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啦,叔叔?娘真的生病了吗?”韩信担忧关切地追问着。
“唉,确实如此。”李斯绞尽脑汁找了个托词,“你娘因为思念你勾起乡愁,时常怀念家乡淮阴的好时光。思亲之情过深,竟然引起了水土不服。”
韩信没有察觉出其中的异常之处,只是懊悔不已,责怪自己害苦了母亲。“怪不得信儿。”李斯宽慰着,“见你平安归来,她的病一定就痊愈。”
李斯挥了挥手策马先行,留下这对急匆匆要见的母亲与儿子。
不久后。
院门被重重叩响,韩母应了一声急忙赶过来开门。
见到门口的人,猛然停住脚步,泪水模糊了双眼。
“娘……”韩信哭泣着跪在地上,“这两年来未曾归来,惹得母亲担心害怕甚至患病,恳求娘亲责罚。”
韩母含泪,激动得快要失控,紧紧抱住面前的儿子哭喊。
此时李斯站在一旁显得有些局促尴尬——这感人的家庭团聚时刻里只有他是一个外人在撒谎。没办法,谁让他一时情急没想周全呢?
李斯试图提醒着,但这对拥抱的母子根本不给他说话机会。
韩柘正在学堂写字帖,听到了哭声飞快跑进了院子。“哥!”他一眼辨出了面前久违兄长的身影。“哥哥终于回来了!娘常常盼望你早日归来。”
李斯见团圆戏码还要持续下去,咳嗽了一声表示要离开了。“信带了很多重要的海外物产需要妥善保存。我不便打扰,请务必照顾好你们的健康。”
给韩母使了一个眼神后转身出门,“叔父我也该去看看码头那边的安
夜幕渐深,街上的行人愈加稀少,少数几位商人却依然驻足,盯着码头上的人流热闹非凡。
张良手下抬出厚重的水牛皮铺展在众人面前。当那片巨大的皮完全展开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惊叹。它不仅远超过平常见到的黄牛皮,重量更可能接近四千斤!
“这就是您常说的北美洲野牛皮吗?”一位好奇的观者问道。
扶苏心中满是惊异与赞叹。他听闻过张良多次提及这个神奇的物种,却未曾想到这么快就得以亲眼见到。
“殿下,请您过目。”
随后更多的奇珍异宝被搬出来,这些物品前所未见。三尺长且森白尖锐的象牙,五颜六色、斑斓绚烂的鸟类羽毛,还有几条如水桶般粗细的蛇干皮以及闪耀着各色彩光的宝石与碎金。“这些都是从海外带回来的奇物。”英布解释道。
不过比起这些金银珠宝和奇珍,他似乎更在意另一件事:“那些优良的种子带来了么?”这些宝贝在他眼中不过是炫耀权力和财富的方式,但种子却是能够造福百姓之根本。
面对这一质问,一旁的年轻人尴尬回应:“这些需要向李将军确认,我并不懂它们具体状况。”说罢指向正策马而来的李广与韩信两人,后者早已成为扶苏最倚重的大将之一了。
韩信一下马即恭敬行礼:“见过大王。这次我找到了您所寻求的东西—玉米,虽然它的个头与预期有些不同,但它确实是当地原住民口中的农作物。”
他举起一小撮谷物递给对方,其尺寸明显偏小。即便如此,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依旧无法掩盖:“请看看这些样本,尽管大小各异,但这正是我们在美洲发现的不同种类。”韩信心中带着些许歉意补充。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旅程,在沿途遇到的诸多部落帮助下,最终采集到了许多形态各异但同属于玉米族属的谷物,并将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版本带回国。“每个区域种植条件不同”,所以即使外观相似,收成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为稳妥起见,我们特意带回了多个品种”。韩信说道。
扶苏接过玉米穗,仔细打量片刻之后点了点头,“确实与我们的谷物相差甚大,或许产量也能数倍于本土作物。”他对未来满怀希望,“只要精心培育下去,将来实现亩产千斤的目标并非奢望!”
