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傅临川所想,傅启铭压根不想回家去。
从傅乐安进到幼儿园,他的一颗心也跟着丢了。
魂儿感觉都飞到傅乐安身上去了。
他就站在外面看。
沈锦书其实也很担心,毕竟觉得孩子年纪小。
但是傅启铭这样,也实在是让她没想到的。
“我说老傅,你不回家了?”
傅启铭脑袋的方向都没动,“我先不回去了,一会儿他们老师是不是要带出来玩?我等一会儿。”
沈今禾笑他,“老傅你说,家里的孩子,就包括凌云和清微,他们从小你都没抱过。”
傅启铭感叹着,“可能那时候年轻,现在是真不同了。自打第一次见到乐安这小丫头,我就觉得心里像开了一朵花似的。”
“锦书,你说,这人上了年纪,心性也不一样了。小乐安那时候那么小一点点,在我怀里我就这么抱着,他的脚丫就到这儿。”
傅启铭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现在你看,她都三周岁了,比原来大了那么多,这时间啊,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似的。”
沈锦书其实也很感慨的。
傅临川到京都读书以来,许春麦也带着孩子过来,真的是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让他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老傅,你不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么?孩子们总要独立,你还能一直不放手?”沈今禾说道。
傅启铭笑笑,“是这么个道理,可这不是第一天么?你先回家吧,我就在这儿等着了,中午正好接乐安回家。你让小陈做点儿乐安爱吃的,在让她买点儿葡萄什么的,乐安爱吃。”
沈今禾很是无奈,“行,我先回去,你在这待着吧。”
傅启铭守在幼儿园门口,潘勇就在不远处的地方看着他。
老首长可不能出差错。
傅临川其实心里也惦记,等他上午的课程结束,立马开车过来准备接傅乐安,结果发现,傅启铭已经在这儿了。
“爷爷,您这是没回家一直在这守着呢?”
傅启铭扬了扬脖子,“啊,回家也没事儿干,在这儿挺好的,还能晒晒太阳。”
傅临川:……
没多一会儿,傅乐安他们就放学了。
小丫头第一个上午上学,看样子玩的很好。
老师将傅乐安交到傅启铭手里,还夸她呢。“乐安表现非常好,一点儿都没哭。”
傅启铭很是得意。
他夸傅乐安,“我家乐安真的是棒,回家咱们吃好吃的去。”
傅乐安拉着傅启铭的手上了车。
“太爷爷,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尿裤子了哦。”
“还有,还有……”
傅临川就听着,傅乐安那个小嘴巴和傅启铭说起来就没完。
他将车转了个弯正好去接傅舒宁。
看见傅舒宁,傅乐安紧紧地抱住她,“姐姐。”
傅舒宁亲了亲傅乐安。
姐妹俩是其乐融融的。
到家以后,傅临川带着两个孩子去洗手。
饭菜上桌,他一看,都是两个孩子爱吃的东西。
傅启铭和沈锦书对两个孩子的疼宠,绝对是顶级的。
坐下来以后,沈锦书和傅启铭他们就开始给孩子们夹菜,聊一些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傅临川认真地看着两个孩子和傅启铭他们的互动,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对于傅乐安上幼儿园的事情,傅启铭一连在幼儿园外面守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以来,傅乐安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地,他也终于缓过来一些,不再一直守在外面。
但是每天接送的工作,他是不允许其他人去的,一定要他自己。
傅同洲和郑玉梅每天陪在傅启铭和沈锦书身边,每天也去接送傅舒宁。
傅临川和许春麦没时间的时候,他们会送傅舒宁去学舞蹈。
除此之外,傅临川还给傅舒宁找了个家教,每天晚上在家里一对一学英语。
从小抓比较好,趁着现在学习压力不大,多学一些总没有坏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傅临川在京都郊区的卤肉制品加工厂也已经建设完毕。
所有的手续都已经办理齐全,接下来就可以开业了。
傅临川的生意做了这么久,又在京都读书了这么久,现在认识的人是真不少。
知道他的厂子要开业,来了不少人。
王瑞霖还来了呢。
傅临川的几个室友,路高亮他们都来了,罗景同也是必须到场的。
许春麦看着有一个带有“春麦”字样的厂子开业,心里说不出来的感觉。
“大川,你说,春麦两个字是不是要走遍咱们全国了?”
傅临川笑道,“不,春麦两个字要走遍全世界。”
鞭炮声声中,大家都过来给傅临川和许春麦道贺。
傅临川在饭店安排了酒席,请大家去吃席。
等到晚上的时候,傅临川和许春麦清点账目,发现礼单的名字中竟然有高凝。
许春麦很是惊讶,“我今天没有看见她呀。”
傅临川说道,“我也没看见。”
高凝竟然给随了五十块钱的礼,要知道,这是大礼了。
“那这个怎么办?”许春麦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毕竟,今天是开业的大喜日子,人家来随礼,不可能将人撵出去,不吉利。
傅临川想了想,“等我想想办法,回头找补回去。”
高凝很是厉害,人来了,他们都没看见,只上了礼就走了。
礼尚往来,傅临川不可能不回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