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乌鲁木齐阳光明媚,灿烂的光线毫无保留地倾洒,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陈默在姐姐位于友好的家中吃完早饭,便准备前往铁路局小姨家拜年。一想起刚上大学时在小姨家度过的时光,以及童年时和表弟们在福海监狱共同度过的日子,陈默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
友好商圈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店铺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街头巷尾弥漫着节日的烟火气,烤包子、馕坑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刺激着行人的味蕾。陈默穿梭在人群中,朝着 2 路公交站点走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曾经乘坐这趟公交往返小姨家的画面,熟悉的线路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回忆。
站在公交站台下,陈默的目光扫过周围张贴的公交路线图,2 路公交的线路蜿蜒曲折,串联起城市的各个角落。不多时,一辆车身涂着鲜艳色彩的 2 路公交车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站台前。车还未停稳,陈默就瞧见车内身着制服的售票员正忙碌着,她手中拿着票夹,眼神专注地盯着上车的乘客。
陈默随着人群上车,刚踏入车厢,售票员便热情地招呼道:“上车的乘客,往里走,注意脚下安全哈!” 陈默走向投币箱,投了币后,售票员笑着询问:“帅哥,您到哪儿?” 陈默回应:“师傅,我去铁路局。” 售票员熟练地从票夹里撕下一张车票,递给陈默,同时手指向车厢后方:“行嘞,您拿好票,往后边走,找个宽敞的地儿坐。”
陈默接过车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交车启动,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车内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皮革座椅、暖气和乘客身上衣物散发的气味。陈默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当车行驶至西北路时,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也有保留着传统韵味的民居。街边的雪堆上,孩子们堆砌的雪人形态各异,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童趣。
车辆继续前行,来到大西沟。这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穿着传统服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民来来往往。路旁的民族特色餐厅里,传出欢快的民族音乐,食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谈笑风生。陈默沉浸在这独特的氛围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车内的乘客们有的在轻声交谈,有的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一位维吾尔族大妈坐在陈默前面,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准备去看望亲友的礼物,她和身旁的同伴用维吾尔语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亲切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让陈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售票员在车厢过道中来回走动,不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查看乘客是否需要帮助,她的声音清脆响亮,给略显沉闷的车厢增添了几分活力。
随着公交车一站站停靠,陈默的心情也愈发激动。当听到广播里传出 “铁路局站到了”,他站起身,随着下车的人群走出车门。站在路边,陈默深吸一口气,熟悉的街道气息扑面而来。他抬眼望去,不远处就是太原路,和平渠旁的塑料厂家属院就在那里。
陈默来到塑料厂家属院。这是一片建于 80 年代的四层红砖楼,楼体已经斑驳老旧,墙皮脱落的地方露出暗红色的砖块。小区的道路两旁堆积着未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陈默走进小区,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大学时光。
陈默来到 2 号楼,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二楼。楼道里光线昏暗,墙壁上张贴着各种小广告。他站在 201 室门口,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门。
“来啦!” 小姨李清的声音从屋内传来。不一会儿,门被打开,小姨出现在门口。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眼角布满了鱼尾纹,但眼神依然明亮。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棉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看到陈默,小姨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热情地说道:“默子,快进来!小姨可盼着你呢!”
陈默走进屋内,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不大,客厅里摆放着一套陈旧的沙发和一台老式电视机。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陈默刚上大学时和小姨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中的外婆笑容慈祥,陈默青涩稚嫩。
“默子,快坐快坐!” 小姨一边说着,一边接过陈默手中的礼物,“大老远的,还带什么东西,人来就行了。” 陈默笑着说:“小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过年了,来看看您。”
这时,两个表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黄勇 17 岁,身高 175,身形偏瘦,留着一头短发,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黄晓军 15 岁,身高 168,同样偏瘦,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哥,过年好!” 两人齐声说道。
陈默站起身,笑着和两个表弟打招呼:“小勇,晓军,过年好!你们都长高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黄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哥,你也变了,更精神了。” 黄晓军则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说道:“哥,快给我们讲讲你这些年的经历,肯定特别有意思。”
小姨笑着说:“你们呀,别一见面就缠着你哥。默子,先喝杯茶,暖和暖和。” 说着,小姨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陈默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
“小姨,这些年您一个人操持这个家,辛苦了。” 陈默看着小姨,眼中满是关切。小姨摆了摆手,说道:“不辛苦,两个孩子都懂事,我这心里头啊,也就踏实了。” 说到这里,小姨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似乎想起了因病去世的姨夫。
随后,陈默和两个表弟围坐在一起,聊起了童年在福海监狱的日子。“哥,你还记得咱们在福海监狱后面的小山坡上放风筝的事吗?” 黄晓军眼睛发亮,兴奋地说道,“那次我的风筝飞得最高,结果线断了,风筝飘得无影无踪,我还哭了好一阵呢。”
陈默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然记得!后来小勇带着咱们漫山遍野地找,累得气喘吁吁。最后在一个树杈上找到了,风筝都破了个洞。” 黄勇也跟着笑了起来,腼腆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那时候咱们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每天都过得特别开心。”
小姨在一旁听着,眼中满是温柔,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轻声说道:“是啊,虽然日子清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接着,陈默和两个表弟聊起未来打算。黄勇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声音略带犹豫却又透着坚定:“哥,我不打算考大学了。妈一个人太辛苦,我想早点出来工作,帮衬家里。” 小姨听闻,眼眶瞬间泛红,走上前轻轻抚摸黄勇的头:“傻孩子,妈辛苦点没啥,就盼着你能有更好的出路。”
陈默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满是理解与赞许。他起身走到黄勇身边,拍了拍黄勇的肩膀:“小勇,你的想法哥理解。不过,即便不读大学,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现在很多行业,都需要有真本事的人。” 黄勇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认真地点了点头:“哥,我记住了。”
黄晓军也在一旁说道:“哥,我技校学的是开车,现在已经拿到驾照了。等过段时间,打算找个开车的工作。” 陈默笑着拍了拍黄晓军的肩膀,说道:“不错啊,晓军。开车是个技术活,你要好好干,积累经验。”
聊着聊着,小姨从厨房端出了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默子,尝尝小姨包的饺子,还是你最爱吃的羊肉馅。” 小姨笑着说。陈默看着桌上的饺子,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他夹起一个饺子,放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外婆家过年的场景。
“小姨,这饺子味道还是那么好。” 陈默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小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只要你爱吃,小姨就多包点。”
吃饭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小姨时不时地给陈默夹菜,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陈默也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小姨和表弟们听,说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饭后,陈默和两个表弟来到阳台上,俯瞰着和平渠。和平渠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渠边的树木虽然光秃秃的,但依然挺立在寒风中。“哥,虽然咱们现在都长大了,生活也变了,但小时候在福海监狱的那些回忆,我永远都不会忘。” 黄勇望着远方,轻声说道。
陈默点了点头,感慨地说:“是啊,那些回忆是咱们最宝贵的财富。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咱们都是一家人。”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陈默起身告辞:“小姨,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小姨拉着陈默的手,不舍地说道:“默子,好不容易来一趟,多住几天吧。” 陈默笑着说:“小姨,我下次再来看您。您和表弟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小姨和两个表弟将陈默送到小区门口,看着陈默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才转身回家。陈默走在回姐姐家的路上,心中感慨万千。虽然姨夫已经去世多年,但小姨一家人依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不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从小姨和表弟们身上汲取了力量。陈默知道,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有亲情的陪伴,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挑战,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