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深处,三十几名宫女和宦官,排成两列,步履匆匆地走在长长的永巷中。
领头的是一个年轻宦官,他的相貌儒雅俊秀,但是他的神情极不自然,鼻尖和额头冒出碎碎的汗珠。
突然他的脚步停在一扇满布蛛网和爬藤的宫门前,他左右张望了一会,从衣袖里掏出钥匙,打开门上绿锈斑斑的铜锁,伸手轻轻把门推开一条缝。
“里面以前是囚禁宫人的监狱,废弃了很多年,你们先躲在这儿。”年轻宦官回过头道。
“贤弟冒死救我们,愚兄不知怎么谢你。”装扮成宦官的华皎握住年轻宦官的手道。
年轻宦官微微一笑:“你我兄弟,说什么谢啊,况且我久慕陈将军威名,今日能为他的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荣幸之至。”
“大恩不言谢,如果陈蒨能逃出生天,来日必当回报,不知恩人如何称呼?”陈蒨拱手问道。
“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年轻宦官摇头回道。
“他姓王,名奕,琅琊人,是我的结拜兄弟。”华皎在旁介绍道。
……
“王奕?!”蛮子惊道。
华皎愣了愣,问:“怎么?你认识?”
“哦,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同名同姓吧,您继续说您的。”蛮子心想,自己遇见的那个王奕,胆小如鼠,应该不会是这个王奕,可能是同名同姓。
……
“恩人莫非出身琅琊王氏?”陈蒨问。
“不,不——。”王奕摆手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们赶紧进去,有什么事,我会来通知你们。哦,对了,千万记住不要生火,否则会招来巡城的禁卫。”
等华皎他们一个个侧身进门之后,王奕又把门重新锁上,匆匆离开了永巷。
门内是个杂草丛生的院子,再往里走,是十几间用石头和栅栏砌成的牢房,其中一间牢房的地上,摆着一堆水囊和果脯、肉脯、蒸饼,还有数床被褥毛毡。
“你这位兄弟真是个有心人,想得十分周到。”陈蒨赞道。
“若不是华先生多次相救,恐怕我们早就死了,这次累得先生一家,跟着我们一起逃亡……”章要儿流着眼泪,拉着儿子陈昌跪下,给华皎叩头。
华皎赶紧扶起章要儿和陈昌,道:“夫人、郎君快请起,现在咱们同乘一条船,就是一家人,别客气了。”
“先生妙计无双,跛猴再也想不到,我们会藏身宫内。”陈蒨背手笑道。
“这就像灯下的影子,眼皮底下反而看不着。”吕桃姜抱起五岁的儿子道。
“呵呵……”华皎略显得意地抚须,结果手中摸了个空,摆手摇头叹气道:“只可惜我的五绺长髯呀!”
“哈哈哈……”众人一听,都哄笑起来。
……
“我们在永巷里待了一天一夜,听见外面的厮杀声越来越大。”华皎继续说道。
“等到天亮,王奕来了,告诉我们,侯景丢了石头,败逃到西明门,王师已经从南门攻入建康,现在城里两军混战,没人再管什么逃犯了,让我们赶紧趁乱逃到陈将军营里去。于是我们沿着永巷往西跑,还没出永巷,遇上败逃下来的伪汉兵,正是兵败如山倒,他们闯进内庭,见人杀人,见东西抢东西,我们带着女眷孩子,不敢向前再走,只好往东跑,刚跑出东华门,不想正撞上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