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定万万没想到,刚羞辱了吴用,就收到确切消息,证明吴用所说为真。
此刻不仅震惊,而且有些羞愧,更为紧要的是,吴用所说方略,正是当务之急。
于是,方天定从信使手里接了战报,命人带他下去休息,才对吴用讪笑道:“此前是我怠慢了军师,在此给军师赔个不是。
如今事态紧急,还请军师不计前嫌,随我再来商议军机。”
吴用点头道:“大太子说哪里话,这既是我的荣幸,也是职责所在,大太子请!”
方天定却谦虚道:“军师请!”说罢,走过来拉了吴用,重回府衙大堂坐定,然后当众宣布了战报所记军情。
事实跟吴用所说别无二致,众人也都知道此前误会了一番好心,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吴用倒是不以为意,听完战报,出声问道:“事已至此,大太子无论如何安排,都需立即决断,事态紧急,兵贵神速,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方天定也知道火烧眉毛了,若是大军进逼杭州,他的罪责就大了,只是急切之间,他哪里有什么好的战术能够安排,于是只好道:“杭州将士不可轻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无法给父皇交代,我等根基也将动摇。
如今只好按照此前军师所说,先行调派司行方、厉天闰等将领兵北上,配合温陈良一起,袭扰童贯,援助方七佛。
无论如何,一定要阻挡宋军南下,将杭州给保住。”
吴用道:“大太子所言甚是,事急从权,大太子先行派人前去调兵,再将战报送去南方,请圣公调派人马,接替三州防务,回兵杭州!”
方天定闻言,却犹豫起来,见无用不解,于是有些底气不足道:“有几位将军前去支援,应该能挡住宋军。
父皇命我驻守杭州,负责调度北方战事,若是大战才开始,就请回父皇,难免不妥,我也有失职之罪。
再说,南方战事正如火如荼,此时让父皇撤军,岂不是功亏一篑。
所以,请军师全力相助,助我稳住北方战线,保杭州无恙。
至于三州防务,倒是可以请父皇亲自定夺由何人接替,拜托了!”
方天定说着,对着吴用拱手一拜!
吴用见状,装作惊慌模样,赶紧扶起方天定道:“大太子有此魄力担当,在下怎能不竭力辅佐,既然如此,都听大太子安排。
只是北方战事已然到了最为关键之时,几位将军若是无人统一指挥调度,恐怕难以配合周全,不知大太子可有合适人选,充当统帅,亲临前线指挥?”
方天定闻言,顿时为难道:“这个,还真没有合适人选。不过军师不必担心,方七佛将军老成持重,必定能稳住大局,其他几位将军勇猛无敌,只需全力配合,定然可以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至于临阵指挥,也不必专门任命统帅,只需多派信使,及时传递消息,我这里发号司令,也是一般效果!”
吴用闻言,心中暗自感叹:这方天定,确实是个人物,能屈能伸,临危不乱,颇有将帅之风!
他的本意,是要方天定迫于压力,将他任命为统帅,北上指挥诸将作战,那么便更好操控北边局势,保全更多兵马,顺利转移撤走。
没想到方天定没有给他机会,于是只得作罢。
方天定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吴用之所以被方腊冷落,正是因为前期战事建功太甚,笼络前来的将领太过能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方腊的话语权,因此才遭了猜忌。
所以他是不会让吴用重新掌握大权的,不仅如此,还要将韩世忠等能打的将领,悉数消耗在秀州方向。
若是他们跟童贯拼个两败俱伤,那便是最好的局面。
到时候,他们不仅能击败官兵,在江南站稳脚跟,更是除了心头大患,岂不是一举两得?
方天定看吴用欲言又止模样,心中得意,于是笑道:“军师不必忧心,只管全力协助我迎敌便是。若真的事不可为,再请父皇回兵不迟!”
吴用道:“既然大太子胸有成竹,在下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这就回去凑集粮草,调拨民夫,为大军送去粮草补给!”
