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说坛子和大缸还不错,只有少数气孔太大渗水,绝大部分都能用。
葛明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这些容器呢。不过因为窑太小的缘故,东西造的不多。
“小猴子,这次算是你立了一个大功,下月给你涨涨工钱。小猴子,你现在工钱是多少?”
这话倒是把小猴子问到了,小猴子想了半天才说到:“小的来了几个月了,从没见过工钱。”
葛明有些不太相信,于是转头看向丁香,丁香眨眨眼说到:“小郎君,奴婢是有工钱的,但是奴婢跟小猴子不太一样。小猴子是当时卖身进府的,当时好像给了他一笔钱。”
小猴子说到:“小郎君,小的应该是没工钱的,就算有也从那笔钱里慢慢扣。当时卖身进府的时候给了一笔钱,用来安葬小的爹娘了。再说现在小的吃得好、住得好,也不需要工钱。”
葛明点点头,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丁香和小丫属于雇员,小猴子属于卖身被收留的。
“小丫,那你有没有工钱?”
小丫说到:“奴婢也是有的,每月有二十文呢。”
葛明说到:“还不如在作坊上工的人工钱高,等回去就给你们涨工钱。小猴子这次有大功,也开始给工钱,以前的什么一笔钱就当奖金磨平了。”
几个小孩自然欢喜雀跃,没人嫌钱多,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小猴子,现在东西做出来了,但是数量还不够用,你还需要再烧几窑出来。然后就跟我回府吧,另外你说过陶瓷不分家,只是用的土、釉不同,到时候我会派人到处找找,看不能弄点瓷器出来。酒楼开业怕是用不上自己烧的瓷器了,不过没关系,以后能用上就行。”
小猴子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小猴子还是比较喜欢跟在葛明身边,葛明从来不摆架子,而且好吃的东西很多。
葛明又接着说到:“下午就会把庄子上的孩子召集过来,教教拼音。小猴子学过了而且有事情要忙,就先不参加了。丁香姐,你也学过了,到时候你来做班长,帮我做监督,要是有人调皮捣蛋,你可以揍他们。”
丁香开心不已,笑嘻嘻的问道:“奴婢真的可以揍他们?”
葛明笑着说道:“那是当然,这是本小郎君给你的权利。”
丁香于是开心走出了房间,一边走一边说到:“奴婢去找根棍子去。”
葛明差点绝倒,难道说斯斯文文的丁香是装的?其实是个暴力分子不成?小猴子和小丫见状也都哈哈大笑。
等用过了中饭,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此时自然不宜授课,于是葛明先睡午觉。等到睡醒了天气依然比较热,但是夏天什么时候都热,也只好起来洗漱,让丁香通知孩子们赶紧过来上课。
葛明这次只打算教教拼音,毕竟时间不太多,这玩意教个几天应该就能学会了吧?
时间没用多久,人就基本到齐了,葛明一看有张富贵,戴健,王大壮,再一数发现十二个人,居然都是男的。葛明记得好像说是娃子,没有规定男女啊,为何禄伯通知的全是男娃?
于是让丁香把禄伯找过来,老头子来的时候急急忙忙,本就天气炎热这一跑全身都是汗,丁香跟在身后跑。葛明见状有些不忍,赶紧让小丫给端过来一杯凉桑叶茶,解渴还能去火。
禄伯一口干掉,这才问道:“小郎君,找老仆有什么急事?丁香那丫头也没说清楚。”
葛明说到:“禄伯,为何来学拼音的全是男娃,庄子上的女娃呢?”
