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淮因离开的时候,顾清隐跟上来,自然地帮她推开了天台的铁门。
两人一前一后下楼,少年略低沉的声音忽然在张淮因头顶响起:“那本诗集可以借我看看吗?”
她停下脚步,他已并肩走在她身边。她含混地“嗯”了一声,把怀里的书递给他,问道:“你听迪伦的哪首歌最多?”
“《大雨将至》。”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他们四目相对,“扑哧”笑出声来。
暖橘色的斜阳攀上两人的脸颊,张淮因这才看清顾清隐的脸,他的脸很白净,一双深褐色的眼睛微微眯起来,看人的时候有些迷离,又好像是无端的深情。
显然,在带她“逃离好学生”这件事上,顾清隐是更适合的人选。
那一刻,张淮因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期待能与流浪歌手邂逅了。
天台成了张淮因和顾清隐的秘密基地。他们渐渐熟悉起来,也会天南海北地闲聊,聊最近哪个歌手出了新专辑,聊村上春树小说里对鲍勃·迪伦音乐的描述,聊以后想生活的城市,唯独没有聊过成绩和考试这样现实的话题。
只有一次,是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她坐在墙脚看书,他递给她一个笔记本,说:“你可以帮我填词吗?”
张淮因顿了一下,抬头看他。
少年挠了挠头,脸上闪过一丝赧然:“我作文不太好,我看过你的满分作文,还被当成范文全年级传阅。”
张淮因扯了扯嘴角:“模考作文呀,只复印了单面,我还以为都被你们理科大神拿来当草稿纸了。”
顾清隐忙摇头:“没有,你跟他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她没有再追问,总之是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她一见到他就把笔记本丢给他:“给你,我睡一会儿。”
她没有告诉他,那首词她来来回回改了十几遍,一直到晨光熹微,才趴在书桌上睡了两小时。但她眼睑下浓重的黑眼圈,顾清隐到底是看见了。
她把校服蒙在头上,伴着节奏舒缓的音乐声很快睡着了。
梦里是毕业晚会的现场,顾清隐抱着吉他在台上唱歌,目光直直地看向她,周围的同学大声起哄,不断喊着“张淮因、张淮因”,她赶紧跟身边的同学解释:“我跟他不是那种关系!”
但是没有人听,他们依然喊着她的名字:“张淮因,张淮因……”
她睁开眼,看到顾清隐站在自己面前,一只手拎着吉他,一只手伸开替她挡住阳光,其时太阳已经退到很远的地方,日光也早已不再刺目。
“你想听听吗?”少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好啊。”她点头。
秋日的傍晚,天际还残留着大片的火烧云,顾清隐逆光站立,抱着一把木吉他,唱出她写的歌词。他少年的模样和略带磨砂感的嗓音,碰撞出一种奇妙的效果,一种独属于他的特色。
“而后天南地北,有笑有泪。”
这一句她原本不甚满意,可多少有些平淡的歌词被他唱出来,感觉却全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