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铸币,银行,粮行
“臣明白了,宝钞作为钱的性质与金银铜完全不一样。”
“金银铜具备珍稀性,不会凭空大量无限制的出现,市面上的金银铜是有限的,且增长缓慢,所以百姓手中的金银铜即使时间再长,所能换取到的物资也不会出现多大的波动,因此才能让所有人在很长时间中一直认可并接受金银铜作为交换物资的中间物。”
“但是宝钞不具备这一点,朝廷可以无限制的印发,一开始百姓之所以能够接受宝钞作为钱,完全是因为太祖和朝廷的权威,是朝廷的信誉,但是朝廷一直以来无限制的印发宝钞,让百姓手中的宝钞迅速贬值,从而导致百姓不再相信宝钞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接着皇帝陛下的话说道。
“毕爱卿所言不错,宝钞作为钱所依靠的正是朝廷的信誉。”
“但是朝廷无限制的印发宝钞,也是在迅速的消耗朝廷的信誉,而且对朝廷的信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所以,我们已经无法以朝廷的信誉作为依托来印发宝钞了,因为在百姓眼中朝廷的宝钞已经没有任何信誉了。”
朱由检叹道。
大明的宝钞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无论是对于朝廷还是整个天下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当初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知道印发宝钞就能几乎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还来百姓辛辛苦苦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资,这样的好事一旦尝到甜头后就根本停不下来。
最终彻底毁灭了宝钞这样的好东西。
经过皇帝陛下的这一番阐述,大臣们也明白了印发宝钞来解决钱荒的方案根本行不通了。
心中不由对历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充满了哀怨。
不对啊,陛下之前的话语中明明蕴含着对印发宝钞来解决钱荒的方案表示了认可的,虽然我们不明白,但是想必陛下一定有其他的见解。
“陛下,印发宝钞来解决钱荒就真的是死路了吗?”毕自严问道。
“也不是如此,宝钞依然可以印发,但是不能在向从前那般以朝廷的信誉来作为宝钞的依托了。”
“朝廷失去了对宝钞的信誉,宝钞也就失去了成为钱的根本。”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在我大明宝钞已经失去了作为钱的资格,但是宝钞依然能够流通起来起到钱的作用。”
朱由检缓缓道,对于皇帝陛下的这番话,大臣们难以理解,只是静静的等待这皇帝陛下继续阐述。
“在前宋的时候,因为携带金银铜交易不便,于是出现了交子,交子也是纸做的,交子也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物资交换。”
“与我大明的宝钞不同的是,交子可以到钱庄换到真金白银。”
“所以,交子本身并不是钱,而只是一种能够换取到真金白银的凭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保障,大家才会认可直接用交子来交换物资。”
“所以,今后我大明若是要继续发布宝钞,就必须要有金银铜来作为保障,让百姓随时能够拿宝钞换取到真金白银,如此一来,随着百姓习惯了,也就能直接用宝钞来进行物资交换了,宝钞也就重新起到了钱的作用。”
朱由检继续阐述道,大臣们也恍然大悟。
如此一来,朝廷就不能随意无限制的印发宝钞了,但是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依然没有解决钱荒的问题,即使能够继续印发宝钞,但是同样数量的金银铜也被储存了起来,与市场脱离了,大明市场上总体的钱的量并没有变化。
“陛下,此举虽然可以让宝钞继续被百姓所接受,但是这并没有解决钱荒的问题。”毕自严直接将自己所想到的疑惑问了出来。
“若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印发宝钞的话确实是如此。”
“但是,当百姓重新接受宝钞可以作为物资交换的中间物,不会立刻频繁的拿宝钞去兑换金银铜后,就能够增加宝钞的印发量了。”
“金银铜是宝钞的抵押物,也是百姓对于宝钞的信心,无论是钱还是金银铜作为钱,最关键的并不是稀缺性和不易磨损,而是信心,只要大家都相信,任何物品都能够作为钱,前提是要保障钱的稳定性,不会迅速出现贬值。”
“所以,金银铜眼下对于朝廷重新印发宝钞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重新建立起百姓对于宝钞的信心,当百姓们重新接受了宝钞并形成了习惯之后,朝廷就能够在金银铜储备的基础上超发一定量的宝钞了。”
“到时候朝廷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超发宝钞,不然就走上了老路,会彻底毁灭宝钞作为钱的资格。而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根据物资增加的多少来适当超发宝钞,若是市面上的物资减少了,朝廷还要回收一部分宝钞,以保证宝钞币值的稳定。”
“最后总结一下吧,钱只是促进市场物资交易流通的一个中间物,只是一个工具。世面上应该有多少钱取决于有多少价值的物资可以进行流通交换的,少了太多或者多出太多都不好。太少了不利于物资的流通交换,造成物资价值的损失以及造成百姓生活质量的下降,太多了则会造成宝钞贬值损失宝钞的信誉,同样也会导致物资流通交易的阻滞。”