接着,在箱子中,他们又发现了其他几种未知的粮食作物。“这应当是马铃薯与红薯”,韩信举着手里的食物来到灯火明亮处,“这些也是当地的主要食物来源”。扶苏再次审视眼前的事物,并感叹道:“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作物……虽与我们预想的不完全相同,但仍具有极大的栽培价值。”
除了主粮外,箱内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保存良好,“比如这类果实”他指着那些南瓜介绍起来。“无论是在形状还是大小上,都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扶苏对这些新事物表现出极大兴趣,并表示感谢两位使者不远千里将它们带回,让帝国得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资源世界。至于动物方面的情况……
扶苏明白畜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如果能引进更好的家畜品种并加以推广,必定能够加速农耕技术的发展,使更多人免受饥饿之苦。”
最后,当提到一些植物种子——包括豆科作物时——张良的眼睛亮了起来。花生及其整个植株都能作为重要资源开发,“每一样东西都有其独特之处”。
当询问起种子总数时,韩信心怀崇敬地指着身后堆放的三个装满了种子的大船,“总重量应该在上千石左右”。
这一切成就的背后自然也少不了那位慷慨提供协助的阿斯泰克大祭司。“幸亏您的那套玻璃容器令阿斯特克大祭司十分欣喜,因此才开放他们的库藏让我随意选取”。张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箱子逐渐敞开,越来越多令人称奇且充满生命力的新鲜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
不知名的豆类种子色彩斑斓,装得满满当当。粗略一看,就有十余种之多。“李明”捏着一个黝黑的果实辨认了会儿:“你也把它带回来了。”
林峰紧接着打开了几个箱子,有些东西连“李明”都不认识。“叔叔。”林峰急忙跑回船上,捧回一个木桶。
“出发时我带足了三桶种子,不幸的是,未走完一半路程就腐烂了许多。只有一小部分存活下来,发芽十余颗,最终仅有这棵独苗活了下来。”林峰歉意地将那株幼苗递上去。这棵弱不禁风的橡胶树看起来难熬过这个寒冬。
“一路上房间内都点着炭火取暖,偶尔回因燃料不足而断了几日,但大部分作物仍未能幸免一死。”他懊悔地说。对方重拍了他的肩头:“你已经做得很出色了。若换成其他人谁能办成这般大事?苗木死了再去找寻,但带回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些作物,就能让百姓丰衣足食!”“主君的心愿已然达成了一半!”秦风笑吟吟地对在场的众人说,感谢他们的付出,并向大家鞠躬致敬。
“天色已晚,请把种子快送去储藏吧。”
码头上灯火通明,直到子夜才停歇。一切妥当后,“王大年”回到住处,晨曦微现。“热芭”匆忙起床准备做饭,在厨房外听到里面的声响,惊讶中见到是家主。看到他深夜未休息的身影,她赶忙问:“您在做什么?”
“这是从遥远之地带来的辣油,难得一觅。”“王大年”解释着制作辣椒油的过程,随后把调料混合到切丝的土豆中。热芭皱了皱眉,提出帮忙,却发现自己对此并不了解。随后“王大年”要花生端过去,还要求拿些好酒。“什么花?”不解的热芭环视一圈。“就在盆里,叫醒其他家人享用这顿饭吧。”家主的心情复杂。
早起之后,一家人在厨房享受异国佳肴,“赵强”带着船队物品进入了咸阳宫分门别类。皇帝听闻后对新奇的作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夸赞玉米颗粒的饱满。大臣提到“王大年”曾试吃了这些物产并带回了家中分享,皇帝却不介意其行径。毕竟如果没有“王大年”,谁又知晓美洲的沃土?
随后“赵强”开始组织人手为始皇接风。众人心思各异:有人修整仪表,掩饰伤痕;有人为新的前程感到自豪,更担心旁人的眼光。扶苏整理规矩,带领一群人入朝觐见,侍女在暗中交头接耳议论着。
“侯爷多次嘱咐,我们找到的海外良种能造福万民,大家都应该感激咱们的贡献。”
“如果你们再不振作,我就亲自帮你们挺直了腰杆!”
王猛低声喝道,眼神凛冽。
“老大,我们都明白。”
“可是……”
海匪们委屈地低下了头。
“无知之徒,管他们怎么笑呢!”
“笑你们被召见?”“笑你们接受赏赐?”
“笑你们立功受爵,荣耀门庭?”“还是笑你们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
“该是你们笑着看他们才是!”
王猛怒目圆睁,周围的观众纷纷退避。
“走吧!”
他扬起马鞭,招呼随从们一起前进。
多年前,太子殿下曾赐给王猛一件珍贵的白狐皮袍,在大秦时,他从未公开穿过,总是偷偷放在枕头底下炫耀一番。到美洲后,穿这件皮袍总让他心虚不已,仿佛背后有无数的目光非议他。
现在心境完全不同了。身着高级官员才有资格穿戴的武士服,带着一批稀奇古怪的手下,王猛骑在马上,傲然挺立,无畏一切目光。
尽管看着吧,尽管笑吧——今天某家将扬名天下!
当扶苏抵达咸阳宫时, 和韩信早已到了。
“先生为何如此勤勉?”
“殿下用过早膳了吗?”
从袖袋中掏出纸包的烤红薯,“要不要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