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这样,这样的亩产量也比现在的稻谷品种强上很多了,这时代的稻谷子,顶多只有三四百斤的产量。
听到沈玉兰这话,楚暄顿时被震惊到了。
作为权利阶层,他实在是太明白这样稻谷子的重要性了。
若是能有沈玉兰说的产量,那以后大宋王朝的百姓都不怕饿肚子了,粮食的产量直接翻了几倍。
她这份嫁妆,可是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来的贵重很多。
楚暄激动道,“等会儿我带着你一起,去见皇兄,玉兰,若是这粮食真的有这样的产量,你就是咱们大周国的大功臣。”
沈玉兰笑着道,“我不求成为我们大宋王朝的大功臣,我只希望能帮到你就好。”
若是这粮食真的有这样的产量,楚暄知道,这大宋王朝的百姓肯定会更加的拥护他的皇兄,政权能更加稳定,咋可能是没帮助呢!
等着吃过了早饭,楚暄就激动地拉着沈玉兰去见了楚榕,和楚榕说了这件事。
楚榕也非常的激动,知道这种事沈玉兰不会拿着开玩笑,等着明年春耕的时候,将这些粮种拿去实验。
若是真的和沈玉兰说的这般,他们大周国的百姓是当真有福气了。
他这个皇帝,必将成为民心所向。
本来楚榕觉得沈玉兰的条件和楚暄的比起来差远了,可是若是这粮种真的有这样的效果,别说晋王妃了,就是皇后她都是有这个资格去当的。
和楚暄成婚之后,沈玉兰和楚暄过起来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整个京州现在谁不知道,晋王是个宠妻狂魔。
以前他对女人不感兴趣,纯粹是因为人家没遇上自己喜欢的。
沈玉兰来了京州这边,在京州这边也张罗起来了一个牙膏厂,还在京州这边开了两家酒楼。
张家人和陶家人跟着来了京州之后,也没闲着,帮着沈玉兰后面干活,处理了不少的生意。
现在张家和陶家都在京州这边额外的规置了宅院,日子过得越发的好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是张家和陶家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家里的好事不断,这一次来京州之后的乡试,周敬礼和周敬智考中了秀才。
这样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未来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京州的不少权贵家里都打听起来这两小子,希望能早点将家里的闺女和他们定下婚事,就等着他们往后中举当官的那一日。
与此同时,陶春花也生了。
之前两个儿媳妇都心心念念的生儿子,虽然沈玉兰说了生孙女她也喜欢,可是这两个儿媳妇有心结似的,一定要给她拼一个孙子出来。
这一次陶春花生了一个儿子,可算是如愿以偿了。
张晓梅现在身体修养的差不多了,到了年底的时候,也怀上了身孕。
因为陶春花已经给婆婆拼出来了一个大孙子,所以当自己再次怀孕的时候,张晓梅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这一胎,如果能生出儿子最好,生不出儿子的话也没关系。
沈玉兰没想到的是,张晓梅怀孕的时候,自己紧跟着怀上了。
沈玉兰就想到了一个词“老蚌得珠”。
不过她才三十几岁,其实也不算是来,顶多是大龄产妇而已。
其实虽说现在怀孕的岁数大了些,可是沈玉兰不是头胎,之前生过四个孩子,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要是年纪大了,还是头胎的话,就会有危险了。
沈玉兰怀孕,楚暄和皇室都非常的高兴。
皇太后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还有子嗣的这一天,所以对沈玉兰嘘寒问暖,还送了不少上好的补品过来。
沈玉兰和张晓梅便安静的在家养胎,等着开春的时候,沈玉兰献上的新粮种也播种下去了。
对于沈玉兰说的产量,楚榕很是期待,只盼着是和沈玉兰说的这般。
眨眼间,粮食收获了。
这一次的产量大大出乎了楚榕的预期,竟然高达了亩产一千斤。
这么高的粮食产量,立马在朝堂上引起来了轰动。
楚榕打算来年推广新粮种,大宋王朝的百姓听了这件事,也都满怀期待,老百姓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
楚榕高兴的嘉奖了沈玉兰一番,觉得她是整个王朝的功臣。
这会儿,楚榕也庆幸起来,当初他没阻拦同意了她楚暄的婚事,不然沈玉兰多半不会献上这样的新粮种。
这件喜事过后,家里还有喜事,那就是张晓梅生了,这一次也生了一个儿子。
没过多久,沈玉兰便生了,没想到这一次生了龙凤胎,差点没让皇太后高兴坏了。
看着小孙子和小孙女,这会儿皇太后对沈玉兰哪里还有啥意见?只觉得自己家的那小子娶了她,是他的福气。
沈玉兰看着楚暄,再看着和楚暄一起孕育的儿子,闺女,只觉得这一生也值得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