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四月,孟浮生率军经曹州,从东面抵近了汴梁。
曹州的彰信军节度使袁彦,装聋作哑,一声不吭,不过他还算有良心,派人通知了汴梁和洛阳。
孟浮生在汴梁城下虚晃一枪,并不攻城,因为他知道他这点人,是攻不下汴梁的。
大梁城外城周长就有五十里,城高四丈(12米),“横度之基五丈九尺”,也就是开封城墙的厚度达到了“五丈九尺”,18米多。
如此雄城,就这么几万人,若是强攻,一定是攻不下来的。
所以孟浮生只是在城下一晃而过,率军东行,几天之后,忽然占领了防守空虚的宋州。
这一刀直接切断了通济渠槽运,这比直接攻城还狠。
因为汴梁城中,有上百万人口,如此多的人口,每日需要的物资是天文数字,大半需要漕运来供给,漕运若是不通,用不了半个月,城中绝对坚持不下去。
孟浮生切断漕运,直接让汴梁城中惊慌失措。
殿前都虞候、大内都点检、东京留守赵光义,觉得这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不等请旨,也不顾禁军中众将劝阻,便以事急从权为由,亲自率领五万禁军东来,意图夺回宋州,打通漕运。
这一下正中孟浮生下怀,喜不自胜的亲率两万骑兵西进,迎战赵光义。
大队骑兵呼啸东去,沿运河而上。
赵光义领了五万大军,出汴梁西来,他们以步兵为主,禁军中的精锐骑兵都被赵匡胤带去洛阳了。
侍卫亲军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刘廷让,苦苦劝诫,要赵匡义步步为营,每日行军二十里,立即停下扎营,一个寨一个寨的修到宋州,让孟浮生无计可施,以策万全。
但是赵光义只是不依,他说大梁每日需要的海量物资,皆依赖运河漕运,如果不早日打通漕运,不用敌人来打,我们自己就崩溃了,而且陛下初登大宝,人心未定,倘若被敌人长期围困,怕是要出问题。
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刘廷让是在军事角度阐述问题,赵光义是在政治角度阐述问题。
赵光义四月六日出汴梁,在他的催促下,按照一日五十里的速度东进,这个速度可绝不慢,以古代步兵靠两条腿,这个行军是很快的。
一天不到就走到了陈留,赵光义志得意满,谓左右道:“我禁军身经百战,我瞧那孟浮生言过其实,不必怕他”
众将纷纷恭维,让赵光义更加得意。
在陈留休息一晚,第二日,士气高昂的禁军继续出发,准拟二日赶到雍丘(杞县)。
但是刚刚走到两地之间,彰武军的骑兵,就开始出现在禁军步兵大阵周边。
他们一人或是两马,或是三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肆无忌惮的在禁军周围反复窥探。
赵光义强自镇定下来,派出为数不多的骑兵,去驱散敌人。
禁军骑兵一出,和彰武军的骑兵斗了一会,彰武军骑兵很容易就被击退了。
这使禁军士气更高,几万大军抱成一团,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步向前。
四月九日,汴梁禁军主力走到了襄邑(睢县),再往东六十里,就是宁陵,距离宋州已经不远了。
孟浮生率领彰武军主力,在襄邑和赵光义打了一仗。
接下来的几天,赵光义率领禁军主力,连战连捷,
士气极高的禁军奋勇进攻,孟浮生接连不敌,放弃了几座县城,向东退去。
赵广义这一刻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已经是不世出的“名将”了,大声下令向宁陵进军。
这宁陵县是战国信陵君封地、三国曹操起兵之地,以及“古之恶来”典韦的故乡。
直到四月十一日,禁军主力抵达了宁陵。
到达的时候,发现孟浮生已经率军在宁陵西北方向扎营。
宁陵这个地方,地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孟浮生仗着骑兵的机动优势,抢先占领了高地,对赵光义形成初步压制。
刘廷让请示赵光义,要亲自率军,夺回制高点,被赵广义否决,他说敌人既然如此扎营,必有埋伏,不可上当。
这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刘廷让不明白敌人会埋伏在哪?这不是纸上谈兵吗?
不过军令一下,他再不满意,也得忍着。
宁陵西南的高地上,一群骑兵站在高处,观察着禁军大营。
“敌人骑兵只有几千人,明日我军当诱弱,诱其出击,歼灭之后,敌人步兵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了”
“赵光义不会真以为我们怕了他吧?哈哈哈哈哈”
“正是,侯爷骄兵之计,果然神妙.......”
孟浮生冷笑一声,他连连示弱于敌,就是想把赵光义尽量引得距离汴梁远一点,拉长他的补给线,放弃县城,逼其分兵守城,进一步削弱敌人。
现在就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野利将军”孟浮生绷着脸开始下令。
“末将在”野利桐大声答应。
“带着你的人,现在就出发,绕到赵光义身后,切断敌粮道”
“喏”野利桐答应一声,拨马而去。
“高将军”
高怀德大声答应:“在”
“明日诱敌骑兵出击,走远一点,歼灭了再来见我”孟浮生看着远处的禁军大营说。
“喏”
“炮兵什么时候能到?”孟浮生继续问。
“今日夜间就能到”后勤参军回答。
“好”孟浮生手掌握着马缰,用力之巨,指节发白。
“明日就是赵光义授首之时............”
“将军........”禁军大营里,刘廷让抱拳大声叫着。
“我一路东来,攻城略地,一仗未败,却又被逼不断分兵,现在我军还剩兵力三万有余,已经不占优势,这定然是诱敌之计,我军应该立刻撤退,退到襄邑去,背靠大梁,固守待援”
赵光义大怒,拍案而起:“胡说八道,宋州若在敌手,东京百万人口,如何得活?”
刘廷让猛地一抖身子,挣脱了几个拉着他,不让他继续说的禁军军官,大声反驳:“兵法有云,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那孟浮生当世名将,彰武军横扫西域,岂能一仗不胜,我等不可再进,这几万人马若失,汴梁再无凭依,便是空城一座,倒是陛下问起来,你要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