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思绪的秦庚,同祁兴言等人商讨了开采铁矿的事情。
虽然这个铁矿的开采难度大,但对于秦庚来说,其实是好事。
普通原住民极少前往深山之中,等他将剩下的几股山匪围剿完,山里就更鲜有人踏足了,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采铁矿了。
因为人迹罕至,开采铁矿甚至要比开采银矿更轻松一些,只是条件苦了些,要辛苦开采铁矿的人了。
“到时候,大不了将奖励定得高一些,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高额的奖励在,我就不信没人心动。”秦庚暗暗想道。
如何拿捏玩家,秦庚已经很有心得了,即便条件再艰苦,也一样会有玩家心动。
让祁兴言几人去好好休息,秦庚则是走回了自己的别墅。
此时,他的别墅主体彻底完工,黎叔带着的人,将秦庚的一些东西都搬了进去,实际上,秦庚也没多少东西,他当初从帝都来田福村,可谓是孑然一身,来了田福村之后,也没买多少东西,所以,他搬家还是很方便的。
除了秦庚之外,萧家姐妹和黎叔也都住进了别墅,别墅房间很多,住他们四个人绰绰有余,黎叔甚至提议,让秦庚再买几个下人回来,或者,直接从俘虏中挑选也行,毕竟,这么大的别墅,只有他和萧家姐妹三人打理,工程量着实大了些。
秦庚考虑一番后,觉得黎叔说得在理。
黎叔本身年纪就不小了,秦庚也没打算让他再做多少活,他是想让黎叔在田福村颐养天年的。
至于萧家姐妹,以她们两个的才学,做下人实在太浪费了,这种高端人才,在田福村都没几个,秦庚自然不想让她们的精力浪费在打扫别墅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上,这种事情谁都能做,让她们来做,属实有些浪费。
因此,秦庚打算雇佣几个下人。
眼下田福村的俘虏并不少,这些俘虏,虽然以青壮为主,但妇女孩子也是有不少的,只有老人几乎没有,从他们中挑选几个人来别墅里当仆人完全没有问题。
这件事,秦庚交给了萧家姐妹来负责,她们两个本就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这段时间,也一直照顾秦庚的饮食起居,由她们来挑选、培训仆人,再合适不过。
“果然还是住别墅舒服。”
秦庚来到顶层,这里有一个露天游泳池,只是还未到夏天,温度不是特别高,这个泳池还未正式启用。
站在顶层,可以俯瞰整个田福村村落,甚至,就连远处的落日之森也能依稀看到,可以说,视野是相当的好。
“少爷,喝茶。”
萧鸾将泡好的茶,递到秦庚手边。
秦庚随手接过,轻轻抿了一口,顿觉浑身舒畅。
现在的他,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穿越之前舒服了不知道多少倍,更有一群对他忠心耿耿的玩家,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要太舒服。
夜晚,秋陶县城内某处。
童玉拎着几坛酒,迈着轻快的步伐。
“谁?!”
一道低沉的喝问声传来。
紧接着,童玉的面前就出现了几个衙役,一个个手持武器,满脸戒备。
“是我,童玉。”童玉笑呵呵地说道:“三狗子,你小子几天不见,不认识我了?”
“原来是童少爷。”那个被童玉称呼三狗子的衙役,连忙对其他人说道:“都把家伙收起来,这是童少爷,不是外人。”
其他几个衙役,都纷纷收起兵器,三狗子舔着脸上前,询问道:“童少爷,这么晚了,你怎么来这里了?”
“来看看你们。”童玉道:“我听我姐夫说,你们这几日一直在这里看守粮仓,知道你们辛苦了,特意拎了几坛酒过来犒劳犒劳你们。”
说着,童玉将手中的酒坛抬高。
几个衙役看到童玉手中的酒坛,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不好吧?”三狗子犹豫着说道:“县令大人让我们看着粮仓,不能出半点差错,这些粮食,明日就要运走了,要不,咱们明日再喝?”
“明日?明日我可没有时间。”童玉道:“这些酒,可是我特意从鸿雁楼买的二月红,这酒你们也是知道的,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到的,既然你们不领情,那我就回去了。”
听到是鸿雁楼的二月红,几个衙役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鸿雁楼的二月红,他们可谓是闻名已久,但一直没机会品尝,这酒是鸿雁楼的招牌,很多好酒的人都喜欢喝这酒,但鸿雁楼每日是限量供应,不是谁都能喝上的。
再有就是,这酒的价格很贵,普通人根本喝不起。
他们这些衙役,只是县衙里的底层,月俸不多,平日里也只能偶尔喝点劣质酒,像二月红这样的好酒,他们基本都没喝过,此时听说童玉拎的酒是二月红,几个人哪有不眼馋的道理?
见童玉要走,几个人连忙拦住,三狗子舔着脸说道:“童少爷,别急着走啊。”
“你们不喝酒,我还留在这里做什么?”童玉佯装可惜道:“只可惜了这么好的酒,既然你们不喝,也只能我自己回去喝了。”
“要不,咱们喝点?”
“对啊,少喝点没事的。”
“这几天粮仓一直都很安全,不会有什么事发生的。”
“尝尝吧。”
......
几个衙役都很心动,这种好酒可不是他们什么时候想喝都能喝的,错过这次的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喝到呢。
三狗子也很犹豫,眼睛盯着童玉的那几坛酒,几乎是挪不开了。
童玉眼中闪过一抹的色,但脚却是抬了起来准备离开。
眼看童玉真要走,其他几个衙役都急了,三狗子最终也没能抵挡住美酒的诱惑,连忙上前道:“童少爷的一番好意,我们怎么能不领情呢?我替大家谢过童少爷。”
嘴里说着,三狗子已经从童玉手中几乎是抢走了那几坛酒。
其他几个衙役纷纷上前帮忙。
此时,粮仓附近的其他衙役,听闻了这里的消息,也都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