朱由检最终阐述道,算是磕磕绊绊的勉强将宝钞作为钱的意义讲通了。
对于朝廷来说,这就是钱的意义,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宝钞或者金银铜依然代表着财富。
大臣们也是安静的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消化了皇帝陛下的这一番话。
无论如何,大明钱荒的问题总算是有了解决办法,只不过今后朝廷要时刻注意宝钞的印发量。
接下来,皇帝陛下与大臣们又继续讨论了要如何操作的具体方案。
宝钞不适宜立刻展开行动,要重新建立起百姓对于宝钞的信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一步步的来。
第一步就是铸币,这一次主要铸造的是银币。
铸造银币其实在朱由检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想做的一件事,主要是那时候太缺钱了,铸币能够获取不少的利润。
但是想要铸造银币可不是简单的将银子按照标准的分量改变一下外形就可以的,其中涉及的方面很多。
铸币有很多好处,最直接的就是能够从中获取到不少的利润,同时也能方便百姓的日常交易。
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让百姓认可并且不能轻易让其他人仿造。
这就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
在朱由检亲自带头下,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铸币的团队,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才最终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有了成果。
在大殿中,朱由检拿出了一套铸造出来的银币向大臣们展示。
银币分为一两、五钱、一钱三种规格,而且样式非常精美。
拿起一枚银币对着吹一口气,再放在耳边,就能听到从银币中发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嗡嗡的声音。
如此精美又耐磨还有如此简单辨别的方式,大臣们很快便接受了这种银币,若是推向市场的话,想必也会大受欢迎。
即使这种银币的含银量只有七成,也完全能够接受的。
因为,现在民间大量使用白银来交易,但是这些白银在交易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一次交易,都需要对交易所用的白银进行称量,辨别白银的质量,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交易时也要对白银进行分割,还有长期流动也会对白银造成磨损。
而现在的银币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
固定的币值,省却了大量称量的时间,只需要清点一下数量即可,特别是在小型交易中,一眼就能确定,完全省去了称量辨别的时间。
而且还不用担心磨损的问题,虽然含银量只有七成,但是所带来的便捷与好处完全能够弥补这一点差量了。
含银量七成,这代表了铸造银币能够给朝廷带来大量的利润,十两银子能够铸造出来十四两的银币,足足能够将大明的货币量增加四成,即使暂时不发行新的宝钞也能大大的缓解钱荒的问题了。
至于银币的推广,也不是问题,今后大明的官员俸禄以及士卒的军饷,都用银币来发放。
同时,经由皇帝陛下提议,大臣们一致认可支持,成立了大明皇家银行。
关于大明皇家银行的事,又进行了一场为期数日的讨论。
在朱由检的设想中,大明皇家银行就是将来的大明中央银行,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大明的金融体系,以及货币发行。
但是在目前,大明皇家银行的作用主要还是与其他钱庄没有太大的区别。
直接参与到了大明的金融活动中来,日后再慢慢的推出具体的金融交易领域,成为一个管理机构。
大明皇家银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推广银币,在梁静十三省都设立了分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逐步开设到县一级中。
各地都能拿着自己的碎散银子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银币,然后再将银子运到京师去铸造成银币。
由于加工效率有限,最终也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将大明的白银铸造成了银币,这几年中每年通过铸币能够给朝廷带来四千万两银币的利润,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
除了兑换货币意外,大明皇家银行也还承接了大明国库的财政拨款的流通任务,
今后不论是各地的税收上缴,还是朝廷财政拨款,全都走大明皇家银行的账目,基本杜绝了各级官员对于朝廷税收和拨款上下其手的现象。
增加了官员贪腐的难度。
此外,大明皇家银行也承接了给全国官员和士卒发放俸禄和军饷的职责。
每一个官员和士卒都在大明皇家银行开一个账户,每月的俸禄和军饷,朝廷都按时划拨到他们在大明皇家银行的账户中。
此举也大大的缓解了各级官员的贪污行为,杜绝了各级军官压榨底层士卒军饷的行为。
