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北方各省必然流民只增不减,而流民遍地必然会摧毁北方的经济。南方越来越富,抱团对抗抵制税赋,利益集团捆绑日深,必然会尾大不掉。朝廷要向北抗击贱奴,对内要平叛民变,而江南之地又坐视不管,只顾私利。所以在臣妾看来,朝廷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税赋要改革,朝廷内部也要改革,军队也要改革!”江南收税不可能一帆风顺,绝不可能是一张旨意就可以做到的,到时必然是尸山血海。所以应该提前调一支勇卫军进驻南京,先从南京朝堂开始,往下逐步推行,而且现在就要提前排除锦衣卫和东厂秘密前往江南摸查。针对民变,头领必须处死,部众尽可能招抚,安置田地,从根子上瓦解。”
语不惊人死不休,张嫣直接扔出了税赋改革的炸弹。
“还有一句话,不知道臣妾该不该说?”
张嫣看向皇帝。
“皇嫂尽管说。”
“臣妾翻遍史书,发现每个王朝以文制武的时候,都是王朝开始衰败的开始;文武并驾的时候,都是王朝兴盛的时候。所以臣妾斗胆建议陛下,取消以文制武的政策,实行文武分开,各自独立,互不隶属。而且军队只能要良家子弟,就像唐初时那样,一人当兵全家荣光。只有这样,军队才能拼命,才能打胜仗!”
张嫣又扔出一个炸弹。
皇嫂呀,你可知,朕现在都变成了你的小迷弟了!你怎么可以这么优秀呢?吞咽回差点流出来的口水,崇祯才敢抬头正视张嫣。看了一眼,立马转过头看向众臣,不能多看,担心自己控制不住又流口水。
穿越前自己就是一个舔狗,穿越过来做了皇帝咋还是个舔狗呢?不是说皇帝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嘛,怎么到了自己这里,情况变了呢!
“说得好!以后如果朕要因事外出,就由皇嫂监国!”
崇祯击掌赞叹。
“你们几个呢?总不能都是皇嫂一个人在说吧?”
众人惊讶于懿安皇后的大胆和认知,几个军长更是觉得懿安皇后是自己和军队的知音!提高军人地位,说的太好了,能说就多说点!
“末将唯陛下之命是从!陛下要去江南收税,末将就带着军队过去,谁不交税,末将就看了他的脑袋!”
黄得功代表勇卫军第一个说道。
“末将等也是一样!”
几位勇卫军的军长一起说道。其他不懂,也不需要懂,军人嘛,知道服从命令,知道怎么砍人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还是交给皇帝和朝臣吧,他们就是干那个活的!
“陛下,臣建议报纸尽快向江南地区刊发,趁着收税前的时间,先抓住江南的舆论。这段时间,江南百姓完全相信了报纸内容,后面就会减轻收税的舆论压力。同时,臣建议年后就派驻阁臣进驻南京,掌控全局。臣自荐去往南京!”
孙承宗拱手说道:
“李阁老过完年开始整顿京营,袁阁老要主持辽东及整个贱奴事宜。老臣平时主持内阁政务,今日听懿安皇后所言后,老臣觉得让懿安皇后足以主持内阁政务,臣去南京,陛下居中协调全局,大事可定矣!如果陛下准允,臣尽快启程前往南京。在勇卫军到达之前,臣先利用这段时间摸查一下南京的情况。”
“好,那就辛苦孙师,待适当时候,朕亲自去趟南京。就如皇嫂所言,税负不做改革,大明这艘船就会触礁沉没。船上的人都葬身鱼腹。为了避免这个最糟糕的局面,朕不介意杀他个人头滚滚。孙师去南京,朕年后调勇卫军第六军分诸南京、苏州、松江、杭州。调锦衣卫一个千户随行使用。朕让魏忠贤一起过去,有些事情孙师交给他去做更方便,恶人还得恶人磨呀,那条恶狗就适合干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情。”
崇祯其实想自己去南京一趟,但是目前自己不可能走开。
“诸将,朕再宣布一件事,皇嫂也就是懿安皇后的手令,效力等同于圣旨,你们无比坚决予以执行。”
考虑到万一,崇祯决定还是增加一个保险系数,以防事发肘腋。崇祯想起了大清常务副皇帝怡亲王十三爷胤祥,十三爷上不了龙床,可是朕迟早要爬上凤床。崇祯挥手打断想要说话的张嫣,霸气侧漏:
“今日之事,所有人务必严守秘密!”
崇祯本来想让孙承宗去南京的时候,关注一下天主教和耶稣会,但是考虑到徐光启是个天主教徒,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还是回去秘密安排刘兴祚和魏忠贤私下密查吧。
几日后的朝会,崇祯下旨免去施凤来和张瑞图的官职,调张福臻进京入阁,同时调吏部尚书温体仁入阁。同时宣布内阁不决,送懿安皇后张嫣裁决(张福臻出生于高密平民之家,明万历癸丑(一五八一年)年中进士。由县令提升为兵部主事、迁巩昌榆林兵备道、又升为延绥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与新任三边总督洪承畴等一起,在镇压陕甘农民起义军时立下了巨大的功绩。后调任总督蓟辽、山西、保定、山东、关蓟通津等处军务兼兵部侍郎,明崇祯十五年被封为兵部尚书。史载福臻以儒者知兵事,在巩昌时用射手百人击败数千流贼,在榆林以降兵六百击走上万流寇,在蓟辽宣大,依古法造战车五百,皇上有意扫平满清,聚天下兵十四万,但是因为守正不阿,没有得到崇祯的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