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力量,又增加了两个师,一个是从中原省调来的大漠军 ,一个是从荆楚省调过来的东林军,通归咸阳城一带的总指挥胡司令指挥。
“马家骑兵也来了?”广朋看着,道
“是的,从与西域临近的地区调来了一个骑兵师充实咸阳城防御。”
“战马六千多匹,人数加上支援部队,一万多人,实力不弱。”广朋道。
“这是好事情,西线打不得,只有东线了 。”广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奥,怎么还是坚持东线?”郭主持问。
他们这么增援,还是害怕我们攻城;
“东线源源不断的铁路线,是他们的生命线,有截断,他们一定拼命救援,但是又不敢倾巢出动,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然后呢?”
“然后就可以让咸阳城官军不敢出动,我们以一部守住这六座县城,大踏步进入蜀郡这天府之乡展开攻城略地了。”
“这个设想非常好。综合大家的讨论,调动咸阳城守军出来都赞成,分歧在于东线与西线,而且闹的很不愉快。我想,把这个事情报告总部,听他们的意见吧 。”郭主持说。
“会场捣乱,与东西线进军的争论那是两码事。”
“不急,还是让总部定夺吧。”常执委很有深意的说。
送别他们出去,小路说道:
“广朋连长,我看你的计划要改变,很可能是西线作战,郭主持反复强调的,还是西线。”
“嗯下,我也看出来了,总部反复絮叨的西域,他还是不敢公开拒绝。”
“那我们怎么准备,总不能只赌东面或者西面的任何一面吧??”
“现在差不多的气候条件,加强骑兵训练吧,马刀的用法和鞭杆差不多,也就是移到马上 。”
“这事我们一起抓吧,虽然体力有后恢复,还是上不了马。”
“好,明天开始加强训练,你还是督促棉衣棉服粮食吧,别到时候让战士们挨冻受饿。”
两天过后,来自总部的命令下达,果然是向西进军,要求夺取一百公里内的三座县城,并且要求牢牢守住,待机向西域进军。
“果然来了,看来我们的事先考虑是和准备对的。”广朋说。
“郭主持还是犹豫啊,他多次回绝,怎么又来了。”
“按照西进准备吧。我们一个团在咸阳城外,现在只有两个团加两个营,要做好全体出动的准备。”
“你到总部开会吧,这边我负责。”
来到总部指挥所,会场中间已经挂起大幅地图。
广朋一看,是咸阳城以西直到白熊国边界的地图,心里咯噔一下:
“不行,必须阻止进军西域的狂想,还是立足唐中与进军蜀郡,绝对不能偏离这个大方向。”
他还是在中间位置就坐,身边只有一位警卫员负责文字记录。
这是刚刚从新兵中调过来的警卫员,是丰阳关村长的学生,猎户出身,而且写一手好字,广朋很是喜欢他,觉得他的前途在自己之上,准备着力培养造就他。
“总部批准了我们的计划,那就是吸引咸阳城守军出城,然后我们打援,稳住唐中与进军西域的路线。”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下,现在是战前准备会了,如战有遗漏,战场上就会后患无穷。”常执委说。
“我们是全部放弃包括平安县城在内的六个县西进吗?”
“这个,总部没有说,只是批准了吸引敌人西进歼灭的计划。那么,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我觉得不能放弃这六个县,毕竟是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根据地,变成流寇是不可取的。”
“是的,我也赞成,稳住阵脚再行突破,是比较好的,毕竟还要进军蜀郡嘛,这可是基地。”广朋跟着说了一句。
后面的发言,也都是一致意见。
郭主持点点头,道:
.“好,就这么定了,大部人马出动,后面继续严守根据地,不过,如果敌情有变,我们也要随机应变。”
会议总结时,郭主持宣布确定:
咸阳城西边县城地广人稀,所以,攻打任务更多的是制造声势,而且要把声势做足,才好吸引咸阳城敌人西进。
所以此次战役的重点是消灭援军,即聚歼西援之敌,也就是实施设伏任务。
广朋师是在口袋入口处,负责扎紧口袋与消灭溃军,也要阻止后面增援的敌人进入口袋阵,把战役打成歼灭战。
平安城留下广朋师一个团担任保卫任务,其他县城各留一个营,与地方部队一起担负留守,保卫县城。如果遇到敌人偷袭,能挡则挡,挡不住就向平安城集中。
其余部队全部向西线集中,全歼出援之敌。
总部跟随打援部队前进 。
部队出发时间定于明天晚上。
郭主持马上宣布会议结束,明天一早下达正式作命令。
广朋举手发言,常执委很奇怪,道,:
“快说,军情紧急。”
“我们留守兵力太少,如果咸阳城敌人偷袭我军,各县城指挥系统紊乱,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导致我军进退失据,建议留守兵力增加一个整团,保护后方安全,而不是各县城各自为战。”
“不必了,我们西线打响 ,哪里还敢出动兵力骚扰我军,那时候的官军一定会惊恐万分,广朋多虑。”
“可是……”
“没有可是,就放心做好准备吧。”
广朋不再说话,回到指挥所。警卫员把会议记录仔细看了一遍,询问师长:
“为什么你在最后提出那么个事?”
