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
正在开车门的投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受惊地靠在车门上。地下车库此时很安静,这个声音还带着回声,更像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他转头一看,“杜雨薇?”
“老庄,我有事想谈。”杜雨薇笑眯眯地说。她在车里等了一天,就等着投资人出现。
“这是谈事情的地方吗?这么晚了,明天再谈。你别躲这种地方,有事直接来找我。
说着,投资人想进车里。杜雨薇先一步卡住位置让车门关不上。除了地下车库她可找不到投资人,他现在说得好听,她去办公室找他,直接就被前台挡了。
“哎呀,你这样,被别人看到多不好,现在到处是监控,我说不清楚。”投资人又想用这个借口打发她。
杜雨薇不为所动,“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你还是老样子。”投资人无奈地说。
“老庄,我有集市的完整策划方案,我发给你了,你没打开,我打印,你看一看。一个小商户的力量小,但一群就大了。蚂蚁搬家,再大的东西也能移动。我这个策划就是聚集……”
投资人推开了那叠纸,“我绝对不投实体。”
“那能不能不撤投资?”杜雨薇还需要那笔钱做集市。
投资人笑了,“我不撤,给你扔到实体里打水漂?我更看好何茹,我还是要投直播。何茹走了,还带走了直播团队,你做不过她了。别怪我实话实说。”
来之前杜雨薇做了心理准备,说服投资人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五十对五十。但现实结果是百分百拒绝。
投资人轻轻地推了杜雨薇一下,让她别再挡着车。杜雨薇退了一步,车门立马关上了。
投资人的车驶出地下车库,杜雨薇的车紧随其后。经过第一个十字路口,一辆直行,一辆转弯,就此岔开。
……
杜晴刚出摊回来,这段时间在商场路边卖烤肠。杜雨薇比她还早点到家正躺在沙发上,杜雨薇问姐姐生意怎么样,她心不在焉地应付了两句。杜雨薇凑过去看杜晴拿着手机看什么呢,这么认真。杜晴把一个做黄油吐司的视频来来回回反复地看,暂停,回放,还要皱眉思索。她在研究新品。
“烤肠不好卖了?”杜雨薇又问。
“这东西简单,卖的人太多了。我加点技术难度,卖的价钱高一点。”杜晴一边学习一边分析。
“我要开集市,你说叫什么好?”杜雨薇问到。
“叫薇薇呗,就像我们在叫你。”杜晴用玩笑的语气回答。她学历不高,做家庭主妇很多年,现在是个小摊贩,她觉得妹妹就是随口一问。
……
“微微集市”的灯亮了。调试完成即将开张。杜雨薇站在这片灯光下,一盏灯就是一段过往。
大学城马路边支起的小摊;商业街攒下的小;和城管“打游击”的流浪日子;一炮而红又一夜破产的“找货”;从商贸城夜市到网络线上的清货……
换过活法,卖过千百种商品,线上线下起起伏伏。就是从未停止。
“大家辛苦了,没问题,集市开始开张。”杜雨薇对着员工和承建公司宣布。
“微微”,微小而不止。
……
微微集市的招商策略是一半网红摊位,一半普通摊位。有网络优势的摊位租金打八折。普通人不懂网络,但可以学。一下子学不会,长时间地沉浸其中总会有点收获。清洁队和现场管理人数都加倍,要和这个社区和谐长久地共同发展。
杜晴把大女儿晶晶接过来。
“这是小姨开的集市。妈带你转一圈,你仔细看都在卖什么。”她带着晶晶走,“妈摆摊都是为了你,赚你的学费。你不能什么都不做,要出点力。你想像妈妈一样窝在家里,还是像小姨一样能干?要多学习……”
晶晶不语,就是看。
一圈结束,杜晴问晶晶:“你觉得我们卖点什么?”
“卖果汁,我转了一圈渴了,想喝果汁。妈,你说了这么多也口渴了吧?”平时问三遍回一个“哦”的晶晶干脆利落地说。
“好。那妈就卖果汁,周末你能帮妈一起做果汁吗?”
“能。”
……
巡场的杜雨薇走到拐角的一个摊位。这个摊位位置不好,租金最低,现在却是集市里排队最长的一个。
晶晶果汁。
为了筹钱建集市,她把房卖了,重新租房。在这座城市奋斗了近二十年,看着又回到了起点。
实体衰退了赚不到钱;投入大退出高,不是好生意;做小生做大死,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重要……种种说法潮涌而来。看到集市里的摊子不管大小一个个都越来越好,杜雨薇觉得这足够了。
杜晴和晶晶看到了她,一同露出灿烂的笑。不用再照镜子,杜雨薇知道此时自己一定也是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