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有诗写道:世间繁华如浮云般变幻无常,唯有建立伟大功勋方能不朽。壮志谋略欲挽回天日之颓势,雄心怎会与平庸之辈同伍?时局危难时,俊杰暂且隐匿踪迹;运势兴起时,英雄早早辅佐君主。奇怪的是史书难以收录所有事迹,故而用彩笔来补写这些奇文。
上古历史,传说中有三皇五帝,历经夏、商、周、秦、汉、两晋,之后又分为南北两朝。南朝时,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朝;萧道成取代宋朝,国号为齐;萧衍取代齐,国号为梁;陈霸先取代梁,国号为陈。北朝则是拓跋氏建立魏国,后来又分为东魏和西魏:高洋取代东魏,国号为北齐;宇文泰取代西魏,国号为周。
当时,周国国富兵强,起兵吞并北齐。周国封护卫大将军杨忠为元帅,杨忠的弟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出动六十万大军,攻打北齐。杨林面容白皙如敷粉,长着两道黄色眉毛,身高九尺,腰粗十围。他擅长使用两根囚龙棒,每根重达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大隋号称第八条好汉。他率领军队,所到之处,逢州取州,逢府夺府,大军抵达济南后,在城外扎下营寨。当时,镇守济南的是武卫大将军秦彝,秦彝的父亲秦旭,在北齐担任亲军护卫。秦彝的夫人宁氏,妹妹胜珠,远嫁给勋爵燕公罗艺为妻。宁夫人只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太平郎,他是隋唐第十六条好汉,当时年仅五岁。
北齐君主派遣秦彝领兵镇守济南,秦彝的父亲秦旭则在晋阳护驾。由于周国大军压境,北齐君主逃奔檀州,只留下秦旭和高延宗坚守晋阳。他们与周军对峙了一个多月,高延宗被擒,杨林奋勇攻破城池,秦旭孤军奋战,最终战死。周军占领晋阳后,又挥师进犯济南,探子飞速将消息传入城中。秦彝听闻后,放声大哭,一心想要为父报仇,赶忙点兵准备出战。
北齐君主派丞相高阿古前来协助守城,高阿古惧怕杨林的威武,急忙劝阻秦彝说:“将军且慢,晋阳已经失守,这座孤城难以坚守。如今之计,不如速速开城投降!” 秦彝说道:“主公担心我兵力薄弱,所以派丞相前来协助,丞相怎能如此偷生无志?” 高阿古说:“将军怎么如此不识时务,周兵势力强大,坚守这座孤城,不过是徒劳罢了!” 秦彝说:“我父子二人誓死报效国家,各自尽到臣子的气节。” 于是,秦彝传令紧闭城门,自己回到私宅,对夫人说:“我父亲在晋阳遇难,尽忠职守。如今周兵已到城下,高丞相决意投降。我想我家世代蒙受国家恩典,怎能苟且偷生?如果战败,我当以死报国,到地下与先人相见。儿子太平郎,我现在把他托付给你,你千万不要轻生。可将家传的金装锏留下,作为日后的念想,秦氏一脉,全靠你保全,这样我死也能瞑目了!”
正在悲伤哭泣之时,忽然听到外面金鼓震天,军声鼎沸,原来高阿古已经打开城门投降了。秦彝连忙走出厅堂,上马提枪,准备迎战。只见周兵如潮水般涌来。秦彝部下虽然有数百士兵,但怎能抵挡杨林这员猛将。杨林一阵冲杀,秦彝的部下十不存一。秦彝杀得血透战袍,浑身中箭,却仍手持短刀,连杀数人。最终,杨林冲入阵中,将秦彝刺死,并缴获了他的盔甲。
此时,城中一片混乱,宁夫人收拾好细软,和家仆秦安一起走出私宅。家中的使婢和家奴四处逃窜,只剩下太平郎母子二人,他们东奔西走,却无处安身。
他们走到一条僻静的小巷时,已是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都紧闭门户。他们听到一户人家有小孩啼哭,便连忙上前叩门询问。一个妇人抱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走出来,打开门后,看到宁夫人不像是普通下人,连忙将他们迎进屋内,关上门后问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娘子是从哪里来的?” 宁夫人将遭遇的实情哭诉了一遍。妇人说:“原来是夫人,失敬了!我丈夫程有德,不幸早逝,我是莫氏,只有这一个儿子一郎,家中再无他人。夫人不妨在此暂且住下,等战乱平息后再做打算。” 宁夫人连声道谢,便在程家安顿下来。
