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县令家。
晚上才赶回去的刘县令,还没来得及吃一口热饭,就听妻子江氏哀愁道:“那小侯爷到底是在闹什么呢?夫君口口声声说他并非跟几大家族联合在一起,怎会把粮价格哄抬得如此之高?”
刘县令这几日忙活着赈灾,也没去关注君名扬收购粮食的消息,等他回来时几乎都是日落时分了,招财和来福自然是回驿站去了,他也看不到条幅上的价格。
刘傲连忙问道:“如今粮价多少了?”
“已经是正常粮价的十倍不止了!”江氏满目愁容道,“这小侯爷是不是疯了?当初他没来时,几大家族也才把粮价上涨五倍。如今这粮价格上涨的趋势,是止都不住了,都要涨到天上去了!”
“今日我出门去米行看了看,各大米行几乎已经限制百姓购粮了,粮价也涨到了一升米九十五文,恐怕明日一早便会突破百文大关!”
在此前粮价未涨之前,是八文钱一升,一斗米不超过百文,一石米不超过一两银子。
如今一石米已经要足足要十两银子了,寻常百姓家中有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最多也就攒下二两银子。
如今正值灾荒之年,寻常百姓如何吃得起这高价粮米?
“如今的米价,还有人去买吗?”刘县令端起碗一边就着咸菜吃饭,一边问道。
“百姓哪里还买得起粮食,此前五两银子一石米都没多少人去买。”江氏面色复杂,“如今去买米的净是些妄图屯粮奇货可居的富户。小侯爷第一日提高价格收粮后,几大米行店铺里现存的粮米就被抢购一空。”
而且,如今整个县城的几家米行都严格管控粮米,购买最多只能每人一斗米。
甚至有一家米行已经彻底关闭,不放粮米出来售卖,免得给那群投机倒把的人白白赚钱。
“小侯爷如今收到多少粮米了?”刘县令又问道。
“小侯爷收到的粮米也就提高价格到五十文那日最多,后面两日粮价水涨船高,余粮多的富裕户反而不愿意去卖了,只收到些零零散散的散户变卖的粮米。”
江氏缓缓道,“我推算了一下,最多收到二百多石。再这样下去,粮价涨到天上去,别说是救济外面的灾民,就连城内也要闹起粮荒了。”
“夫君,你要不去问问侯爷,到底是何打算?县仓里那些发霉的粮米最多只能支持十天了。”
如此下来,她家夫君的救灾之举岂不是变成了无用功?
届时都不用几大家族背后使阴招,光是朝廷追责下来,铁定会定下杀头大罪!
刘县令想起一事,今日有官差汇报,三皇子带着朝廷的赈灾粮下来了,拢共两万石。
加上各级官员、各地世家地主募捐的粮食,总计有三万余石。
陇南府三州,梓州、陇南和宁江,各能分到一万一千石粮食。
再分发到各县,平华县应该也能分到最少两三千石粮食,足够缓解两个月的时间了。
但想要渡过这次饥荒,数万百姓,最少也要再有一万石粮食才能勉强熬到明年秋收。
不过他今日似乎看到,有未受灾区域,例如渡口镇的地主让奴仆带着大批粮食来平华县。
那些地主所带的粮食,一户至少也有七八十石,每头牛车上都满满地码了十几袋粮食,一户地主带这六七头牛车来平华县。
最少的也是两三车粮食!
如果真如那日侯爷所言,再等几日,等到其他并未受灾的州府听到粮价高涨的风声,不远千里将大批粮食运往陇南,粮价格自然会暴跌。
甚至可能跌得比正常时期粮价还要低!
“我总觉得这位侯爷的想法难以捉摸,还是先观望观望吧。”刘傲缓缓道。
……
另一边,侯府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听着来福和招财的收购汇报。
沈清欢一脸不解,“第一日就收到了接近二百石粮食,怎么到今日加起来才收到二百三十七石粮食?”
符妙倒是看明白了,“稍微有钱点的富裕户都在奇货可居,夫君这一招实在是狠。”
“价格越高不是越收不到粮食吗?”珠儿也想不明白,“粮食价格继续上涨下去,岂不是更收不到粮食吗?”
“几大家族的人应该要来找夫君商议分银子的事了吧?”符妙笑着看向君名扬。
“小沈赶紧给我敲敲肩,累死小爷我了。”君名扬这两日一直忙着整顿五斗米教的事情,如今规矩立下了,那些流民摇身一变变成教徒了,也没闹出什么乱子。
所有人都乖乖遵守着规矩,君名扬还从其中挑选出了一批人当组织小队长,负责协同管理五斗米教。
舒服的躺在摇椅上,君名扬才缓缓说道,“递了信过来了,各大米行赚的银子,跟我三七开。”
“怎么才七成啊?”沈清欢抿嘴给君名扬揉着肩,不满道,“这主意可是老板提出来的,而且咱们收粮也要支出银子,几大家族赚得可不少!”
“七成那是人家的,三成已经不少啦。”君名扬淡淡道。
本来他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推高粮价的银子是几大家族送来的,一共一万两。
如今他才收了二百多石粮食,花销出去的也不过二千多两银子,比起那一万两根本微不足道。此后粮价飞涨,那么多人投机倒把,剩下的七千多两都不一定能花出去多少。
再比起接下来分成的那些钱,推动粮价花销出去的两千多两银子更是九牛一毛。
县城里的那些富户都想着屯粮奇货可居,私底下不知道多少次买空了米行的粮食回去囤着。
几大家族传来的信中说,光是他高价收粮的第二日米行就被那些富户买走了几千石粮食囤着。
随着粮价高涨那群人更是愈发的疯狂,私底下不知道带着礼物去拜会了多少次,就想要从他们手中继续购入粮食囤着好趁价高赚大笔银子。
一想到那些即将被他宰的土老肥,君名扬就忍不住想笑。
几大家族三日内加起来居然兜售了近万石粮食出去,而且最低都是正常粮价的七八倍售出去的,当初收购的时候不过才六七钱银子一石粮食。
如今转手一卖,一万石粮食最少赚了七八万两银子——此前他并未放出购粮赈灾推动粮价的时候,几大米行的粮食可没人去买过,只能落在米仓里任由老鼠去吃!
啧啧,平华县不愧是背靠着漕运的大县,难怪陇南章家这个在京城被人提到都能让人高看两眼的大世家,都舍不得这块肥肉。
也难怪章家那位陇南府知府大人,一直要打压或拉拢平华县各级官员,牢牢把整个平华县控制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