禄伯诧异的问道:“女娃也要学?女娃以后嫁出去就不是葛家庄子的人了,老仆寻思着就不用学了。”
这个问题葛明没想过,如果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是正确的,可是葛明骨子里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禄伯的意思我懂,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秘方之类的东西,以后肯定更多的人要学。不管以后是不是葛家庄子的人,但是现在是就足够。禄伯,把合适的女娃也叫过来了吧。”
禄伯其实还是不太愿意让女娃也来学,因为学会了以后也帮不上葛家,这就远不如男娃了。禄伯也知道葛明的脾气,知道葛明认定的事大致是不听劝的,也只好去通知庄子上年纪合适的几个女娃了。
这次时间久点,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又来了八个女娃,这样算来刚好二十个。其实人也不少了,在后世小学也有半个班的大小了。
禄伯看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去忙自己的事,除了几个正在运作的作坊,还有什么豆制品作坊,调料作坊都需要筹备,一堆破事情等着自己处理呢。
禄伯一走,睡醒了的袁老道听到这边吵闹也过来看看,一看可不得了,居然有这么多孩子。
“小子,这是要开课了?”
葛明笑呵呵的说到:“那是自然,今天小子也要当当先生了。袁先生,要不要再学学拼音?”
袁老道点头说到:“既然你小子不藏私,老道自然很想学学。”
二十个孩子,全是庄子里经常一起玩的,完全可以想象这时候家里有多吵。
葛明一声大喊:“安静,都跟本小郎君安静下来。”这一嗓子还真管用,除了葛明的身份之外,庄子上的孩子都喜欢葛明,因为经常有好吃的会分给他们,于是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葛明背着小手,挺起胸膛说到:“大家都坐好。这次来的目的,家里人应该都跟你们说过了,讲课之前本小郎君先做两个任命。丁香姐是班长,谁要是不听话就揍谁。”
丁香已经十三岁了,比这些孩子年纪都大,再说这个年纪的女娃比男娃长得快,所以比这些娃子高出很多,做班长还真合适。
丁香也非常配合,非常得意的站了起来,然后从门后拿了一根好长的擀面杖出来,比丁香的胳膊还要粗。葛明见状吓了一跳,这不是要把这些娃敲死?这群娃看到擀面杖面色发青,看来还真有威慑效果。
葛明又说到:“这位是袁先生,是训导主任。”
袁老道小声的问葛明:“小子,训导主任是做什么的?”
葛明小声回答到:“就是用语言来折磨他们的人。”
袁老道又问道:“那老道是不是也要准备一根擀面杖?”
葛明赶紧制止,说道:“袁先生,别闹,您可是武术高手。”
根据后世开学的经验,一般是校长先讲个话什么的,意思是大家好好读书,不要捣乱不要早恋,以后好给国家做贡献。
葛明也想长篇大论的说说读书识字的好处,但是面对一群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好像并不合适。因为大道理这些人也不懂,所以干脆不用费口舌。不过还是需要有个仪式感,葛明改变了思路。
葛明小大人一般环顾这些孩子,全都认识,只是有的孩子叫不上名字,毕竟都是一起玩过的伙伴。叫不上名字的原因可能是有的人就是没名字,家里人随便给个什么阿猫阿狗,大小子、二小子、老丫头的称呼就算名字了。
“谁能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这还没正式上课呢,怎么就跟后世的课堂没任何区别了?一群孩子都把头往下低,生怕过于显眼被点名,看来这种事古来有之。
没人说话不要紧,葛明开始点名。最先被点名的自然是张富贵,这是禄伯的孙子,虽然跟葛明年纪差不多,但是足足小了一个辈分。
“张富贵,你说说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总会有一些人新官上任,拿熟悉的人下手,葛明就是其中的典型。
张富贵本来低着头,听到葛明喊他名字差点晕倒。别看这孩子在庄子里算是孩子头,但是当众发言还是头一遭。于是慢慢站起身,想了半天才说道:“我爷爷说不读书以后没出息,读书识字了以后有出息。”
什么是有出息?这个非常笼统,估计张富贵自己都不知道,后世的娃估计也是如此吧。葛明示意张富贵坐下,等到张富贵坐下之后葛明这才说道:“张富贵说的很好,读了书以后才更有出息。”
然后葛明看向了戴健,戴健这货好像永远都挂着鼻涕,这让葛明看的非常不爽快。
“戴健,你来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戴健用手背擦了擦鼻涕,又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看的葛明十分恶心。而且擦完了又流了出来,这次就更恶心到家,葛明看出来戴健想要说点什么,奈何半天没憋出来一个字。
“丁香,给戴健两棍子。”
丁香一听赶紧站了起来,口称:“奴婢遵命。”然后拿着擀面杖直奔戴健方向而去,戴健的小体格跟丁香比相差太远,所以只好生生挨了两棍子,不过女娃没多大力气,再说丁香跟他们也都认识,无非是吓唬吓唬而已。
等到揍完了戴健,葛明对戴健说到:“戴健,可知道为何揍你?”