小路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广朋。
“小王,你没有发现这一次面对的敌人很不一样了吗?”
“是有点不一样 。”小路说。
“我没有发现什么,反倒大家都很高兴很乐观啊 。”
“对,那是你没有参加过之前的战事,不了解情况。小路,你说说,让小王长些见识。”
“之前的官军,只会靠人多装备好,和我们死拼,根本不讲战术 。我们这一次过丰阳关,广朋师长让大漠军和东林军大战以后,他们就像突然变得聪明了一样,我们突袭五座县城,竟然没有一个敌人抵抗,全部是空城计,师长亲自袭扰咸阳城,他们也没有一人出城攻击。你感觉是不是怪?”
“是有那么点。”
“所以我们这一次突袭咸阳城以西而不是以东敌人,师长就提出他们也不见得就一定出城增援,反而让师长有乘虚而入的担心,也就不奇怪了。”
“广朋师长出击东方的计划,他们肯定会增援吗?”
“那是肯定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大本营啊。但是,总部批准了西线计划,师长也就不能再坚持东线计划,而是只能帮助完事西线计划了。”
“明白了吗?这就叫组织原则,千万不可以抗拒组织决定。”广朋最后补充道。
“我准备带炮营和二团,还有骑兵队伍也一起出击,你指挥先锋营和一团,千万注意安全,紧闭城门,防范万一吧。”
“会的。”
广朋请警卫员找来一二团团长,加上两个营长,部署了作战行动,还是由身体不太好的路执委与大家一起留守,肖营长特别要注意发挥作用,敢于果断行动,不让前线部队有后顾之忧。
………
部队带着五天的粮食和马料,从平安城出发,向着预设阵地出发。
夜幕下,广朋看着周边的地形,果然是沟壑纵横,道路比过去三角地带的山路特别的多。这里,没有成片的树木可以隐蔽,只夏天雨水冲刷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土坡上,算是可以隐身。
好处在于,这里的沟壑都非常狭长深邃,非常适合设伏作战,这边的山谷里头打响,那边山谷的敌人想要增援,也是难于上青天,因为一挺机关枪就可以把整个制高点占据,除非技术特别好如小吴那样的,才能开炮命中机枪阵地,否则你只能听着那边山谷里的敌人被消灭而无能为力。
走了一夜,广朋再看看地图,部队才走出去不到三十里地,原来就是在山谷中间打转转。
广朋终于明白,常凯深为什么对大漠军以笼络和收买为主,而不轻易进攻的原因了,原因就在于:
这样独特的的地形地貌太难展开兵力了!
可是,以这样的速度,不是白天进军,无法到达目的地,如果白天进军,又只会暴露在敌人飞机的侦察之下。
广朋看看地图,发现不远处有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是绕过这些沟壑的唯一通道。再加上这一次就是要制造声势,吸引咸阳城敌人出援,于是立刻下令,离开山谷地带,沿大路迅速前进!
小王也骑着马,跟在广朋身后,看广朋下令走公路,疑惑的说:
“总部允许吗?”
“他们要的就是壮大声势,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是必须的。”
“奥 。”
部队的行军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一倍,中午时分就到达了预设阵地附近。
广朋却命令部队继续前行十多里地,然后再度进入沟壑,绕了回来,才隐蔽到路边夏季雨水冲刷形成的干沟里,然后命令生火做饭!,
生火做饭?不怕敌人发现吗?