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图纸,眉头越皱越紧:\"这个...制导系统,是什么原理?我从未见过。\"
\"红外导引,\"李明远解释道,
\"火箭头部安装了一个简化版的红外探测器,能锁定飞机发动机排气管产生的热源。发射前,操作员只需将目标纳入瞄准具视野,系统会自动捕获热源特征。发射后,火箭会自主追踪目标,即使目标进行规避机动,也能保持70%以上的命中率。\"
\"70%?\"王老震惊地抬起头
李明远微微一笑:\"关键在于半主动追踪技术。传统防空炮需要预判目标位置,而'飞龙-1'则是追着目标的屁股跑,这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拦截思路。\"
王老又看向火箭弹本体的设计:\"这弹头...只有4公斤?能造成有效杀伤吗?\"
\"高爆破片弹头,配合近炸引信,\"李明远指着设计细节,
\"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标,只要在飞机5米范围内引爆,高速破片就能撕裂飞机薄弱部位,尤其是油箱和液压系统。一枚弹药重创一架飞机的可能性超过50%,击落可能性约35%。\"
随着解释的深入,王老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叹:\"发射装置设计得如此简洁...这真是个天才的构思!普通士兵真的能操作吗?\"
\"只需三天训练,\"李明远自信地回答,\"整个操作流程简化为四步:开机,瞄准,锁定,发射。发射管采用一次性设计,发射后丢弃,减轻士兵负担。每个防空班配备六具发射装置和十二枚火箭弹,足以应对中等规模的空袭。\"
王老摘下眼镜,久久无言。
李明远摇摇头:\"时间紧迫,我需要机械车间全力配合,三天内必须完成样品装配,五天内进行靶场测试。\"
\"我立刻安排。\"王老坚定地说。
当李明远和技术团队埋头研发新武器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局势却急转直下。
……
研究所会议室内,赵部长面色凝重地展示着最新情报:
\"根据前线报告,星条国空军已经大幅扩大轰炸范围,不再限于白头山境内目标,开始轰炸靠近我国边境的区域。昨天,有三架b-29轰炸机突破警戒线,投弹位置距离我边境仅10公里。\"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是明显的挑衅!\"一位军方代表愤怒地说。
赵部长继续道:\"更麻烦的是,我们侦察到星条国正在边境地区部署更多的战术蘑菇弹发射装置。情报显示,他们已将至少12枚蘑菇弹前置部署,射程覆盖我国边境重要城市和军事基地。\"
\"他们疯了吗?\"有人低声咒骂。
\"不,他们很清醒,\"赵部长语气沉重,\"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恐吓,想逼我们在白头山问题上保持中立。但高层已经决定,绝不会屈服于这种核讹诈。\"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战争的阴云正在迅速逼近。
\"最新决定,\"赵部长打破沉默,
\"原驻守东南边境的精锐部队将紧急北调,增强边境防御力量。其中包括...\"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强调接下来内容的重要性,\"李云龙指挥的那个军,全军公认的王牌部队。\"
听到\"李云龙\"这个名字,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低声议论。
这是个几乎无人不知的名字,战争年代的传奇指挥官,无数战役的胜利者,被誉为\"打不败的钢铁军团\"。
\"李总工,\"赵部长转向李明远,\"上级特别指示,你需要亲自负责新式武器的交接和使用培训。李云龙将军的部队将是第一支装备'飞龙-1'防空火箭的部队,同时也会优先配备云爆弹和改进型自动武器。\"
李明远点点头,心中却涌起一丝异样的情绪。
\"什么时候开始交接?\"李明远问道。
\"三天后,\"赵部长回答,\"他们将到达我们的靶场,进行为期一周的新武器实弹训练。李总工,你需要准备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和技术资料。\"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立即投入到培训准备工作中。
面对这群久经沙场的老兵,尤其是以李云龙为首的指挥团队,普通的技术说明远远不够。
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直接的实战指导,以及对武器性能的直观展示。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第四天清晨,研究所的靶场已经准备就绪,各种新型武器整齐地排列在展示区,包括改进型自动步枪、轻型机枪、单兵火箭筒、云爆弹的各种型号,以及刚刚完成测试的\"飞龙-1\"单兵防空火箭。
李明远站在入口处,心跳不知不觉加快了。
远处扬起一阵尘土,几辆军用吉普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驶来。
车还未停稳,前面一辆吉普车上就跳下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大步流星地走向靶场入口。
即使没人介绍,李明远也一眼认出了来人。
那挺拔的身姿,刚毅的面容,以及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无不昭示着他的身份——李云龙,如今龙国军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李总工?\"李云龙大步走到李明远面前,伸出了一只布满老茧的大手。
\"李将军,久仰大名。\"李明远握住那只手,感受到一种钢铁般的力量。
李云龙上下打量了李明远几眼,突然爽朗地大笑起来:
\"哈哈,我还以为会见到个白胡子老头,没想到是个小伙子!兄弟,久仰大名啊!\"
不等李明远回应,李云龙已经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力道大得几乎让李明远喘不过气来:
\"小李啊,你那些玩意儿,可是让我们在前线打得过瘾啊!特别是那种新型自动步枪和超轻型迫击炮,真他娘的带劲!打起敌人来比当年打鬼子还爽!\"
李明远被这热情劲儿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调整过来,报以微笑:
\"将军过奖了,那都是前线需求驱动的成果。\"
\"得了吧,别跟我来这套官话,\"李云龙不耐烦地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