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因为是全职没有工作
……
\"没有核辐射特征。\"科学家打断了上将的怒吼,\"我们检测了从战场带回的样本,没有任何放射性元素。这种武器更像是某种高效的燃烧装置,可能利用了气溶胶技术和高能燃料。\"
上将愣住了,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沉默下来。
\"你的意思是,龙国人发明了一种新型常规武器,效果却接近于小型蘑菇蛋?\"
科学家点点头:\"根据目击者描述和这些照片,我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热压武器,可能利用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二次燃烧,温度高到足以熔化金属。技术上讲,这比造蘑菇蛋还要复杂。\"
约翰逊将军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他拉开抽屉,取出几份之前被束之高阁的情报报告。
\"现在看来,这些报告并非无稽之谈。\"他翻开第一份,\"能击落F-86'佩刀'的便携式防空火箭,像是某种红外制导系统。\"
又翻开第二份,\"能在山地快速机动的全地形履带车,附带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科学家凑过来看了看:\"这些技术原理上都是可行的,只是我们认为龙国不可能拥有这种工业和科研能力,所以一直忽视了这些报告。\"
\"但现在它们确实存在,而且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惨重代价。\"约翰逊沉声道,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我需要具体知道这些武器的性能边界和弱点。\"
……
晨曦刚刚撕开夜幕,敌国一处绝密机场,几辆军用卡车护送着一架银灰色的细长飞机驶向跑道。
这架飞机造型奇特,翼展极大,但机身却异常细长,好似一支银针。
\"U-2计划本来预计还需要三个月才能首飞,\"负责这个项目的科尔曼博士紧张地搓着手,\"现在仓促上马,风险非常大。\"
站在他身边的将军冷冷地说:\"战场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了解龙国部队的部署和武器性能。这是总部的最高指示。\"
试飞员登上了U-2原型机,这架专为高空侦察设计的飞机此前只在实验室和风洞中测试过,今天将是它的首次实战飞行。
\"目标是龙国前线阵地,飞行高度一万米。根据我们的推测,龙国的防空系统无法对这个高度的目标构成威胁。\"
\"如果你的推测错了呢?\"试飞员语气平静,但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忧虑。
\"那么你将和那些被击落的F-86飞行员一样,成为国家的英雄。\"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祝你好运。\"
U-2原型机缓缓滑向跑道,轻盈得宛如一只大鸟。
它的发动机声音出奇地小,几乎被清晨的风声所掩盖。
飞机加速,抬头,然后以一个近乎垂直的角度直插云霄,很快就消失在高空中。
地面指挥中心紧张地盯着雷达屏幕,随着飞机高度的增加,他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八千米...九千米...一万米!成功了!\"
通讯员兴奋地喊道,指挥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龙国的雷达似乎已经发现了目标,但没有任何防空火力反应。\"
\"继续观察,保持这个高度,按计划航线飞行。\"
……
清晨,龙国前线阵地上一片繁忙。
李云龙刚刚部署完新一轮防御工事,正和赵刚一起检查火力点布置情况。
\"老李,你看天上!\"赵刚突然指向高空,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
李云龙抬头,只见蓝天中有一个闪亮的银点,阳光反射在其金属表面上,像一颗遥远的星辰。
\"敌机?\"李云龙眯起眼睛,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好他妈高啊,这是什么新玩意儿?\"
通讯兵跑来报告:\"前线总指挥,雷达站发现敌机一架,高度约一万米,比我们以前见过的都要高!\"
\"一万米?\"李云龙皱眉,\"'飞龙-1'最多能打到六千米,天罗系统也就覆盖七千米,这不是欺负人吗?\"
赵刚也拿起望远镜观察:\"造型很奇特,机身细长,翼展巨大,明显是侦察机。\"
李云龙脸色阴沉:\"敌国人终于开始动脑子了。这狗日的飞那么高,肯定是摸清了我们防空系统的极限。\"
通讯兵又报告:\"雷达显示敌机正在我们上空盘旋,似乎在拍照。\"
\"妈的,让他拍个够!\"李云龙恼火地放下望远镜,\"传令下去,所有人保持原位,不要有大动作。既然打不着它,就别让它知道我们在意。\"
赵刚担忧地说:\"如果它在拍照,那我们的阵地部署、火力点都会暴露...\"
\"我知道!\"李云龙咬牙,\"但现在打不着它,总不能用石头扔吧?\"
就在这时,雷达操作员急匆匆跑来:\"前线总指挥,敌机在下降!现在九千五百米...九千米...八千五百米...还在下降!\"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这是什么情况?\"李云龙快步走向雷达站,盯着屏幕上那个缓慢下降的光点。
\"八千米...七千五百米...七千米...\"
\"它在干什么?\"李云龙疑惑不解,\"难道是发动机故障?\"
赵刚摇头:\"不像,下降速度太均匀了。我猜这是有意为之,可能在...测试我们的反应。\"
李云龙眼睛一亮:\"这狗日的在试探我们的防空能力!想知道我们能打到多高!\"
\"六千五百米...六千二百米...\"
\"命令'飞龙-1'和天罗系统全部待命,\"李云龙立即下令,\"但不要轻举妄动,先看看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防空部队迅速就位,\"飞龙-1\"操作手们紧握发射装置,天罗系统的瞄准雷达也锁定了目标,但都在等待最后的发射命令。
\"六千一百米...六千米...五千九百米...\"
李云龙的心跳加速,汗水浸湿了后背。
那架侦察机已经进入了\"飞龙-1\"的理论射程范围,只要再下降一点,命中率将大大提高。
\"要开火吗?\"防空连长紧张地请示。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