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全大明都开心,唯独士绅不开心
许多县城内的日常生活物资甚至直接卖断货了。
商贾们手中的货物卖出去后回笼了大笔资金,各地产出的物资不同,需求也不同。
看到百姓们有钱后,这些回笼了资金的商贾们便开始继续去其他地方进货。
也有其他地方的商贾到本地来收购一些物资再运输贩卖到其他地方去。
商贩加大物资的采购量,许多作坊也增加物资的产量,也需要去向百姓们采购更多的原材料,以及招募更多的工人来做活。
而且现在各地的道路都得到了大力修整,同行方便了许多。
百姓们手中原先很难卖出去的物资现在也有商贾前来采购了,手中原本花掉的钱又回来了。然后继续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整个大明由于朝廷向市场中注入了一大笔活钱,让整个大明的商业都开始升温更加的繁荣起来。
通过钱的流通,让物资得到了更快的交换流通,让百姓们的日子也过的更好了。
商贾们从中赚取到了更多的利润,其中一部分需要作为税收上交给朝廷,还有一部分会存下来,也有一部分会拿出来去消费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也会再拿出一部分去投资扩大自己的商业规模。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商贾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朝廷由于郑崇俭入京履职,税部也在半年的时间内组建起来了,正好赶上了全国各地乡学以及道路修建的完工,赶上了百姓们花钱的时候。
所以,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朝廷的税官们也很忙碌,源源不断的收取到了大量的商税。
大明的税部人员规模很庞大,从朝堂中枢到各级官府,都有专门的税部衙门,甚至在乡官府中也有税官。
税官们接受各地官府首脑和朝廷税部垂直管辖的双重领导,但主要还是以朝廷税部垂直管辖为主,地方官府首脑主要是做一些配合协调工作。
此次朝廷要收商税的决心是很大的,给予了税部很大的支持。
各地的税官们甚至可以请求当地的衙役甚至朝廷驻军的协助收税,若是谁敢抗税不交,税官们通过申请后,可以直接带上一票衙役甚至军队上门武装收税。
同时,针对偷税漏税的情况,还制定了一套举报有奖的制度,只要查实举报信息为真实的,对于偷税漏税的行为,税部直接给予十倍的惩罚,能够直接将商贾罚的倾家荡产。
而举报人也能获得挽回的税收的其中一部分作为奖励,甚至朝廷还能对举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护,比如可以给予举报人方便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
因为举报偷税漏税获得的奖励实在是太丰厚了,不少人从其中获得了巨额财富,直接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导致这股举报风潮风靡全国。
在许多商贾们被举报遭受到来自于税部的巨额罚款后,其他商贾们也都老实了许多,开始主动积极的去各地税务衙门报税交税。
商贾们不是没有想过要解决来自于税部的大麻烦,但是各种腐蚀拉拢或者威胁的手段都尝试过了,不仅没有取得一点儿效果,还遭受到了来自税部更加狠厉的惩罚。
为何税部的税官们都如此的食古不化?一心一意的为朝廷收税?