没过几天,杨忠整理好户籍册籍,安抚好百姓后,便退兵了。宁夫人将携带的金珠变卖,在离城不远的斑鸠镇买了一所房子,和莫氏一同居住。巧的是,两个孩子都生性顽皮,相处得十分融洽。太平郎长到十五岁时,生得河目海口,燕项虎头。宁夫人将他送到书馆读书,先生为他取名秦琼,字叔宝。程一郎则取名咬金,字知节。后来,因为济南遭遇荒年,程咬金母子告别宁夫人,前往历城。这是后话。
再说杨忠获胜后班师回朝,周主十分高兴,封杨忠为隋公,自此江北地区实现了统一。杨忠的儿子杨坚,生得双目如朗朗星辰,手上有奇特纹理,俨然构成一个 “王” 字。杨忠夫妇知道他并非寻常之人。后来杨忠去世,杨坚承袭了隋公之职。周主见杨坚相貌奇异,对他十分忌惮。杨坚察觉到后,便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设法嫁给太子,成为太子的宠妃。然而,周主对他的忌惮之心并未消除。不幸的是,周主驾崩,太子懦弱无能。杨坚凭借杨林的支持,废掉太子,夺取了江山,改国号为大隋。正所谓:王莽因是太后父亲而篡夺刘汉江山,曹操因接纳美女而颠覆汉室天下。自古以来,奸雄的行径如出一辙,切莫为了美色而轻易改变国家命运。
杨坚登上皇位,史称隋文帝。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封杨林为靠山王,独孤氏为皇后,勤勉治理国政。文臣有李德林、高颎、苏威等人,武将有杨素、李国贤、贺若弼、韩擒虎等人,这一班君臣齐心协力,逐渐有了吞并南陈的想法。
再说陈后主原本是个聪明人,但因为宠爱张丽华、孔贵妃两位美人,每日在锦帐中寻欢作乐,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又有孔范、江总两个宠臣,他们百般迎合陈后主,每天不是引着后主饮酒作乐,就是沉溺于床笫之欢,何曾将江山社稷放在心上?隋主听闻此事后,立即与杨素等人商议,准备起兵吞并南陈。这时,次子杨广上奏说:“陈后主荒淫无度,自取灭亡。臣请求率领一支军队,前往平定南陈,统一天下。” 你道晋王为何要亲自统兵伐陈?原来是因为哥哥杨勇为人仁慈懦弱,日后杨广不愿向他称臣,早已怀有夺取太子之位的念头,所以想通过统兵伐陈来立功。而且掌握兵权,还能结交英雄豪杰,作为自己的羽翼。
隋主尚未做出决定,忽然接到报告说罗艺进犯冀州。隋主派杨林领兵平定冀州,又任命晋王为都元帅,杨素为副元帅,高颎、李渊为长史司马,韩擒虎、贺若弼为先锋,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讨伐南陈。晋王等人领命后,一路进发,金鼓喧天,兵器闪耀着日光,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降。
陈国的边将纷纷发来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但都被江总、孔范二人扣下,没有上奏给陈后主。没想到隋兵已经抵达广陵,直接进犯采石。陈国守将徐子建见隋兵强大,不敢交战,放弃采石,逃到石头城。此时,陈后主正醉倒不醒,徐子建从早等到晚,才得以见到后主,详细奏报了隋兵的强盛形势。后主说:“爱卿先退下,明日再商议出兵之事。” 过了几天,才商议决定派出两位将领出兵迎战,一位是贲武将军萧摩诃,另一位是英武将军任忠。
二人领兵来到钟山,与贺若弼交战。双方排开阵势,萧摩诃一马当先,贺若弼挺枪迎战。两人战了不到十几个回合,贺若弼大喊一声,将萧摩诃挑落马下,陈兵大败。任忠逃回见后主,后主并未责怪他,还说:“我朝王气在此,隋兵能把我怎么样!” 反而给了任忠两柜黄金,意思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任忠只得再次整顿兵马出城,来到石子岗,却撞上了韩擒虎的军队。任忠一见,不敢交战,直接倒戈投降,还带领隋兵入城,以此作为自己投降的首功。
这时,城中百姓四处逃窜,可笑的是,后主还呆呆地坐在殿上,等着诸将报捷。等到隋兵进城,他才连忙跳下御殿逃跑。仆射袁宪上前拉住他说:“陛下只要衣冠整齐,以帝王之仪相见,料他们也不敢加害。” 后主不听,逃入后宫,对张、孔二位贵妃说:“北兵来了,我们一起去躲起来,千万别走散了!” 他左手拉着孔贵妃,右手拉着张丽华,慌忙跑到景阳井边。忽然听到一阵军声呐喊,后主说:“走不了了,我们就死在一起吧!” 说完,三人一起跳进井里。好在当时是冬末春初,井中的水只到膝盖,没有将他们淹死。