此外,大明皇家银行也承接商贾们的存储汇款和承兑业务,此举不仅能赚取到一些利润来维持大明皇家银行的运转,还能有利于税部的查税,也有利于朝廷收集天下的货币流通,给相关货币决策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除了这些以外,大明皇家银行还要对天下其他的大小钱庄具备监察管理的职责。
为了确保储户的利益,天下所有钱庄都要按比例给大明皇家银行缴纳一笔保证金,对于梳理规范大明的金融体系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这些体系都需要时间来一步步的建立和完善,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年的时间。
当大明皇家银行体系完善运转了五年之后,再次做出了改变。
将其中的具体金融活动业务剥离了出来,另外成立了大明农业银行、大明工商银行、大明建设银行以及大明交通银行等四大行,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属于大明国资委下辖的大明国有资产。
而大明皇家银行则完全转变成为一个管理机构,真正成为了大明中央银行。
钱荒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粮食作为实物税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朝廷开始铸造银币之后,虽然每年都能给大明增加四千万两的货币量,但是也无法让上万万的百姓立刻变得有钱起来。
即使在一两年之后,大明开始尝试印发与金银铜挂钩的宝钞,百姓们富裕起来也需要时间。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百姓缴纳田税依然还是会以粮食为主。
缴纳的粮食太多了,官府根本管不过来。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将百姓缴纳的粮食税收单独划分出来管理。
大明皇家粮行应运而生。
朝廷收取到百姓缴纳的粮食后,由税部登记造册,再由大明皇家粮行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最终,呈现在朝廷税收账本上的田税就完全变成了银币。
大明皇家粮行收购这些粮食后,进行商业化运营,对民间进行售卖,以及负责供应朝廷大军的军粮,当然这些军粮需要朝廷走账向大明皇家粮行支付银钱。
此外,大明皇家粮行还需要按照朝廷规定的标准每年留下一部分粮食作为应急储备粮,用于应对各类灾患。
而其他通过商业化运营卖出去的粮食所获得的利润,则用来填补对这些粮食的保管和损耗所造成的成本。
大明国有的四大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接受了一部分的民间资本,但是大明皇家粮行则一直完全被朝廷所控制,朝廷拥有绝对的所有权。
钱荒的问题解决了,大量粮食税收带来的管理和损耗问题也得到了巧妙妥善的解决,甚至还顺带梳理了一番大明的金融体系,这一切都是在皇帝陛下的主导下完成的。
在完成这一切后,大臣们都感觉有些恍惚,想不到最开始的一个税收问题,最终演变造成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好么,对于朝廷来说当然是很好的,比如成立大明皇家银行,大大的加强了朝廷对于天下财政的管理。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很不友好了,从此以后,各级官府和官员们就再也没有借口以火耗的名义来贪污朝廷的税收了,着实让他们损失了一大笔利益。
以前收取到的银子税收,都是质量不一,还需要进行一番重新冶炼,去除其中的杂质,变成纯洁的金花银,才会最终上交给朝廷,这其中就存在所谓的火耗。
对于收取到的粮食税收的管理中,各级官府此前也经常有上报大小不一的损耗,损耗的部分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级官府官员们的囊中之物。
现在朝廷铸币,火耗就没了,粮食归大明皇家粮行管理,损耗也和他们没关系了。
虽然这种改变无法完全避免贪污问题,但是也堵上了一些贪污的大漏洞。
朝廷直接跳过各级军官,将军饷发放到底层士卒手中,对于各级军官而言也是一笔极大的损失。
羽林军还好,一直以来都纪律严明,而且成立的时间也不长,暂时还没有出现各种腐败的现象,对于朝廷的这条新政令很容易接受,没有什么情绪。
但是九边军队体系的那些将领们对于这一点就很难接受了。
虽然这几年来在三位总督的努力下,在日渐浓重的皇帝陛下的权威下,九边的将领们老实了许多,可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各种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九边的军队情况相比数年之前虽然已经改善了许多,底层士卒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多出了不少,但是相比羽林军,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此次朝廷改变发放军饷的方式,就让许多九边将领受不了了,无法在发放军饷的过程中上下其手,他们豢养的这么多家丁那什么来养啊!
于是,为了避免后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九边的稳定,在具体实施新的军饷发放方式之前,需要先一步剪除这些隐患。
士绅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也是时候彻底解决大明军队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