是因为朝廷对于税官们的要求和监管也非常的严厉,举报制度不仅适用于商贾们,同样税官们也要面临被举报的威胁。
若是有举报税官们与商贾相互勾结逃税瞒税的情况,一旦查实,不仅商贾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税官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税官被举报查实后,不仅仅会面临丢掉饭碗的危险,还会面临牢狱之灾甚至砍头的结果。
对于税官的举报不限身份不限官职,商贾百姓可以举报税官,平级的税官也可以相互举报,甚至税官也可以举报他的上级。
这种举报同样奖励丰厚,奖励就从查出来的挽回的税收损失和罚款中来出,即使给的很多,但是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只赚不赔的事。
所以,税官们身后有朝廷的强力支持保障,也有丰厚的薪水收入,还有查实偷税漏税的丰厚奖励,谁还愿意去冒着灭顶之灾的危险去与商贾们勾结呢。
不管商贾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背景和靠山,在朝廷的税官面前都是一样的,根本就不会畏惧。
若是胆敢对税官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将会遭受到来自朝廷的疯狂打击。
在朝廷为税官出头狠狠的收拾掉一些大人物后,那些想要以势压人的商贾或者权贵们都老实下来了。
这一次杀鸡儆猴为税部立威所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中,有士绅豪强,有朝廷在职大员,甚至还有一个藩王以及数位郡王。
不管是什么身份,查实后全部抓起来,抄家砍头。
至于亲王和郡王们,则是全部被剥夺了爵位,贬为了庶民,然后赐一杯酒。
而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一次为朝廷税部立威做出贡献的人物中竟然没有勋贵。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大明的勋贵们早在一年多以前就为大明的富强做出了贡献了,当时可是有一位国公一位侯爷以及一位伯爵为此做出了牺牲的。
而且自从跟着皇帝陛下开展海贸以来,这些勋贵们都老实的交税,不论是关税还是他们在大明内部的生意,都一直在老实的主动向朝廷交税的。
因为他们赚的很多了,而且当今陛下的手段冷酷无情,爵位说剥夺就剥夺,说杀就杀。
犯不着为了区区一点税收去触犯皇帝的逆鳞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好好的紧跟皇帝陛下的脚步,就有享不尽的好处。
所以,崇祯二年的下半年,朝廷的商税也令人震惊的速度在增长。
朝廷在全国各地一共设置了数万名税官,光是这数万的税官一年的正常俸禄要花掉朝廷数百万两银子,若是再加上对于税官们的奖励,花掉的银子会更多得多。
但是,自从税官们从大明各地源源不断的给朝廷输送来海量的税银后,朝廷中对于税部的庞大开支的议论便迅速的消失了,甚至转而希望税部能够继续扩大税官的规模。
崇祯二年中,大明的百姓们很开心,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官府的官员们不再欺压他们,甚至还主动下乡关心他们的生活,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人感受的很亲切。
大明的商贾们过的很开心,因为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多,只是唯一的缺憾是现在他们要向朝廷缴纳商税了。
大明的税官们同样很开心,因为他们有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甚至连朝廷的其他衙门的官员们也很羡慕税官。
不仅薪水与他们持平,还有很多机会捞取到丰厚的奖励,对于各种权贵都不需要有任何忌惮,做事那叫一个舒坦。
而唯一不开心不快乐的,就要属那些已经跟不上大明时代潮流的旧士绅们了。
因为朝廷大肆修建乡学和道路的钱,都是之前从他们身上掏出来的。
大明几乎人人都从那一大笔财富中分到了一杯羹,唯独旧士绅们躲在暗处流泪。
而朝廷大建乡学以及对于教材的大幅度修改,深深的刺痛了旧士绅们的心,触及了旧士绅们的底线。
朝廷的所作所为是在挖士绅们的根啊,若是还要继续忍耐下去,最终将会被朝廷钝刀子割肉,彻底的消失。
所以,为了挽救士绅继续存续的命运,士绅们开始了最后的挣扎。
只要让朝廷修建的乡学成为摆设,继续将大明的读书人的命脉抓在自己手里,也就将大明的未来抓在了手中。
绝不能让朝廷的乡学成功发展起来,只要没人入学,那么朝廷花大代价修建的乡学就成为了摆设,也就成功的破解了朝廷的诡计了。
因此,旧士绅们全力激发了他们最后的力量,用他们最后的余热去影响广大乡村的百姓们。
编造传播谣言,暗中威胁恐吓,在自己的宗族内强制下令等等。
快临近乡学招生的日子了,崭新的乡学大门口,前来咨询报名的人却没几个。
甚至,原本因为之前乡学和道路而营造起来的与当地村民之间融洽的气氛也被破坏殆尽,村民们看着乡官府的官员们都躲着走,眼露恐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