方天定送吴用出门后,便迅速挥毫泼墨,将北方战报和调兵遣将之事八百里加急送去给方腊知悉。
吴用这边,转头就以征调民夫为契机,组织人手暗中迅速散播朝廷大军大败方腊军,不日就要兵临杭州城的消息。
一众百姓闻言,纷纷慌乱无比,于是都在急急变卖家产,收拾家当,朝着越州、明州方向逃走。
几日之间,就有几万人逃离杭州城,全都投奔早已传开名声的梁山水军去了。
李俊等人早就做好了接应准备,很快便满载而归,将愿意去耽罗岛的百姓,都悉数运送过去。
萧嘉穗这边先后接收了成贵和李俊等人运送过去的江南百姓,得知转移人口到了关键时刻,于是便又抽调太湖四杰率领船队前来,帮助转运大量人口。
于是,梁山水军便在海上形成一条络绎不绝的运输航线,不断往返来去,将江南路、两浙路收到波及的百姓,都悉数转运一空。
韩世忠等人也顺利如愿赶到秀州,支援方七佛反击官兵。
韩世忠运气不错,率先赶去时,正遇上王禀为了追击方七佛派出袭击常州的溃兵而拉长得战线,于是毫不犹豫对其后方发起进攻。
官兵措手不及,加上正在运输粮草和转运俘虏,因此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很快被韩世忠击败,并夺了他们粮草,解救了被俘虏的义军将士。
这些人被救下之后,也就跟着韩世忠大军继续赶去秀州,支援方七佛。
王禀正在前领兵追击溃败的方七佛溃败,闻之后队遇袭,粮草尽失,俘虏也被人救走了,顿时大道糟糕,不敢继续追击。
打听清楚贼人援军赶去了秀州,于是也只得领兵北返,前去增援童贯。
而刘镇这边,则是被厉天闰和司行方先后袭击了一回,不敢冒然进兵,只得扎营固守,准备正面迎战这两支贼军。
怎料他扎下阵势后,对方却根本不来交战,转头就去了秀州。
刘镇见状,也只好拔营回军,回援童贯。
如此一来,童贯派出的两路大军,均被牵制回了秀州。
如今,朝廷十五万大军,起义军十三万大军,齐聚秀州,要来开启决战!
一时之间,秀州成为焦点,风云雷动,声势浩大,天地为之动容,万民为之惊惧。
于是,秀州百姓也大量逃离故土,投奔梁山,转移海外。
韩世忠本来不打算赶去秀州正面,援助方七佛。但是在袭击了王禀之后,又救下了几千义军俘虏,因此不得不赶去露上一面,给方七佛鼓舞士气,好让他有信心跟童贯决战。
而司行方和厉天闰,则是收到吴用军令,命他们寻机从西面袭击秀州,若是能拿下秀州,击败王子武,将方七佛大军搬入城中,那便能将战场长时间巩固在秀州一线,拖延童贯进军步伐。
二人领了军令,在袭击了刘镇的官兵之后,顿时定下一计,由司行方负责引开刘镇大军,厉天闰则假扮官军,从背面诈开秀州城。
只是缴获的衣甲有限,只有五百套官军衣甲。因此,厉天闰继续用计,由他带五百人假扮官军,其余人则假装追击他们一路到秀州西面。
在他精心安排和精湛演技下,一支被义军击败并大肆追杀的窝囊官军队伍,以假乱真赶到秀州西面,成功引起守城军的注意。
看清楚被追击的正是刘镇麾下兵马,那守将也没多想,在验证了这支败军将领腰牌后,顿时打开城门,领兵出城接应他们入城。
厉天闰见状,大喜过望,假装对这将领千恩万谢后,便随他入城而来。
厉天闰刚进城门洞,便暴起发难,瞬间擒住了这将领,在守城官兵没反应过来之时,顺利抢夺城门,威胁这将领招降官兵,不得反抗。
这将领怕死,只得照做,命守城官兵放弃抵抗,放厉天闰兵马入城。
于是,秀州北门顺利告破,厉天闰领着一万大军顺利入城,把守了北门,控制了投降官兵,才整顿兵马,杀去王子武所在的南门。
王子武重点防守南门,兵力、装备、工事都布置在南门抵抗方七佛,其余几门都命官兵坚守不出,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方七佛其实派人攻打过东西两门,只是依旧拿不下,而且大营扎在南面,不好轻易全军转移,因此派出去的人马,也不是太多,见打不下来,也就作罢,集中兵力攻打南门。
没想到被厉天闰一套计策给拿了下来,不仅王子武没有想到,方七佛也没有想到。
此时,童贯大军逼近秀州东面,王子武又在城内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击。
方七佛进军至此,也不好不战而退,派出一支先锋兵马,与童贯前军交战一场,各有胜负,便只好收兵固守大营,进行一场正面对局。
不料正在这时,一支援兵自西南而来,带来大量粮草和援军,方七佛顿时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