戴健忍着眼泪不掉下来,说到:“小的,小的,小的不知道,小的都没没没回答。”葛明觉得打少了,这货不但流鼻涕,还结巴。
戴健自认为是庄子孩子群里的一号人物,话都没说就挨了揍,以后还怎么见人?所以戴健的哭泣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太丢人了。
葛明说到:“从本小郎君几个月前第一次见你,现在已经是本小郎君第三来庄子了,不知道为何每次见到你都是鼻涕邋遢。这么热的天,你又没伤风感冒,揍你就是因为你让人看了恶心。”
这话一说出口,这群孩子哄堂大笑,戴健的小脸通红。
葛明又说到:“把自己弄的干干净净的,不但自己舒服,别人看来也舒服,要是下次你还是这副鼻涕样,本小郎君还打。”葛明摆手示意大家不要笑了,你又不是阿呆一样神一般的存在,你流着鼻涕有什么用?
葛明继续点名,这次是王大壮,也就是王麻子的儿子。
王大壮被点名之后站了起来,开口就说到:“我爹说读书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王大壮这话一说孩子们又是哄堂大笑。
袁老道也在旁边微微一笑,葛明此时想起来袁老道说的过话。不是读了书就有钱,而是有钱人在读书,有钱跟读书是两码事。
葛明点头示意王大壮赶紧坐下,然后背着后说到:“读书有很多好处,本小郎君就不多介绍了。如果不读书,你们只能跟你们父辈一样,长大之后在庄子上的作坊里做工。”
没等葛明说完,下面就开始沸腾了,几个娃子喊到:“小郎君,我们不要读书,我们长大之后就想到作坊里上工。”
葛明这个傻货忘记了,他的作坊活不多,薪水高,还管饭。每家的大人都为了能够到作坊里上工感到骄傲,家里的生活也是从有了作坊之后变好的。所以很多大人平常都在家教导这些孩子们,等长大了也到工坊上工,这辈子就不用发愁了,耳濡目染之下就变成这个结果了。
在工坊里上工,俨然就成了庄户的铁饭碗了。葛明很吃惊,袁老道笑得差点冒出鼻涕泡来。
葛明一脸黑线的示意大家不要吵,想了下才说道:“先别吵了,那本小郎君问你,现在庄子上的作坊是谁在管?”
张富贵赶紧站起来说到:“我知道,是我爷爷在帮着主家管。”
葛明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对张富贵说到:“管理作坊是很辛苦的,现在庄子里的作坊没几个,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多,庄子里上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你爷爷一个人就管不过来这么多作坊了,你就不想帮忙管管?”
张富贵挠着头说到:“想是想,但是我年纪还小。”
葛明说到:“这跟年纪大小没关系,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人家十二岁就当了九卿之一。想要管理作坊,那就必须要读书才行,要是不读书怎么知道如何管理作坊?也只有你们读了书,懂得管理作坊,那以后才放心把庄子交给你们来管。”
“不读书,长大后也能进作坊,读了书以后工坊都归你管,你们说要不要读书?”
这个问题好简单,你是干活还是管干活的人?这群孩子总算雀跃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回答道:“自然要管作坊。”
葛明这套下来总算有效果,虽然这些孩子年纪小,但是也知道管作坊的人比作坊里上工的有出息,从此这些孩子心中的小火苗算是被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