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夏,阳光褪去了春日的柔和,添了几分炽热之意。
在武林盘桓数日后,萧浔便携着嫔妃与一众随行官员,踏上了前往越安的行程,浩浩荡荡的船队由三十艘船组成。
主舫周身金碧辉煌,尽显皇家威严;十五艘护卫船分列四周,五艘辎重船满载着一应物资;另有九艘副舫,为嫔妃与随行官员提供休憩之所。
天空湛蓝澄澈,偶有几缕白云悠悠飘来,为这纯净的天空添了几分灵动。
河风轻拂而来,带着丝丝缕缕的水汽,吹在脸上,惬意非常。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碎银在跳跃闪烁。
萧浔身着一袭青色龙袍,衣角随风轻扬,身姿挺拔地站在主舫船头。
他身旁簇拥着数位随行官员,众人皆屏气敛息,眼神中满是敬畏。
萧浔放眼望去,只见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摆;河畔青草繁茂,一片绿意盎然。
低头俯瞰,河水清澈,鱼儿在水中飞速游过。
看着这绝佳的景色,萧浔兴致颇高,开口说道:“如此良辰美景,诸位莫要辜负,不妨吟诗一首,为这行程添些雅趣。”
“陛下,微臣不才,愿抛砖引玉。”官员之一微微欠身,“碧穹如鉴覆兰舸,岸柳扶风舞翠萝。锦鲤戏波添逸致,山河焕彩颂祥和。”
旁边一位官员亦不甘示弱,昂首朗声道:“朱舫凌河旭影燃,甲兵环卫护龙銮。辎车满载资储厚,圣德昭昭耀宇寰。”
众人纷纷颔首,对这精妙之句不乏赞叹之言。
紧接着,又一位官员思索片刻后,缓缓吟出:“惠风送爽泛征帆,绿影摇波入画奁。今岁君王巡胜境,勋名炳焕史长镌。”
就在众官员摇头晃脑吟诗作词时,副舫内,三个嫔妃聚在一起玩花牌。
谢知意素手轻抬,拈起一张绘着灵羽仙鸟的花牌,“今日这花牌局,我们得玩出些别样乐趣,来些彩头才够味儿。”
说着,她从皓腕间褪下一只素银细镯,镯子样式简约,但接口处嵌着三颗黄豆大小的粉色珍珠,圆润饱满,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一看,就知价值不菲。
张燕呢见状,忙从发髻上轻巧地取下一支琉璃珠簪。
几颗琉璃珠,虽不名贵,但色泽温润,串成簪子后,更添了几分灵动俏皮,常见张燕呢戴在头上,想来也是她心爱之物。
“佳嫔主子既有兴致,那妾身也凑个趣。”张燕呢满脸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对谢知意的讨好。
柳月素从怀中掏出一个做工精巧的木制无事牌,无事牌选用质地优良的黄杨木制成,整块无事牌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浅黄色,牌身的正面光洁平滑,无雕无琢,以“无事”之态,寄寓平安顺遂之意。
背面则用阴刻技法,精心勾勒出一幅简约的兰草图,兰花姿态婀娜,叶片舒展流畅。
“你就拿一块木头来当彩头?”张燕呢嫌弃地皱眉。
“妾身这无事牌虽不算特别贵重,可在妾身心中,却是最为珍视的物件。”柳月素将无事牌放在桌上。
谢知意浅笑着打圆场:“这无事牌看着倒是别致,我很喜欢呢。”
见谢知意说这话,张燕呢也就不好多言了。
牌局正式开始,谢知意从手中的十张牌里,抽出一张绘着飞鸟的牌,丢在桌上,“飞鸟展翅,张美人可有牌凑?”
“飞鸟天上飞,祥云来相配。”张燕呢从手里的牌抽出绘着祥云的,放在飞鸟牌上。
接着她从牌里抽出一张画着老虎的花牌,“柳良人,给你一张好牌。”
柳月素看着手里牌,摇头,“没牌可凑,我抓牌。”
她从牌堆里抓了一张,“垂柳拂碧波,巧了,与我这姓氏倒也相称。”
说着,将绘着垂柳的花牌轻轻置于桌上。
谢知意瞧了瞧手中牌,美目流转,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抽出一张绘着游鱼的花牌,“还好,有张鱼儿牌,鱼儿戏柳间。”
接着她又出张鱼牌,张燕呢叹道:“我这手里一把山里野兽,可又没狸猫,别的野兽,又不吃鱼儿。”
说着她从牌堆翻出一张牌,“冬日梅花香彻骨。”
“梅花凌雪开,寒鸦栖梅枝。”柳月素将手中绘着寒鸦的花牌稳稳置于梅花牌之上。
紧接着,她又从手中抽出一张绘着苍松的牌,看向谢知意,“佳嫔主子,该您了。”
“这难不住我。”谢知意抽出一张绘着仙鹤的花牌,“仙鹤绕苍松,恰似仙景临凡。”
言罢,她又顺势出了张绘着翠竹的牌,目光流转,看向张燕呢。
张燕呢看着手里的牌,片刻后,无奈摇头,“罢了罢了,我这牌局今日怕是要栽,没牌可凑这翠竹,抓牌。”
她从牌堆中缓缓翻出一张,“骏马驰草原,这下,看柳良人如何接招。”
“张美人翻的牌,都太难凑了。”柳月素叹气抓牌。
她翻出来的是一张绘着野兔的牌,笑盈盈看向谢知意,“不知佳嫔主子此番如何应对这灵动野兔。”
谢知意笑道:“还好我手里有张鹰隼,鹰隼击野兔,尽显飒爽姿。”
她出的是一张绘着弯弓的牌,张燕呢笑,“多谢多谢,总算能出一张牌了。”
看着手中的牌,她又犹豫了,“我是拿野猪牌好呢?还是野狼好呢?”
谢知意和柳月素笑而不语,看她纠结了一会,抽出了野狼,“弯弓射野狼,一箭就封喉。”
副舫内,三位嫔妃玩牌玩得不亦乐乎,舫外,主舫的官员们已由吟诗,变为联诗,一个官员道:“清风拂碧波,舟行画中游。”
另一位官员高声应和:“柔橹拨涟漪,云影共悠游。”话语间满是闲适意趣。
“翠柳垂堤岸,啼莺恰恰啾。”一个官员为这画面添了几分灵动生气。
众官竞相献才,气氛热烈非凡。
然而,河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船帆猎猎作响,水面的波纹也愈发汹涌。
萧浔原本正饶有兴致地听着官员吟诗,欣赏着这两岸风景,见风势渐猛,“风势渐强,莫要扫了这兴致,且回舫内。”
说罢,带着一众官员侍从,朝着舫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