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烛光在大厅里紧张的面孔上投下长长的、舞动的影子。
那些被指控的官员,刚才还怒气冲冲地叫嚷着,现在却像雕像一样站着,在我坚定的目光下,他们的虚张声势土崩瓦解。
一股冷风吹过大厅,吹灭了几支摇曳的蜡烛,使房间陷入更深的阴影之中。
就在这时,一位官员,脸色像羊皮纸一样苍白,踉跄着向前走去,声音干涩刺耳。
“你……你……”他结结巴巴地说,颤抖着手指,不是像我预料的那样指向我,而是指向他的同谋。
剩下的蜡烛剧烈地闪烁着,在墙壁上投下奇形怪状、舞动的影子,把大厅变成了一个阴森的剧场。
他的话卡在喉咙里,眼睛惊恐地睁得大大的,这反映出我心中越来越强烈的不安。
他指的不是某个人的脸,而是……*什么都没有*。
官员们之间的空间是空的。
然而,他脸上那极度恐惧的神情表明,他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某种……*超自然的东西*。
即将来临的金融危机的压力压在我身上。
干旱肆虐了这片土地,使田野荒芜,人们陷入绝望。
我怎么能在不把这些已经在苦苦挣扎的家庭进一步推向深渊的情况下增加税收呢?
这感觉就像一个不可能解开的方程式,一个残酷的悖论,啃噬着我的良心。
我被困在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苦难之间。
蒋瑶一向有洞察力,她提议根据干旱对每个农场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税收制度。
受缺雨影响严重的农田将免税,而受影响较小的农田则贡献一部分可承受的收成。
此外,她建议鼓励农民之间的社区支持和资源共享。
这是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是在逐渐逼近的黑暗中的一线希望。
我们前往干旱的田野,干燥的土地在我们脚下裂开,向农民们解释新制度。
吴老农,脸上刻着时代的艰辛,站在最前面,怀疑地眯着眼睛。
聚集在一起的农民们散发出来的不信任感就像一记实实在在的打击。
他们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以前被欺骗过,承诺被打破,微薄的资源被剥削。
看到他们的不信任,一股绝望的浪潮涌上我的心头。
但我不能动摇。
我必须说服他们,赢得他们的信任。
我向郑大民示意,他带着装满应急粮食供应的马车来了。
在分发食物时,我解释了新的税收政策,强调这将如何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使帝国能够度过这场金融危机。
最初的敌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谨慎的乐观。
实实在在的援助,再加上我诚挚的话语,逐渐消除了他们的怀疑,在他们疲惫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希望。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税收收入开始稳定下来,缓慢但稳步地朝着偿付能力迈进。
我仔细研究着报告,每一次税收收入的小幅增长都是一次胜利,是朝着实现我们三个月目标迈出的一步。
蒋瑶站在我身边,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她的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胳膊上。
她安静的陪伴,她坚定不移的支持,是我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在这个共同胜利的时刻,在干裂的土地和苦苦挣扎的农民中间,我们的关系加深了,我们的爱情故事在一个国家为生存而奋斗的背景下展开。
“报告很有希望,”我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转向蒋瑶,目光与她交汇,“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我的声音渐渐消失,我的注意力被边缘的一个细微动作吸引住了,在我的视线边缘有一丝……*不对劲*的东西。
“你看到……了吗?”正当我沉浸于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内侍监匆匆呈上几份奏折,墨迹未干,带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我随手翻开一份,目光迅速扫过,眉头却越皱越紧。
削减开支的旨意已下达数日,各部门的反应却如石沉大海,偶有回音,也尽是些冠冕堂皇的推诿之词。
“这些蛀虫!”我猛地一拍桌案,上好的紫檀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我内心压抑的怒火。
奏折被震落在地,散落的纸张如同我此刻纷乱的心绪。
江瑶连忙俯身拾起,轻轻抚平褶皱,柔声劝慰:“陛下息怒,此事急不得。”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怒意。
不错,急不得。
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转头看向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血红,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传朕旨意,召集六部尚书,明日午时,御书房议事。”我的声音冷冽如冰,不带一丝温度。
第二日,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六部尚书依次站立,低垂着头,不敢直视我的目光。
我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冰冷的触感让我保持着清醒。
“诸位爱卿,朕的旨意,你们可都看过了?”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等…看过了。”户部尚书颤巍巍地答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为何迟迟不见动静?”我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众人,“莫非,朕的旨意,在你们眼中,只是一纸空文?”
“臣等不敢!”众臣齐声跪倒,瑟瑟发抖。
我冷哼一声,将手中的玉扳指扔在地上,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格外刺耳。
“朕再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内,若还不见成效,休怪朕无情!”
三日后,各部门终于有了动静。
虽然仍有阻力,但在我的强压之下,那些反对的官员也不敢再有大的动作。
我暗中授意郑大臣,搜集那些顽固派的罪证,准备来一次彻底的清洗。
与此同时,商业税收的改革也初见成效。
江瑶提出的“商路通畅,税收自来”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通过简化手续,降低税率,鼓励通商,商人们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看着账簿上日益增长的数字,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我成功削减了15%的不必要开支,并且通过商业税收和农业税收的增加,使财政收入在三个月内增加了超过20%。
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我站在元朝的土地上,远眺着广袤的疆域,感受着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感到无比自豪。
这是我和江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我紧紧握住江瑶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暖。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我特意下令在国库前设宴,与百官同庆。
夜幕降临,国库前灯火通明,歌舞升平。
我和江瑶并肩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欢腾的人群。
我和江瑶在国库前相拥,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分享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周围的官员和百姓也为我们欢呼,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将整个夜空都点燃了。
这一刻,财政危机成功化解,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我举起酒杯,向众人示意:“诸位爱卿,今日之功,非朕一人之力,实乃我大元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结果!朕敬你们一杯!”
“谢陛下!”百官齐声应道,举杯共饮。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
我正欲与江瑶说些什么,一名内侍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神色惊恐。
“陛下…陛下…”内侍的声音颤抖着,几乎说不出话来,“边关…边关急报…”
他双手高举着一封染血的信件,信封上赫然写着“十万火急”几个大字。
我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我接过信件,迅速拆开,目光一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陛下,怎么了?”江瑶察觉到我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我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她。
江瑶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她欲言又止,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震动,转头对身边的内侍说道:“传朕旨意,立刻召集……” 话未说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断了我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