隋兵冲入宫中,抓获了太子和正宫,唯独不见后主。隋兵抓到一个宫女,威逼她说出后主的下落。宫女生怕受罚,赶忙说:“刚才看到后主跑到井边,想必是投井死了。” 众人听后,都来到井边查看,只见井中黑洞洞的,大声呼喊也无人应答,军士们便往井里扔大石头。后主见有飞石落下,急忙喊道:“别扔了,快把绳子放下来,把我拉上去!” 众军急忙找来绳子放到井里,不一会儿,众人用力拉绳子,感觉异常沉重。等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三个人紧紧捆在一起,所以才这么重。众人簇拥着他们去见韩擒虎和贺若弼,后主见了二人,作了个揖。贺若弼笑着说:“不必害怕,你还能做个归命侯!” 随后,让后主带着宫眷,暂时住在德教殿,并在外面增派军队把守。
此时,晋王杨广率领军队在后方,听闻陈后主已被俘,建康城也已被攻破,便先派李渊、高颎进城安抚百姓。
没过几天,晋王派高颎的儿子、担任记室的高德弘,前来索要美人张丽华,准备在军营后方听候差遣。高颎说道:“晋王身为元帅,此次出兵是为了讨伐暴君、拯救百姓,怎能将女色之事放在心上?” 因此,他拒绝将张丽华交出去。李渊也说:“张丽华和孔贵妃,以狐媚之态迷惑君主,窃取权力,扰乱朝政,陈国的灭亡,根源就在于这两人。怎么能留下祸根,再去玷污隋主的名声呢?不如将她们杀掉,以纠正晋王的邪念。” 高颎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确实如此。” 高德弘却着急地说:“晋王手握兵权,如果违抗他的命令不交出人来,恐怕会触怒他。” 然而,李渊不听劝,命令军士将张丽华和孔贵妃带出去,双双斩首。这一下,弄得高德弘满怀兴致而来,却败兴而归。
高德弘回到行宫,拜见晋王,把斩杀张丽华和孔贵妃的事情,全都推到李渊身上,向晋王如实禀报。晋王听后大惊,问道:“你父亲怎么能擅自作主呢?” 高德弘回答说:“我和父亲多次劝阻他,可他就是不听,还说我们父子设下美人计,是为了谄媚大王。” 晋王听了,怒不可遏,说道:“这个可恶的家伙!他本就是个贪恋酒色之徒,肯定是自己看上了这两个美人,怪我派人去要,所以才醋意大发,把她们杀了。我一定要除掉这个贼子,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于是,晋王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害李渊,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李渊是成纪人,后来在太原起兵,号称唐主。他是李虎的孙子,李炳的儿子。李虎曾是西魏的陇西公,李炳则是北周的唐公。李渊的夫人窦氏,是周主的外甥女。李渊曾在龙门镇击破贼寇,射出七十二箭,杀死七十二人,威名远扬,远近皆知。这次在灭陈之战中,李渊斩杀了张丽华和孔贵妃,就此与晋王结下了深仇大恨。晋王的军队到达后,只能勉强做出宽容的姿态,将孔范等人全部斩首,以平息建康百姓的怨恨。之后,晋王收缴了陈国的地图和户籍,封存好府库,把宫中的财物赏赐给三军将士,然后班师回朝,将俘虏献于太庙。
隋主十分高兴,封晋王为太尉,封杨素为越国公,杨素的儿子杨元感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封为宋公。韩擒虎因为放纵士兵,在陈宫肆意妄为,所以没有得到爵禄,只封了个上柱国。高颎被封为齐公,李渊被封为唐公。所有随征的将士,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从这以后,晋王的权势日益强盛,声望也越来越高,许多足智多谋、心怀奇策的人,纷纷加入他的幕府。晋王重用了一个叫宇文述的人,此人被称为 “小陈平”。晋王曾举荐他担任州刺史,但因为想要与他商议机密之事,所以将他留在了府中。此外,还有左庶子张衡,也一同参与谋划。宇文述有个儿子叫宇文化及,后来在扬州篡位,灭掉隋朝,自称许王。当时,晋王与这一班心腹之人,正在谋划夺取东宫太子之位的事情。宇文述说道:“大王想要做成这件事,还缺三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晋王赶忙问道:“是哪三件大事呢?” 不知宇文述会说出什么事情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