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夜深人静之时,肃王府的后院木门悄悄打开,一个身影冒出,她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了之后,便上了在外等候多时的马车。
与此同时,靖谋侯府的一处偏房内。
刚刚走进靖谋侯府的苏浅月,在门口等候的婢女早已眼尖地发现了她。
婢女快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低声说道:“请随我来。”
说罢,便引领着苏浅月朝着偏房走去。一路上,两人脚步匆匆,偶尔有夜风吹过,吹得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
来到偏房门口,只听 “吱呀” 一声,木门被缓缓推开。屋内,温暖的烛光照亮了三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沈晓、云裳还有芙竹。
苏浅月走进屋内,抬手掀开宽大的黑袍,露出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面容,轻声说道:“不好意思,久等了。”
云裳这个活泼的妮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满脸欣喜地连忙上前,双手轻柔地替苏浅月解下黑袍,一边说道:“姐姐快坐吧。”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略显压抑的氛围中,如同清泉般流淌。
众人围坐在一起,芙竹脸色凝重,她的眼神中透着忧虑与坚定,率先开口:“世子妃,如今这局势你也清楚,朝堂被皇后和太子把控,楚家手握重兵,庆国危在旦夕。”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我这边定当全力配合你。”
苏浅月点了点头,随后缓缓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
她将卷轴平铺在桌面上,随着卷轴的缓缓打开,一幅详细的庆国版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地图上,各个郡县的位置被清晰地标注出来,山川河流、道路关隘,一目了然。
苏浅月伸出手指,沿着地图上南峤和东溟回京的路线缓缓移动,将想要在这条路途上秘密设置粮仓的想法,从头到尾、条理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沈晓等人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
他们的眼神专注,随着苏浅月的讲述,脑海中也浮现出两军对垒的场景。
他们深知,若真到了那一步,苏浅月的这个想法一旦实施,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甚至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芙竹,你身为暗探,对各个郡县了如指掌,” 苏浅月望向芙竹,目光中带着期待,“你能不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既能躲避楚家在各处的耳目,另一方面又能大量收集粮草而不被引起怀疑?”
芙竹闻言,缓缓站起身,她的身姿挺拔,宛如一棵青松。
她俯身看着桌上那张庆国版图,眼神专注而深邃。身为暗探,她为圣上秘密收集信息,对各个郡县的动向了如指掌.
暗探分部遍布庆国的各个角落,完成这几件事理论上并不太难...可是… 芙竹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形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
“如今我们关心的不应该只是这些,” 芙竹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而是问问自己,想要在南峤和东溟回京的路途设置粮仓,这批银子该从何处来?”
“如今户部已经被皇后所掌控,我们手里的银子,真的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吗?” 芙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原本充满希望的心上。
确实,芙竹的这个担忧,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了众人的心头。
这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难题,且不说大肆购买粮草所需要的巨额银两,就单单是建立粮仓,这么多地方,所需费用恐怕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苏浅月听后,神色一凛,她缓缓站起身,身姿笔直,如同在向众人宣告自己的决心。
“我代表肃王府和苏家,愿意献出所有家产。” 她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云裳望着苏浅月,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抿了抿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随后也站起身来,声音清脆却坚定:“家父乃是京都府尹,一向秉公直断。如今庆国到了存亡之际,云裳虽小,但也能代表云家,献出所有的力量,助浅月姐姐和世子。”
四人之中,已有三人表态,如今便只剩下坐在一旁的沈晓。
苏浅月见沈晓一直未作声,心中有些着急,她向前一步,说道:“沈小侯爷,你精通商贾之术,今日前来,便是想求…”
还不等她说完,沈晓便抬手打断了对方。
沈晓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三人,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萧逸尘那个混球都能扛起大任,那我这个做兄弟的自然不能落后太多,要不然等他回来,又该嘲笑我了。”
沈晓微微仰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小傲娇:“我沈家世代苦心经营,在庆国的各部皆有商号。天一亮,我就传信让这些商号的亲信筹备银子,粮仓和粮草的事情,我沈家担着便足以。”
有了沈晓这番话,苏浅月紧皱的眉头终于稍稍舒缓了一些,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苏浅月替世子谢…”
沈晓一把扶住了苏浅月想要作揖的臂膀,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这么多年,萧逸尘可没跟我说过一次谢谢,若一切结束后,让他亲自跟我说句谢谢吧。”
沈晓的笑容中,带着几分孩子气,却又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众人看着沈晓那副小傲娇的表情,原本压抑的氛围瞬间变得欢悦起来。
云裳见状,立刻兴奋地伸出手,大声说道:“那大家就一起努力,等到黎明破晓的那一天!” 她的声音充满了活力,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芙竹、苏浅月和沈晓三人,不约而同地伸出手,叠在一起。
他们的眼神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凝聚了所有人的希望与决心。
“降楚家,清君侧!”
他们齐声喊道,声音在屋内回荡,久久不息,仿佛要冲破这黑暗的夜空,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