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孩子,这个世上有一条大家一直在互相传的“真理”——没有一个人会真正懂你。这话对还是不对呢?
这不太好判断,因为没办法量化。对于“懂你、对、不对”这三个概念都没有量化,所以没办法说对还是不对,只要时间、空间、角度变了,这话的结果就变了。
我认为,懂不懂这件事也是相对的,也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下而谈的,在某个阶段,某个人可能是最懂你的,但是也许过了那个阶段,他就不懂你了,这是有可能的。
作为子女为什么觉得父母家好呢?因为在这个家里面,父母知道他的习惯,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他喜欢回到这个家里面,到这里他才最放松。
结婚以后,有的人的至亲是父母,有的人的至亲是爱人,不论至亲是谁,矛盾一定随之产生和存在。
当父母殁了以后,还有至亲的人吗?一般都指望儿女,但有些也指望不上,如果从小对孩子关爱有加,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还好,孩子还懂得、愿意孝顺父母,但是如果从小不是训斥孩子就是打压辱骂孩子亦或经常不管孩子躲避孩子这样环境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留恋这个家庭,也不会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小时候父母怎么对他的,他就会怎么对父母,这是自然规律。
归根结底,一个人是需要有一个能说心里话的亲人的,不论是父母还是爱人这个是最基本的功能,如果这个功能都不具备,这个人活在世上确实很痛苦很悲哀,因为他时刻感觉到,他是一个孤魂野鬼,一个人在这个世间瞎转悠,永远没有一个归宿,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当时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我盼着婚姻能够给我带来希望,没想到,择偶的时候父母不断的灌输(他们的择偶)思想,最终如了他们的愿,痛苦的还是自己,此刻让我想起了地藏王菩萨。虽然生活不幸福,但是这种不幸福给我带来的清醒的认识,看透很多事情,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很多人可能到死都无法得到的财富。
所谓至亲,无非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对你非常了解,你的生活习惯你的喜好,能够帮你分析问题、探讨讨论问题,有这样的人在世,有这样一个愿意时刻只为你着想的人在身边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也盼着能够陪你多走一段路程,人只有父或者母,没有更多的选择了,如果有更多的选择他就不会那么痛苦了。但我又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如果有一天我无法陪你了,你就可以翻开我给你写的这些信件寻找答案和心灵的慰藉。
这个世上任何的欲望都容易得到满足,唯独不容易得到满足的就是心。因为你身边的大多数人在你的生命中都是只陪你一个阶段,他们没有看到过你整个的人生,那他们怎么会了解你的体会和想法呢?而父母在这些人里面是陪伴你时间相对较长的人,所以他们对你的了解程度相对高一些。前提是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喜欢学习的父母,谦虚的父母。这些路,都是你爸爸我亲自走过的,所以走这些路的感受我也非常的清楚,所以我才会对你如此的疼爱。但,我并不能要求别人也成为我,反正我是努力过的,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驱动的,他的思想没转变过来之前,他是无法做出思想以外的动作的。这个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而是人和人的思想差距。
当我走了以后,没有人对你关爱没有人愿意帮你分析你的遭遇的时候,别灰心,一个人也可以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你会遇到和你一样方向的人,那个时候你就有伴了,有寄托了,那个时候,就有人来继承我的工作了,继续和你相伴前行。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上你们能够始终如一,能够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互相给予对方力量。此时他也许未必能成为你的至亲,但似乎也只能这样了,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