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将军接过电报,眉头紧锁,快速浏览内容。
随着他阅读的深入,脸色越发凝重,最后变得苍白如纸。
\"怎么了,老赵?\"一位将军凑近问道。
白发将军抬起头,环视在场众人,声音低沉而严肃:\"白头山正式请求我们出兵援助。\"
这句话如同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爆开。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这么快?\"
\"星条国的进攻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啊!\"
\"白头山真的撑不住了吗?\"
李明远站在一旁,心中凝重。
按照他记忆中的历史,白头山正式请求援助后,大约还有两个月的窗口期。
两个月...时间实在太紧迫了。
\"诸位,我必须立即返回总部汇报。\"老赵收起电报,表情严峻,\"李总工,云爆弹的事,你尽快安排量产。\"
\"是,首长。\"李明远立正回答。
\"我随你一起去总部。\"站在赵世坤旁边的周将军说道,其他几位高级军官也纷纷表态要立即赶回总部。
眨眼间,靶场上的军官们就急匆匆离开了现场,只剩下李明远和研究所的几名技术人员。
\"李总工,现在怎么办?\"武器组组长吴哲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回研究所,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
回到研究所已是傍晚时分,但没有人提出休息。
李明远直接召集了武器组和制造组的所有核心成员,在会议室展开了紧急讨论。
\"时间不等人,必须立即开始云爆弹的设计定型和量产准备。\"李明远站在白板前,快速勾勒出三种不同的云爆弹设计方案,
\"我们将同时推进三种型号:空投型、发射架型和单兵火箭筒型。\"
\"李总工,单兵火箭筒型?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能做到单兵携带吗?\"一位技术员惊讶地问道。
李明远点点头:\"能,关键在于小型化和简化。我们不求威力最大,而是求实用性最强。单兵火箭筒型云爆弹的有效载荷只有5公斤,但打到敌方坦克装甲群或者碉堡阵地照样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白板上迅速画出了一个类似火箭筒的装置:\"这种设计灵感来自前线反坦克火箭筒,但内部填充的是云爆混合物,能在5-10米范围内形成高温高压区,足以摧毁一辆中型坦克或一个碉堡。\"
会议室里的技术人员看着李明远行云流水般在白板上绘制出越来越详细的设计图,都惊叹不已。
这种创造速度,简直不像是人类能达到的水平。
\"三组同时进行,今晚必须拿出详细设计方案!\"李明远转向吴哲,\"关键难点在引信系统和安全保险机制,这方面我来负责,你们负责外壳和装配流程设计。\"
会议持续到深夜,但没有人喊累。
当其他人各自带着任务离开时,李明远独自一人留在了办公室,继续完善最关键的引信系统。
云爆弹的引信系统是整个武器的核心,必须既敏感又安全,能在正确的时机引爆混合气体,同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绝对稳定。
这是一个近乎矛盾的技术难题。
凌晨三点,实验室里只剩下李明远一个人的身影。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图纸,手边是几个小型机械装置的原型。
\"这该死的引信...\"李明远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盯着面前拆解开的机械部件。
这是他第七次调整结构了,前六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未来,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微电子技术轻松解决,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必须依靠纯机械结构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这就像是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去制造工业革命的产物。
\"等等...\"李明远突然灵光一闪,抓起铅笔在纸上快速画了起来,\"如果采用双重机械触发,配合延时摩擦引燃...\"
他的手几乎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图纸上很快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引信结构——简单却巧妙,利用撞击产生的动能依次激活两个机械触发器,同时避免了意外情况下的误触发。
\"就是这样!\"李明远兴奋地一拍桌子,随即立刻动手制作原型。
天刚蒙蒙亮,他终于完成了引信系统的样品测试。
连续十次撞击测试,引信表现出色,既能可靠激活,又能在模拟的运输震动测试中保持稳定。
\"搞定了。\"李明远疲惫但满足地靠在椅背上,这时才感到身体的疲惫。
通宵达旦的工作让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心中却有一种成就感。
正当他准备小憩一会时,办公室门被推开,赵部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明远,你还没休息啊?\"赵部长看着满桌的图纸和零件,关切地问道。
李明远站起身,揉了揉眼睛:\"解决了云爆弹的引信问题,现在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赵部长露出满意的笑容,但随即又变得严肃起来:\"先暂停云爆弹,有个更紧急的任务。上级命令,要立即推广你的竹纤维防弹棉衣技术,全国范围内紧急生产。\"
\"竹纤维防弹棉衣?\"李明远一愣,随即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
在他的技术方案中,竹纤维防弹棉衣是一种轻量化的个人防护装备,虽然防护能力比不上钢板防弹衣,但胜在轻便灵活,更适合大规模装备,关键是还能保暖。
\"是的,前线已经开始遭受星条国的空中打击,大量士兵因为弹片和流弹伤亡。上面认为,你的竹纤维防弹棉衣可以大幅减少这类伤亡。\"
李明远立刻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龙国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大规模参战做准备了。
\"我明白了,立即安排。\"
两小时后,研究所的大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各地四十多家大型纺织厂的技术负责人被紧急召集到这里,脸上都带着困惑和好奇。
\"各位同志,感谢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来。\"李明远站在台前,环视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