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沉默许久的肃王,此时也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肃王向来遵循 “食不言寝不语” 的规矩,苏浅月极少看见他在吃饭的时候开口说话。
然而,如今的形势如此严峻,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
“唉!也不知道那个混小子走到哪了?” 肃王微微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担忧与牵挂。
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仿佛能穿越重重山水,看到萧逸尘的身影。
“现在朝堂可真是乱了套了,也不知道咱们还能不能撑到混小子带兵回来的那一天。” 肃王继续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与迷茫。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让原本就压抑的氛围愈发沉重。
此话说完,肃王妃顿时不乐意了。她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嗔怪,伸出手在饭桌下狠狠地扭了一下肃王的大腿,低声说道:“呸呸呸!说的是什么丧气话?”
肃王吃痛,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伸手揉着发痛的大腿。他看了一眼肃王妃,张了张嘴,却又什么也没说出来。
此后,他再度陷入沉默,只是目光依旧直直地望向远方,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与期待。
这顿饭,所有人都吃得味同嚼蜡,压抑的气氛让每一口饭菜都如同嚼蜡般难以下咽。
肃王妃心烦意乱,实在无法再忍受这沉闷的氛围,她拉起苏浅月的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柔声道:“浅月,陪母妃在这花园里走走吧。”
苏浅月微微点头,顺从地站起身来,与肃王妃一同朝着花园走去。
两人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只留下饭厅内那压抑的寂静 。
花园中,暖阳倾洒,为满园繁花镀上一层金辉。
肃王妃身着华服,身姿优雅,她微微弯腰,精心挑选后折下一朵娇艳欲滴的海棠花。
花瓣红粉相间,娇嫩得仿佛一触即破。她轻轻抬起手,动作轻柔地将花挽在苏浅月的耳旁,随后退后一步,目光满含慈爱与审视,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儿媳。
阳光勾勒出苏浅月秀美的轮廓,那朵海棠花恰到好处地映衬着她的面容,更添几分动人之态。
“母妃... 浅月有些想法憋在心里许久...” 苏浅月微微低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与谨慎。
“尽管说便是了。” 肃王妃温柔地说道,她微微侧身,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的发丝,目光始终落在苏浅月身上,眼神中满是鼓励。
苏浅月抿了抿嘴,深吸一口气,道出了内心的想法:“母妃,楚家如今势力正盛,又掌管北疆,西域两方的兵力,可谓手握重兵,权势滔天。”
“而皇后和太子如今也基本掌控了朝堂,局势愈发复杂微妙。”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轻轻拂了拂衣袖,继续说道,“浅月不信楚家在南峤,东溟两地没有耳目。”
“那楚家眼线众多,无孔不入,若是让他们发现这两地大军肆动,以楚家的行事风格,恐怕会毫不犹豫地调遣全部兵力一路回京。到那时,楚家的军队定会与我们厮杀,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双方一旦争斗,那就不单单是朝廷门派争斗那么简单。”
苏浅月的声音微微提高,她微微握拳,神色凝重,“军队乃是我们庆国的根基,关乎着国家的安危存亡。”
“而粮草,兵甲,更是军队必需品,缺一不可。南峤,东溟两地距离京华最远,山高路远,路途险阻重重。”
“这漫长的补给线,恐怕粮草一事将会成为我方最大的困难。运输过程中,既要防范敌军偷袭,又要应对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粮草不济,影响军心。”
肃王妃听到这里,原本轻盈的脚步立刻停了下来。
她眉头紧皱,额间微微泛起几道细纹,右手不自觉地放在下巴处,开始仔细思考着苏浅月所言。
周围的花香似乎也在这一刻凝固,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她们的衣角。
“浅月,你继续往下说。” 肃王妃目光坚定地看着苏浅月,眼神中透露出对她的期待。
苏浅月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浅月认为,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如今局势瞬息万变,容不得半点疏忽。我方一旦动兵,以楚家的敏锐,恐怕会立刻反应过来。”
“楚家军队向来训练有素,行军速度极快,到时候他们的军队肯定会比我们先行到达京华。”
“这也就代表了楚家会比我们先行一步抢得了先机,在京城占据有利地势,布置防线。这恐怕对我们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将陷入被动局面。”
话音至此,苏浅月神情严肃,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字一句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浅月想在南峤和东溟回京的各个郡县之中,秘密设置粮草储备点。”
“如此一来,将士们轻装赶路,不用受粮草行进快慢的影响,能够心无旁骛地奔赴京城。”
“这样不仅能加快行军速度,减少军队在路上所耗费的时间,还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等楚家军队赶到时,我们早已做好准备,便能在楚家军队到达京华之前,彻底将其拦在城外,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微风轻柔地拂过,花瓣如雪般纷纷扬扬飘落,馥郁的花香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苏浅月条理清晰地讲述着自己的计谋,从朝堂势力的错综复杂,到军事部署的精细考量,每一个环节都阐述得严谨而全面。
肃王妃起初面带微笑,静静聆听,随着苏浅月的讲述,她的表情逐渐凝固,原本温和的双眼瞪得越来越大,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浅月,” 肃王妃终于忍不住打断,声音微微颤抖,“你说的这些… 这般周密的谋划,涉及朝堂风云变幻、军事调遣的诸多关键,如此重大之事,我实在难以想象,竟出自你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之口。”
肃王妃停下脚步,目光紧紧盯着苏浅月,像是要将她看穿一般,眼神中充满了惊叹与重新审视。
苏浅月微微低下头,谦逊地说道:“母妃过奖了,浅月只是心系王爷、世子,以及整个肃王府与庆国,才斗胆思索这些。”
“但此事关系重大,浅月觉得应当与父王商讨一番,父王久经朝堂,见多识广,定能看出其中利弊,为浅月指点迷津。” 苏浅月抬起头,眼神中满是对肃王的敬重与对事情的慎重。
肃王妃听了苏浅月的话,脸上的震惊渐渐被欣慰所取代。她轻轻摇头,眼中满是赞赏与宠溺。
“浅月啊,” 她伸出手,温柔地拍了拍苏浅月的肩膀,“你能有如此远见卓识,这般聪慧果敢,实在是让我倍感欣慰。”
“肃王那里,我自会去说。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做,放手施展你的才能,我坚信你定能将此事处理妥当。” 肃王妃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在向苏浅月传递着无尽的力量与信任。
苏浅月得到夸赞后,脸上并未浮现出过多的喜悦。
她只是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感激,更多的则是身为肃王府一员的沉稳与内敛。
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回望着肃王妃,轻声说道:“多谢母妃信任,浅月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言罢,苏浅月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而端庄的礼。
她的身姿优雅,动作流畅,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随后,她缓缓转身,迈着轻盈而坚定的步伐,沿着花园的小径离去。
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挺拔的背影,那背影仿佛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在这繁花簇拥的花园中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肃王妃的视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