题目上。崔明冲与盛长柏能借百花之题,抒发对民生的关切,此乃大才。若只看重表面功夫,恐会错失真正的栋梁之材。”
而就在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之时,御宴席上突兀地响起一声轻蔑的笑声,这笑声在安静的场合中尤为刺耳。
赵恒等人循声缓缓看过去,发现发出笑声的竟是辽国使者耶律德庆。
见状,赵恒不禁微微皱眉,心中颇为不悦。八贤王更是直言道:“辽国使者出言讥笑,莫非是觉得本王所言有误?”
那耶律德庆不紧不慢地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嘲讽,开口道:“不敢讥笑八王爷,只是向来听闻南朝推崇文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满朝上下,皆为了几篇文章争论不休,难怪西北数万大军竟被小小西夏一击即溃。”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怒色,这耶律德庆分明是在借机羞辱大宋。
齐牧忍不住怒斥道:“耶律德庆,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我大宋文风昌盛,正是国富民强的体现。至于西北战事,自有其缘由,岂是你能随意置喙的!”
耶律德庆却不以为然,冷笑一声道:“齐中丞何必动怒?事实摆在眼前,难道还不许人说?南朝重文轻武,文人只知舞文弄墨,关键时刻,又如何能保家卫国?”
八贤王面色一沉,反驳道:“我大宋文人,心怀天下,虽不擅刀枪,却能用谋略、以智慧保家卫国。况且,我大宋武将亦是勇猛无比,西夏犯境只是一时之失,岂容你辽国使者在此大放厥词!”
耶律德庆却依旧一副傲慢的模样,环顾四周,挑衅道:“既然如此,那便让本使看看,南朝除了争论文章,还有何本事。
听闻此次文会,人才众多,不知能否让本使开开眼界,看看这些文人,是否真有诸位说得那般厉害。”
而后,耶律德庆又纵声大笑道:“若这南朝文人真如八王爷所言,能用谋略保家卫国,那为何西北之地至今仍未平定?
我可是听闻,那西夏元昊已率兵至庆州,直逼关中。
南主却还在这里举办这所谓的百花盛宴。依我看,倒不如将这些资财都送与我大辽,再请我大辽出兵,为南主击退那西夏之兵,如何?”
宋朝满朝文武闻听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这辽国使者实在太过嚣张,不仅公然羞辱大宋,还妄图谋取大宋资财。
而周遭那些贵女们,看到这辽国使者如此嚣张的气焰,也都面露气愤之色。
就在此时,琼林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响马之声。
赵恒本就因耶律德庆的话心中不悦,此刻更是怒喝道:“何人在琼林院外纵马?来人,去给朕抓人!”
话音未落,一名使者忽然匆匆跑了进来,口中大声呼喝道:“西北军报!西北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